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715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本文介绍了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工作曲线法、气量法以及仪器直读式等方法,测定环境参数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中,为计算标准不确定度所需的灵敏系数的求算公式.  相似文献   
812.
以2006年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对南京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从2006~2007年,南京市耕地减少6723.72hm2,林地减少975.46hm2,而水域增加了1663.26hm2,建设用地增加了5191.11hm2,草地增加758.78hm2,未利用地增加了86.03hm2。与2006年相比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813.
武汉市1987—2009年城市发展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导致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促使人们对城市发展模式及动力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遥感监测手段,选用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了武汉市1987—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居住用地的分布特征和面积,并结合其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完成了武汉市22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居住用地特征的对比和分析;另外选取人口、经济、流动人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圈规划5个因素,完成了武汉市城市发展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发展初期人口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期城市经济增长为主要因素,后期则是政府规划和引导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814.
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华德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要素及各个工艺过程进行了碳排放量计量。结果表明:在生产要素中,机器设备运作过程中电力耗能折算的CO2排放量最大,整修环节是各个工艺环节中碳排放比例最大的,为94.242%。本次计量量化了各环节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企业降低碳排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为同类行业进行碳计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15.
运用离子色谱法对硫酸盐的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在0.5~230mg/L浓度范围内,标准样品的RSD≤3.0%,RSD’≤7.0%,RE≤±15%。实际样品0.5~210mg/L。RD≤4.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5%。  相似文献   
816.
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淡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基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把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作为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要求重庆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重庆市把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中央交办重庆的重要政治任务来重视,作为事关整个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情来对待,全面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确  相似文献   
817.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炜  李璐  吴宜进  吏志华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879-1889
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丹江口库区1990-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评价了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库区土地利用格局承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巨大压力,1990-2007年间,除水田和旱地减少外,其他用地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长。②18 a间,库区生态环境整体状况有所好转,脆弱性综合指数从5.96降至5.56。林地基本处于微度脆弱性状态,灌丛、园地、草地属于轻度和中度脆弱状态,水田、旱地和未利用地多属于中度和重度脆弱状态。③不同利用类型的脆弱性综合指数顺序基本保持为:城镇>农村居民地>未利用地>旱地>园地>草地>水田>灌丛>林地,林灌措施是库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首选,同时应加强城镇与农村居民地以及农田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18.
太阳高度角对太湖水体真光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假定水体表面为镜面、水体中无内光源、无非弹性散射的前提下,通过Kirk的辐射传输理论,研究了太湖水体中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系数与吸收系数的比(b/a)值的大小是决定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影响的关键因子,b/a315时,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针对秋季太湖区域而言,在较短波段(400~540nm)b/a的值在整个湖区均较小,此时要考虑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在较长波段(540~700nm), b/a的值在整个湖区均较大,可以不考虑太阳高度角对真光层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9.
徐龙乾  文湘华  丁杭军 《环境科学》2010,31(10):2493-2499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pH=3.5)中以聚乙二醇-聚丙三醇-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正硅酸甲酯(TMOS)为硅源,1,3,5-三异丙基苯(TIPB)为扩孔剂合成了具有规则六方形孔道(11.6nm)的微米级球型颗粒.以合成的介孔材料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初始酶量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固定化对LiP酶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酶量(E)与载体量(MS)比为76.8mg/g,固定化反应12h时,固定化LiP可获得最大蛋白质负载量(8.87mg/g)和最大表观活性(41.45U/mg).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LiP的最适pH和温度均未有明显变化,但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4℃条件下保存7周后固定化LiP活性几乎没有损失,且在重复使用6次后,可保留近30%的活性.  相似文献   
820.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质量控制图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质控图的作用,在绘制质控图时一定要注意其影响因素,保证质控图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