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619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332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利用盆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对2,4,6-三氯酚(TCP)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其植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培养75 d后土壤中TCP的可提取态质量分数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TCP质量分数的下降.在TCP浓度为1,10,100 mg·kg-1的处理中,种植黑麦草的降解率分别是92.5%、78.2%、55.6%,无植物处理的降解率分别为56.3%、49.2%、37.5%.植物毒性试验结果发现,Lactuca sativa种子的根生长试验可以判断土壤毒性的变化,土壤毒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毒性降低,说明了植物修复的作用.TCP污染土壤的水提取液也存在毒性,TCP污染土壤有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可能.Lactuca sativa的发芽率不能反映土壤的毒性变化规律,不宜作为评价TCP污染土壤的毒性指标.可见,种植黑麦草具有强化TCP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可通过促进黑麦草生长,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黑麦草修复TCP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2.
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五种柴油链烃的增溶及对柴油污染土壤的洗脱作用.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其中尤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的配比效果最佳;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比例的提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提高单位表面活性剂接纳目标污染物的能力,增大目标链烃分配进入胶束相的倾向,同时有效降低增溶平衡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的要求;高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污染洗脱效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则易被土壤吸附而导致洗脱效率低下,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Tw-80配比能够有效地改善Tw-80易被土壤吸附的现象,并随复合比例提高而不同程度的增强污染土壤中柴油的洗脱效果.  相似文献   
2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andfills ar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offensive odors potentially creating annoyance in adjacent communities. At the end of May 2007, an odor pollution incident occurred at the Tianziling landfill site, Hangzhou, China, where the residents lodged complaints about the intense odor from the landfill, which drew a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In this study, ambient air monitoring was conducted at the Tianziling landfill site. The main odor composition of the gas samples collected on June 1st 2007 and the reduction of various odorous gases from the samples collected on June 1st 2009 due to the applied odor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In addition, variations of primary odorous gaseous (NH3 and H2S)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landfill site from July 2007 to June 2009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classical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68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mong which H2S (56.58-579.84 μg/m3) and NH3 (520-4460 μg/m3) were the notable odor components contributing to 4.47-10.92% and 83.91-93.94% of total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Similar spatial and temporal shifts of H2S and NH3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air pressure and wind direction. Odor pollution was worse when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low air pressure, and southeast, northeast or east wind appeared. Moreover, the environmental sampling points of the dumping area and the leachate treatment plant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odor sources at the Tianziling landfill site. The odor control technologies used in this project had a good mitigating effect on the primary odorous compounds. This study provides long-term valu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odors at landfill sites in a long run.  相似文献   
214.
通过现场处理 ,对垃圾渗滤液的曝气 -絮凝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渗滤液的色度、COD、总磷去除率达 80 %以上 ,对氨氮去除率达 60 %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优综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15.
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ERA)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分析评价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本文围绕开展ERA的必要怀、国内外ERA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ERA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16.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特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方法和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性质.结果表明,由于反应器成功滞留了大量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反应器初次启动可在20d内完成,二次启动15d内完成,反应器负荷可达12~15kg·(m3·d)-1,COD去除率85%以上;IC反应器启动结束后,其颗粒污泥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平均粒径由0.88mm增大到1.25mm,平均沉降速度由接种污泥的35.4m·h-1增加到105.17m·h-1,最大比产甲烷活性382.98 ml·(g·d)-1]几乎为初期的4倍,产甲烷优势菌由Methanothrix转变为产甲烷球菌和短杆菌.  相似文献   
217.
丁辉 《安全》2000,21(6):5-7
自从1955年在罗马召开了首届世界职业安全与卫生大会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国际劳工组织(ILO)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对每一次大会都十分关注。20世纪末的最后一届大会在巴西召开,大会讨论了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和人类未来将遇到的挑战,即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与安全如何更美好。 大会的主题是:"安全、卫生与环境--全球的挑战"。 权威人士认为世纪之交之际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这样一种从未有过的历史时刻,讨论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极为重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提出对生命质量新的条件因素和对生命质量提高的新挑战,经济全球化造成新的风险,也使各国相互交流经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18.
论聚烯烃裂解反应中的油化效果增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废旧聚烯烃的裂解反应中,聚丙烯的存在,可以提高轻油馏份的收率,增强反应的油化效果,本文称之为聚烯烃裂解反应的增强效应。本文讨论了增强效应产生的机理,可为废旧塑料裂解油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9.
散射光下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还原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散射光下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对铬(Ⅵ)的光还原反应;考察了溶液pH、铁(Ⅲ)、丙酮酸钠、铬(Ⅵ)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分析了铬(Ⅵ)光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在较弱的散射光下还原铬(Ⅵ)。在铬(Ⅵ)浓度为19.2μmol/L、铁(Ⅲ)浓度为10.0μmol/L、丙酮酸钠浓度为240μmol/L、pH为3.0、光照240min的条件下,铬(Ⅵ)的还原率达到99.7%。从表观动力学方程的反应级数看,铁(Ⅲ)的级数(0.83)最高,铁(Ⅲ)浓度是影响铬(Ⅵ)光还原反廊速率的主要因素.铁(Ⅱ)是铬(Ⅵ)光还原的主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220.
SBR工艺中原生动物肉足虫的硝化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际  李军 《环境工程》2006,24(3):13-15
通过对SBR反应器曝气量的控制达到了控制硝化率的目的。对肉足虫虫体密度与硝化率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弯凸表壳虫、普通表壳虫,以及盖厢壳虫均可以作为硝化指示生物。与盖厢壳虫相比,弯凸表壳虫和普通表壳虫与硝化率的相关关系更高,虫体较大易于显微镜观察与计数,更适宜用作硝化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