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718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135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朱全力 《环境工程学报》2014,(12):5413-5418
利用程序升温燃烧反应技术,考察了高岭土复合的Ca O、Fe2O3-Ca O、Co O-Ca O添加剂对无烟煤的燃烧以及固硫的影响。实验发现,这些添加物质对煤的裂解产物的燃烧都具有促进作用,除了Fe2O3-Ca O-高岭土复合添加剂对煤焦的燃烧有一定阻碍作用之外,其余都具有对煤焦燃烧的促进作用,尤以Co O-Ca O-高岭土复合添加剂的效果最为显著。高岭土复合的硫酸钙本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受到高温下煤焦与CO的还原而分解,所以添加对煤焦具有明显催化燃烧作用的氧化钴,因减少了还原性气氛,稳定了硫酸钙产物而促进了固硫。  相似文献   
92.
以黑龙江黑土为对象,研究了冻融循环及有机肥配施量对黑土中镉形态分布的影响。对配施不同有机肥的土壤样品进行5次冻融循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土壤样品中镉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数及有机肥的配施有助于降低黑土中的总镉量;冻融循环会促使黑土中的镉由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而增加有机肥配施量会使黑土中的镉由交换态向其他形态转化。因此,冻融循环及有机肥配施有助于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进而降低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3.
环境健康价值评估中的年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健康价值评估研究中,统计寿命价值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焦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学术问题。长久以来,环境政策效益评估中是否应该赋予老年人较低的统计寿命价值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且尚未得到一致性结论。通过设计选择实验,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采用MNL模型对北京市约500个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了不同年龄人群对健康风险减少的支付意愿,针对中国人群中统计寿命价值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一方面,在总体样本中设置年龄虚拟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变量系数的符号均显著为负,即年龄因素对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死亡风险降低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年龄越大支付意愿相对越小;另一方面,不同年龄人群分组样本结果显示,统计寿命价值与年龄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统计寿命价值在中国存在"老年折扣"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健康效益分析中如何考虑年龄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
Abstract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H3 and H2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wo types of biofilters—one packed with wood chips and the other with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Experimental tests and measurements included analyses of removal efficiency (RE), metabolic products, and results of long-term operation (around 240 days). The REs for NH3 and H2S were 92 and 99.9%, respectively, before deactivation. After deactivation, the RE for NH3 and H2S were decreased to 30–50% and 75%,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nitrifying bacteria was inhibi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2S (over 200 ppm) but recovered gradually after H2S addition was ceased. However, the Thiobacillus thioparus as sulfur oxidizing bacteria did not show inhibition at the NH3 concentration under 150-ppm conditions.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biofilter was caused by metabolic products [elemental sulfur and (NH4)2SO4] ac-cumulating on the packing materials during the extended operation. The removal capacities for NH3 and H2S were 6.0–8.0 and 45–75 mg N, S/L/hr,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
对净化废气中SO2的生物膜填料塔内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做鉴定,得到一株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IEL001)和一株分类地位非常接近链二孢属(Bispora sp.)的极端嗜酸真菌IEL002,生物膜填料塔内的极端酸性环境和有机营养的缺乏导致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较为单一,多样性程度不高。本研究还发现IEL002自身并不能氧化单质硫,但它能促进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IEL001对单质硫的氧化。  相似文献   
96.
研究构建了2个容积为1.1 L的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即1号和2号反应器)1,号反应器每天直接通加低剂量臭氧(投加量为0.01 g O3/g TSS),不加臭氧的2号反应器作为对照平行运行,均采用每天换一次人工污水的充/排式操作。运行71 d的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对人工污水COD的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反应器运行40 d后1,号反应器的污泥浓度比2号反应器的污泥浓度低1 400~1 700 mg/L并可稳定在8 200 mg/L,污泥减量化效果明显。低剂量臭氧的直接通加明显降低了胞内ATP浓度,并影响了微生物的抗氧化活性,2号反应器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比1号反应器分别高了24.3%和9.5%。PCR-DGGE对两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的分析结果表明:Uncultured gamm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Nannocystis exedens和Uncultured actinobacterium为1号反应器的主要种群;而2号反应器的主要种群为Uncultured bacte-rium和Uncultured gamm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非稳态过滤下的固定床颗粒层除尘效率模型.该模型尽可能地包含了影响固定床颗粒层除尘的参数,反映了沉积粉尘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粒状脱硫剂为滤料的固定床在不同颗粒层厚度、空床气速、粒径下的除尘效率.结果表明,在颗粒层厚度为400~800 cm、空床气速≤0.4 m/s的条件下,颗粒层的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8.
以Ti3AlC2为原料,采用HF刻蚀工艺制备出12种Ti3C2纳米层状材料,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以其作为光催化剂对废水中Cr(Ⅵ)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HF体积分数为80%、刻蚀时间为48 h时得到的MX-80-48的形貌较好;MX-80-48具有类似石墨烯的二维层状结构,纳米层厚度约20~50 nm,孔径2~10 nm,比表面积14.8 m2/g,在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强烈的吸光性;当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0.00 mg/L、MX-80-48投加量为200 mg/L、pH=2、反应时间4 h(暗反应1 h+光照3 h)时,Cr(Ⅵ)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9.
本文提出了构建化工石化集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与程序。基本思路是从目标导向、影响识别、问题约束三个层面分析与筛选指标。基本程序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以园区的规划功能定位分析为导向,从国内外化工石化集中区相关标准中筛选出基础指标;其次通过影响识别法和规划内容分析进行二次筛选指标;最后通过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对指标进行最终筛选,形成一套适合集中区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以某化工石化集中区应用了该方法,从规划合理性、规划相容性、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规划实施资源影响以及规划实施社会经济构建了五大类37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结合基于遥感数据获得的土地利用结果与SCS模型,在GIS环境下模拟了上海浦东新区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地表径流深度趋于增大;同时,在浦东新区城市化的不同时期,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地表平均径流深度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