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675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282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个体防护装备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选择配备与使用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受限空间伤害事故频发,已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个体防护装备的合理正确选用在避免受限空间伤害事故的发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仅从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和管理角度分析事故的致因,并根据受限空间内所存在的各种危害类别及形式探讨个体防护装备的选配以及合理的使用与管理,以期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受限空间内作业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2.
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主要细菌群体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娥  盛玲玲 《环境科学》1989,10(2):20-24
云南印染厂位于昆明西郊滇池畔,排放的印染废水经生化处理后汇入滇池,使水体受到污染。为此,我们对云南印染厂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功能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改善处理系统结构,增强净化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3.
船房河位于昆明市西南,是排放市区污水的主要河流之一。为了获得一些硝化作用规律,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我们选定了对硝化作用有影响的四个因素,通氧、温度、pH和铵离子浓度,以船房河为样点,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水-土系统的硝化作用。样点水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794.
李敬杰  连晟  王明国  张智印  张涛 《环境科学》2024,45(4):2067-2079
分析高原河流地表水中锶(Sr)富集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金沙江多曲河流域地表水为例,采集地表水样品23组,综合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该区地表水中Sr2+富集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识别主要离子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多曲河流域地表水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该流域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其次为HCO3-Ca·Mg型.主成分分析揭示了影响多曲河水质演化的3个主成分因子,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是控制多曲河水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ρ(Sr2+)超过0.40 mg·L-1的富Sr水点占样品总量的30.43%.区内分布的闪长岩及花岗岩为多曲河流域Sr2+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Sr2+与Ca2+相关性较高,二者存在伴生...  相似文献   
795.
为了研究生物急性监测方法对监测典型化工污水处理厂废水的适用性,选择2家常州市典型的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常A"和"常B"),进行了发光细菌、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4种不同层次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检测。研究表明,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在2个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测到,发光细菌急性毒性通常进水大于出水,但在投放大量氧化消毒剂时,出水表现出剧毒。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最高值出现在常B进水中。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仅在常B进出水样中有检出,受纳河道下游水样虽未表现出急性毒性,但可观察到斑马鱼卵各类发育畸形。4种生物急性毒性检测方法中,发光细菌适用范围最广,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方法可根据监测目的和工业园区特点相应选择。实验结论可为化工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过程中生物毒性监测的常态化提供方法选择,为管理部门制定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6.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分别以葡萄糖(R1反应器)和乙酸钠为基质(R2反应器)运行102 d,对培养成熟的颗粒污泥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R1反应器中以球菌为主,R2反应器中以杆菌、球菌为主;在颗粒刚成熟时,R2反应器的颗粒大些,且集中,粒径在0.1~1.0 mm,随着颗粒成熟期的延长,R1反应器的粒径要大些,最大为2.2 mm;R1和R2反应器的耗氧速率(OUR)分别为 1.184和0.944 mg/(L·min),比耗氧速率(SOUR)分别为0.838和0.825 mg/(g·min);有机污染负荷为600~1 200 mg/L时,R1和R2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均达到95%~98%.   相似文献   
797.
Recent observations and model simulations have highlight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forest-tundra ecotone to climatic forcing. In contrast, paleoecological studies have not provided evidence of tree-line fluctuations in response to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Alaska, suggesting that the forest-tundra boundary in certain areas may be relatively stable at multicentennial to millennial time scales. We conducted a multiproxy study of sediment cores from an Alaskan lake near the altitudinal limits of key boreal-forest species. Paleoecological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independent climatic reconstructions to assess ecosystem responses of the forest tundra boundary to Little Ice Age (LIA) climatic fluctuations. Pollen, diatom, charcoal, macrofossil, and magnetic analyses provide the first continuous record of vegetation fire-climate interactions at decadal to centennial time scales during the past 700 years from southern Alaska. Boreal-forest diebacks characterized by declines of Picea mariana, P. glauca, and tree Betula occurred during the LIA (AD 1500-1800), whereas shrubs (Alnus viridis, Betula glandulosa/nana) and herbaceous taxa (Epilobium, Aconitum) expanded. Marked increases in charcoal abundance and changes in magnetic properties suggest increases in fire importance and soil eros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addition, the conspicuous reduction or disappearance of certain aquatic (e.g., Isoetes, Nuphar, Pediastrum) and wetland (Sphagnum) plants and major shifts in diatom assemblages suggest pronounced lake-level fluctuations and rapid ecosystem reorganization in response to LIA climatic deterioration. Our results imply that temperature shifts of 1-2 degrees C, when accompanied by major changes in moisture balance, can greatly alter high-altitudinal terrestrial, wetland, and aquatic ecosystems, including conversion between boreal-forest tree line and tundra. The climatic and ecosystem variations in our study area appear to be coherent with changes in solar irradiance, suggesting that changes in solar activity contribu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of the past 700 years.  相似文献   
798.
对广州市不同功能区秋季大气颗粒物显微组分的优控多环芳烃的研究表明,颗粒物显微组分主要是碳球,微粒有机质,有机质碎屑,各种矿物,生物碎屑等,不同功能区颗粒物组分的组 合有所差异。它们主要来源于人为,地质和生物成因。研究区检美国环保局提出的优控制PAH为15种,其浓度为27.38-228.56ng/m^3,且随功能区不同的而变化。碳球、闰有机质和有 机质碎屑百分含量与优控多环芳烃浓度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9.
在普通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投加一定量的浮动填料可增加曝气池中的生物体量达6.5g/L,能提高硝化菌的附着量和阻止硝化菌的流失。实验证明,在浮动填料活性污泥系统中HRT对硝化能力的影响远小于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当HRT为8h,泥龄为3d时,普通活性污泥对氨氮的去除率仅25%,而浮动填料活性污泥系统的去除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800.
使用切面流超滤方法,将Pahokee泥炭中分离出的腐殖酸分为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8个级分(UF1:<1k;UF2:1~3k;UF3:3~5k;UF4:5~10k;UF5:10~30k;UF6:30~50k;UF7:50~100k:UF8:>300k),表明该泥炭中的腐殖酸主要分布于几个高相对分子量级分中(UF5,UF6和UF8),可占所提取的腐殖酸质量的83 5%.体积排阻色谱的流出曲线说明可以通过超滤手段将腐殖酸这种复杂的、非均匀性的大分子物质分成相对均一的、窄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分子.而两种方法所测相对分子量的差异可能与两个操作系统间不同的操作条件有关.各超滤级分的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实验说明相对分子量是影响腐殖酸吸附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及其非线性特征均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