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25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503篇
基础理论   23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96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为接种微生物,在外电阻为1900Ω下,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分别对以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2,4-二氯苯酚(DCP),对硝基苯酚(PNP),对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为基质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产电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DCP(50 mg/L)为单一基质时,MFC的运行周期长达225 h左右,负载两端的最大电压值达393.7 mV,库仑效率为13.73%;而以PNP和DCP为混合基质时,PNP明显促进DCP的降解,使得DCP的去除率高达64.52%,同时PNP的去除率也达到94.47%。实验最终表明,MFC能够以2,4-二氯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为基质,在实现DCP和PNP降解的同时可稳定高效地向外输出电能。  相似文献   
982.
刘俊  曾旭  赵建夫 《化工环保》2017,37(1):106-109
采用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处理制药污泥,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污泥VSS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加入量10 g/L、反应温度260 ℃、初始氧气压力1.0 MPa、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VSS去除率和 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60%,VSS去除率较高,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处理制药污泥的机理是氢氧根在高温条件下促进了微生物细胞的水解,促使污泥固体组分分解转移到液相中,最终有机物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O2和水。  相似文献   
983.
浏阳河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壤丘陵区典型流域——浏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1986、2000、2005年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并结合土壤普查图和降雨数据,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长期水文影响评价(L-THIA)模型,评估区域长期水文响应,采用相似流域的营养盐输出系数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从1986~2005年期间,林地和草地有向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业用地转化的趋势,其中农业用地由13.75%增加到20%左右,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分别由原来的1.34%和0.10%变为2.56%和0.80%,期间非点源污染敏感区面积不断扩大,污染负荷不断增加,TN由1986年的675.56 t增加到2005年的1 001.02 t,TP从15.52 t增加到了23.41 t。  相似文献   
984.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定量化分析了科技进步对污染减排的重要贡献作用,识别了现阶段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并从提高科学认识、构建指标体系、研发关键创新技术、完善政策体系、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未来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85.
用NaY沸石制备了负载二元金属Ni和Ce的NiCeY燃料油脱硫吸附剂,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NiCeY沸石对模拟燃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正辛烷/DBT体系中,NiCeY 对DBT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 h;剂油比对脱硫率有明显影响,剂油比为0.1 g/mL时脱硫率达100%。在正辛烷/DBT/环己烯体系中,吸附剂对DBT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NaY<NiY<CeY相似文献   
986.
宏量和微量元素在炉内喷钙脱硫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添加粉煤灰对脱硫过程的作用,实验在滴管炉上进行,温度为1200℃,结果表明,一些宏量元素的金属氧化物对脱硫过程具有催化作用,但这种催化作用随Fe2O3掺加量的改变而变化,先升高后降低,有一个最佳值;一些微量元素的金属氧化物对脱硫过程更强的催化氧化作用,当MnO2的掺加量为3%时,充效率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987.
利用聚醚酰亚胺修饰纳米磁性微球,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吸附材料,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富集水体中的痕量镉Cd(Ⅱ)离子,并通过等离子电感耦合发射光谱法测定。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Cd(Ⅱ)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饱和吸附量、干扰离子、洗脱条件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的pH值为5时,振荡吸附15 min 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为5.61 mg/g。吸附在磁性纳米材料上的Cd(Ⅱ)离子可用5 mL 1.0 mol/L盐酸溶液完全洗脱,然后用等离子电感耦合发射光谱法测定此洗脱液中Cd(Ⅱ)离子的含量。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Cd(Ⅱ)离子的吸附富集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3%~97.8%之间。  相似文献   
988.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为了更全面了解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重金属Tl及其他4种重金属(Mn、Co、Ni和V)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中Tl和Mn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和污染,其含量分别为0.12~2.09 mg·kg-1和234~4 580 mg·kg-1。由于Tl具有较强的毒性响应,其潜在生态风险不容忽视。综合前期相关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10种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27.8~6 266,约70%采样点具有重度生态风险,其主要风险来源于Cd和Tl。  相似文献   
989.
单广波  曾向东 《环境化学》2001,20(6):624-625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又称聚酯)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有乙醛、乙二醇等有机物的废气(简称聚酯废气).由于乙醛容易氧化成乙酸,所以废气中还可能含有乙酸。废气中乙醛浓度约为2000-2000mg·m-3,已严重超过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乙醛的最高排放浓度(125mg·m-3)欲对其进行催化剂燃烧处理和评价处理效果,必须选择一种有效而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掌握聚酯废气的组成及其变化情况. 由于现场分析条件有限,采集后的样品不能及时分析,因此,必须选择种便于样品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990.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测定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索氏抽提、多层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净化和GC-NCI-MS检测对沉积物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进行定量分析,以建立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分析方法.指示物回收率为69.1%-118.3%,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65%-114%,沉积物样品的平均标准偏差为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