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析研究了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为可持续合理利用和保护暴马丁香资源提供依据。利用All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ODS-C18(4.6mm×250mm,5um),测定紫丁香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体积流量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65nm。结果表明,紫丁香苷在0.1—7.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紫丁香苷含量为韧皮部3.593%枝皮1.174%干皮1.166%木栓层0.568%枝条0.509%根0.421%木质部0.104%。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暴马丁香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江苏省金坛市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旅游资源优劣势、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思路、项目策划理念、空间布局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方法,对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精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对其造成的碳汇成本和铅行业的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铅产业生产技术进步较为缓慢,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下降并不明显;(2)从2005年开始,铅行业收益高于其碳汇林成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精炼铅产量和国际铅价的高速增长.基于上述分析,从抑制碳排放和保证行业总体收益两方面提出了铅行业碳足迹控制策略,引导铅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识别土壤环境污染、指导土壤环境管理及开发利用的有效工具。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国内外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考虑不同工业区特征污染物,建立了包含通用指标和备选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为指导不同类型工业集聚区科学发展提出了工业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体现,能力验证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环境监测领域实验室采用能力验证数据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依据Nordtest准则,根据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差和测量偏倚,评估了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化学需氧量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为6.00%。该评估方法避免了ISO GUM评定方法自下而上不确定度评估过程的繁琐,还充分考虑了实验室内外误差的来源,能够促进环境监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6.
广州市天地空一体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原有广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情况,通过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集成优化,增设站点、扩展监测项目和引入新技术,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形"的集天地空一体化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弥补了原有监测网络在反映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污染来源解析、预报预警所需的环境质量信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估等方面的不足,该网络已成功应用于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07.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大前提,但是核电发展的短短历史时期内就发生了3次严重事故,第4次事故会不会发生在中国?通过列举历史、法规、技术、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说明可以保障中国核电不发生严重事故,但是由于存在法规杂乱、技术青涩以及人因等因素,使得核电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应用概率方法,对各国严重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计算,发现事故一般都早于计算的预期,核电在中长期内还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中国核电应杜绝"大跃进"式发展,统一完善核电法规标准,严格制度和实施过程,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保证核电安全。  相似文献   
108.
李逢帅  巨天珍  马超  咸龙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082-4092
基于OMAERUV数据日产品,对甘肃省2008~2017年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VAI)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省近10a UVAI空间格局为由西北向东南区域逐步递减,UVAI的高值区域一直分布在酒泉市及邻近区域,为吸收性气溶胶污染源中心;甘肃省UVAI的稳定性呈现从东北向西南区域逐渐降低的规律;UVAI月均值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每年的月变化均呈现"V"型;四季UVAI水平为: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四季变化规律基本同步,十年来四季的UVAI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四季中主导的吸收性气溶胶来源不同.基于PM2.5的UVAI指示的空气质量等级分析,甘肃省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从气象因素与UVAI相关性分析来看,降水量、气温均与UVAI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风向也对其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植被覆盖度与UVA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西北部、武威市中部区域,呈现负相关的甘肃南部天水、陇南等区域为较高的植被覆盖区域.从人类活动因子与UVAI相关性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与UVAI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尤其以第二产业与UVAI相关性最高;UVAI与汽车保有量、能源消耗总量及人口密度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说明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及建筑粉尘也是吸收性气溶胶的重要来源.针对甘肃省UVAI时空分布特点、自然及人类活动因素分析情况,提出了减少人类活动强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四川某公路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能攀  涂国祥  邓辉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12-416
堆积体位于四川某公路K43+040-K43+210段岷江左岸,其物质组成主要是后缘基岩崩塌形成的粒径较大的块体,架空现象明显。特殊的物质组成及其结构特征使得采用传统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稳定性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大量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堆积体的形成机制、坡体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堆积体开挖后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运动过程,同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0.
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书强  巨能攀  许模  邓辉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19-324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南某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的分析评价,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岩体质量条件下,洞室开挖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差异。较全面地讨论了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