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滤塔填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2.
A signal-amplified mercury sensing biosensor with desired sensitivity was developed through firstly using the GFP mutant with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response towards Hg2+ as the reporter module. The developed biosensor showed response for Hg2+ in a relatively wide range of 1–10,000 nmol/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improved one or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in comparison with most metal-sensing biosensors in similar constructs. In addition, the biosensor could distinguish Hg2+ easily from multiple metal ions and displaye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extensive pH conditions (pH 4.0–10.0). More importantly, the developed biosensor was able to provide an initial assessment of Hg2+ spiked in the environmental water with the recoveries between 85.70% and 112.50%. The signal-amplified strategy performed by the modified reporter module will be widely applicable to many other whole-cell biosensors, meeting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with sufficient sens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3.
134.
中国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评制度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环境管理手段之一,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也暴露出众多问题,广为社会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于环评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系统回顾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环评重大事件为分水岭,首次将环评发展历程划分为成长期、发展期、壮大期和问题高发期。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当前环评制度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包括制度设计失当、体系运行失效、公众意识觉醒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环评制度的优化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以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病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树环浇方法于4月和7月在田间各施用一次甲霜灵(1050mg a.i./L)、恶霉灵(330mg a.i./L)、木霉(5×109孢子/L)、亚磷酸盐(3000mg a.i./L)。结果表明,病株各处理间的株产量无显著差异,药剂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以正常植株平均果重为指标,木霉处理平均果重95.89g、甲霜灵处理平均果重92.83g,与其他三个处理在0.05水平呈显著差异;恶霉灵(80.64g)和亚磷酸盐(80.54g)与对照(79.67g)无显著差异。8月份甲霜灵和木霉处理落叶率为25%,恶霉灵和亚磷酸盐落叶率分别为35.7%和39.9%,均与对照(67.11%)在0.05水平呈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甲霜灵和木霉菌是防治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36.
江汉平原地下水中氮素与砷迁移富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江汉平原潜江和监利两个典型地区的77个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对该地区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以及地下水中硝酸盐、氨氮与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硝酸盐、氨氮控制的氧化还原环境对地下水中砷(As)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地下水中低Eh值,低含量DO、NO-3、SO2-4和高含量的NH+4、S2-表明地下水为强还原环境;地下水中不同形态的氮对砷的迁移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性作用,当地下水中的NO-3含量较高时,地下水处于氧化环境,此时吸附在铁锰氧化物表面或与铁锰氧化物结合的砷不能释放到地下水中,从而呈现出地下水中砷含量随N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地下水中砷含量与NH+4/NT比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当地下水中NH+4/NT比值逐渐增高时,表明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此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砷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37.
采用能值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出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对喀什2002-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喀什的可持续发展水平ESI值从2002年的1.26增加到2010年的5.8.喀什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在逐年增长,但也呈现一定的波动,其中由于旅游收入的增加2004年的ESI为0.68,为历年最低.2006年开始有所回升,2010年由于输入资源的减少,ESI值达到近几年最高5.8.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可以表明喀什的发展状况,为喀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8.
通过追踪测定黄菖蒲叶绿素a、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了不同浓度NH4+对黄菖蒲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NH4+质量浓度为0.5和1 mg/L时,黄菖蒲各理化指标变化平缓,0.5~1 mg/L是黄菖蒲生长的适宜的NH4+质量浓度;而在ρ(NH4+)≥3 mg/L时,NH4+对黄菖蒲产生了明显的胁迫作用,表现为在培养过程中,黄菖蒲叶绿素a含量逐渐降低,SOD及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MDA含量逐渐增加,表明高浓度NH4+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胁迫后,能够显著抑制黄菖蒲SOD及POD的活性,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并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从而影响黄菖蒲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9.
有机-无机纳米聚硅氧烷涂料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有机-无机纳米聚硅氧烷涂料的耐蚀性。方法将涂层试样制作划痕后,采用盐雾试验方法和盐溶液周浸试验方法进行加速腐蚀试验,采用最大剥落值对涂层剥落程度进行量化考核。结果获得了4种涂料在试验环境下的腐蚀失效模式、失效过程、失效程度、以及涂层损伤随加速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试验数据。结论在盐雾试验中,涂层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剥落,盐溶液周浸试验主要是剥落和鼓泡。在盐雾腐蚀环境下,3#涂料耐蚀性最佳,在周浸腐蚀环境下1#涂料耐蚀性最佳。采用最大剥落值对涂层的剥落程度进行量化考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0.
中国近代灾荒史再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文章从整体性研究、区域灾荒史研究、专题性研究和史料整理建设工作等四个方面简要回顾了近30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重点从环境社会学角度提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今后在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和内容、资料建设以及研究队伍等4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希冀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在宏观把握和向纵深发展两方面有序并进提供些许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