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对毒气泄漏扩散及其事故人员应急疏散的研究是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毒气泄漏事故,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毒气泄漏扩散及事故人员应急疏散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2.
为了深入认识宁波市冬季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2013年1月宁波市的PM2.5污染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PM2.5的重点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地区及东部沿海,除了受到局地污染源排放的影响外,对比非污染的情况,大气输入和气溶胶生成作用的增强是引起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其中水平传输过程对PM2.5浓度升高的贡献最为突出.气溶胶过程的贡献在近地面(0~80 m)最显著,随着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弱.硝酸盐在局地二次生产的细颗粒物中占主要份额(~70%).对于硫酸盐,局地二次生成所占的比例很低,主要来自宁波局地排放和宁波以外地区的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分别为44%和40%).宁波市的PM2.5污染主要受到来自北向沿岸气团(占比54%)、西北向大陆气团(占比21%)和西向局地气团(占比25%)的传输影响.在西北方向短距离区域传输的作用下PM2.5浓度最高;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灰霾天气的影响下,西北向和北向的长距离传输作用也会导致宁波地区的PM2.5污染.  相似文献   
36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Fluoride, a geochemical element, can damage the brain and result in dysfun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recent years, fluoride-induced...  相似文献   
364.
Atmospheric aerosols have effects on atmospheric radiation assessments, global climate change, local air quality and visibility. In particular, aerosols are more likely transformed and accumulated in winter.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AX-DOAS) instrumen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type and contributions of PM2.5 chemical components to aerosol extinction (A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erosols, and source. From December 30, 2018 to January 27, 2019, we conducted MAX-DOAS observations on Sanmenxia. The proportion of PM2.5 to PM10 was 69.48%–95.39%, indicating that the aerosol particles were mainly fine particles. By analyzing the ion data and modifying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s (IMPROVE) method, we found that nitrate w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AE, accounting for 31.51%, 28.98%, and 27.95% of AE on heavily polluted, polluted, and clean days, respectively. NH4+, OC, and SO42? were also major contributors to AE. The near-surface aerosol extinction retrieved from MAX-DOAS measurement the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by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have the same trend 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AE increased about 3 times from surface to 500 m. With the backward trajectory of the air mass during the haz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continuous heavy pollut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transport of polluted air from the northeast, then followed by local industrial emissions and other sources of emissions under continuous and steady weath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65.
浅谈防止海上油田地质性溢油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水工艺不完善、注水水质不达标、注采比不合理、井控措施无效等因素会导致地质性溢油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针对注水性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地质性溢油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探讨,为注水性油田开发风险防范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6.
在Kaya公式的基础上对环渤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并对各省市碳排放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大致呈现持续均匀的增长趋势。其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5个因素影响。各省市碳排放量均呈加速增长趋势,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结合研究结果,从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绿色能源、宣传低碳观念角度提出了相关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367.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耕地资源却日益减少 ,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吴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 ,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区位条件使土地资源得以高速地开发利用 ,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耕地数量变化上一个较典型的地区 ,在土地整理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吴江市为例 ,定性和定量地对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进行分析 ,得出影响本地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 :工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些驱动因素的影响下 ,必然会造成耕地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如何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的有限的耕地资源 ,实现国家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所要求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本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进行保护对策研究时 ,除了采用通常各地已采取的一些措施外 ,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对本地区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如何面对WTO的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8.
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 ,应正确认识自然资源 ,尤其应明白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要给拥有者带来经济收益 ,首先要使自然资源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 ,转化为市场所需的产品。而今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给自然资源的开发者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使自然资源型的经济发展日趋困难 ,通过新疆与上海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的比较 ,说明自然资源型经济若不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与其他类型经济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相似文献   
369.
利用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结合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研究了当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产量时 ,江苏省农业产值的变化及与农业部门相联系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产出量的变化。考虑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 ,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 ,为使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社会需对各经济部门追加的资金投入量及各经济部门之间相互投入量的变化 ,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部门与整体的相互联系 ,从而对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0.
为了解决当前县(市)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时,所依据地震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问题。考虑不同县(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环境的不同,提炼影响县(市)地震应急处置的主要因素,构建不同烈度下基于多因素的地震应急处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川省丹棱县为例,研发面向县(市)的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在丹棱县境内假想设定6.5级地震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系统能按烈度分阶段快速产出具有区域特征且操作性较强的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可为县(市)地震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等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