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707篇
安全科学   507篇
废物处理   425篇
环保管理   511篇
综合类   4024篇
基础理论   1175篇
污染及防治   2487篇
评价与监测   289篇
社会与环境   241篇
灾害及防治   3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Changbai Mountain Eatern China are results from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 ecosystems,topogrphy,and geomorphology.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the transitional zones are highly important since high environmental beterogeneity and biodiversity are ofter found within these zpmes.In this study,we used G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echniques(PCA and MSWA) to analyze data from Landsat TM satellite imageries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positions and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betweeen mountain birch and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ranges from 30-50 m while using the MWW A or/and PC method.Such detected widths are consistent with field transect data that suggest a 50m tranistional zone width.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M data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GIS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determining forest landscape boundaries.MSWA is more reliable than PCA,while PCA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ndscape boundary when transects are properly located.  相似文献   
112.
Li G  Hu H  Hao J  Zhang H 《环境科学》2002,23(5):13-18
该研究以生物炭为过滤介质 ,探讨过滤塔降解气流中苯、甲苯的生物降解性能 .实验表明 ,在总有机负荷低于 3 5 0 g/ (h·m3)、停留时间 1 5~ 90s的实验条件下 ,滤塔对苯和甲苯混合气体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苯、甲苯的最大削减能力分别为 1 2 0 g/ (h·m3)和 1 5 0 g/ (h·m3) ,甲苯比苯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滤塔中CO2 生成量随苯、甲苯降解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增长速率小于理论增长速率 .菌落分析表明 ,滤塔中微生物主要有真菌、杆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根据吸附 生物降解机理 ,建立了VOCs去除模型 ,并予以验证 .  相似文献   
113.
研究并比较了载La(Ⅲ)和载Fe(Ⅲ)大孔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氟在载La(Ⅲ)和载Fe(Ⅲ)的螯合树脂上的吸附不随pH的变化而改变,载金属螯合树脂对氟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3.78、3.55mg/g,吸附方式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代表性竞争离子不影响氟在螯合树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载Fe(Ⅲ)和载La(Ⅲ)的螯合树脂是一种有前景的饮水氟去除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4.
二级出水中磷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总磷为去除对象,通过混凝的静态烧杯实验[1],确定了二级出水除磷效果较好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PFC)[2]和Al2(SO4)3[3]混合使用的最佳投药量,使出水中磷(TP)符合再生水水质标准的要求.絮凝剂组合时静态混凝烧杯实验表明:PFC-Al2(SO4)3体积比1∶1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9.9/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93%,浊度去除率为33%.PFC-Al2(SO4)3体积比1:2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4.95/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88%,浊度去除率为71%.  相似文献   
115.
处理含油废水絮凝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选择合适种类的絮凝剂,通过评价絮凝剂的除油效果,筛选出适合处理石油化工行业含油废水的絮凝剂最佳配方.其主要特点是投加量少、除油效果好、价格适宜。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其环境保护工作.笔者通过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力图阐明自己对于如何搞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7.
固体地壳中流体是普遍存在的,中—高级变质相中的矿物并非只发生晶体塑性变形,溶解和溶移作用在非糜棱岩化岩石中占主导地位,因为高温高压环境下存在的水热流体,在变质变形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周围分布有网络状进进剪切带的递进缩短带中,与应交梯度有直接关系的单个矿物的位错密度梯度在其晶体边缘形成,产生了化学位梯度,从而使矿物边缘发生溶解。变形分解作用是产生这一过程的动力,并为流体汇聚形成水热循环系统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介绍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图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图件的表现形式、编制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图的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对混合印染废水的静态净化过程,进行了生物群落观察和条件实验。发现废水净化初期以大量细菌和草履虫(以 P. Caudatum为主)繁殖为特征,同时伴生着少量浮游藻类。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细菌和草履虫数量下降,以针杆藻(以 S. aucs为主)为建群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占优势。化学分析表明,净化作用与温度、光照条件及废水起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