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1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4679篇
安全科学   1009篇
废物处理   842篇
环保管理   1071篇
综合类   7660篇
基础理论   2287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616篇
评价与监测   533篇
社会与环境   537篇
灾害及防治   6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041篇
  2013年   1382篇
  2012年   1122篇
  2011年   1323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电动力学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动力学技术对苯酚污染砂土的修复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苯酚污染砂土电动力学修复的可行性及在不同电场强度下苯酚的迁移特征和机制.研究了采用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控制液(柠檬酸和NaOH)等对迁移效果的影响,以及苯酚在砂土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苯酚在砂土中发生富集.在电场强度为2.0V/cm时的苯酚富集效果明显,比在电场强度为0.5 V/cm时苯酚多增加30%,且向阳极的迁移距离增大了12 cm;在阴极添加不同浓度的LAS,苯酚在砂土中的富集效果不同,LAS浓度越大向阳极迁移得越快富集效果越明显,当LAS为0.046 0 mol/L时苯酚最高增加了143%;向阳极添加NaOH,苯酚在阳极区增加了136%,比向阴极添加柠檬酸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2.
动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常被用于表征环境中有机磷农药(OPs)的污染状况.以鲅鱼脑组织AChE粗酶液为试验材料,以甲基对硫磷为OPs代表,从不同条件海水中鲅鱼AChE的活性变化人手,优化甲基对硫磷对鲅鱼AChE活性的抑制条件,获得了甲基对硫磷浓度与AChE活性抑制程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抑制时间为30min,温度为35℃,海水pH为7.5时,鲅鱼AChE的活性较高,甲基对硫磷对其抑制程度最强;在最佳的抑制条件下,甲基对硫磷在10~500 μg/L时,其质量浓度与AChE活性抑制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 4),检测下限低于1.0 μg/L.  相似文献   
953.
好氧颗粒污泥降解甲基叔丁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甲基叔丁醚(MTBE)为唯一碳源,通过调控运行参数,在SBR反应器中可成功培养出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02.7 μm,污泥容积指数(SVI)为75 mg/L,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为1 311 mg/L,污泥表面可观察到球菌、短杆菌和长杆菌等不同菌落.反应器进水MTBE高达650 mg/L时,出水可维持在10 mg/L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其中挥发部分约占2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表明,稳定阶段污泥内微生物种群丰富,且种类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54.
CO2捕集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常用的胺化合物吸收法、钙基吸收剂法、金属氧化物法等CO2捕集回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胺化合物吸收法吸收速率快,但再生能耗较高,因此开发"高效低耗"的复合吸收剂成为研究的重点;钙基吸收剂法在高温环境下对CO2的吸收有较好的效果,但吸收剂的碳酸化转化率及热稳定性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金属氧化物法具有高的CO2吸收效率,但成本较高.在此基础上,探索了CO2捕集回收技术改进工艺,提出改善吸收剂性能、开发高效低耗的CO2选择性吸收剂将成为今后CO2捕集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5.
Fenton法氧化处理水中土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Fenton法预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中残留的高浓度土霉素的可行性,对Fenton试剂(Fe2 -H2O2)法催化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的土霉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H2O2与Fe2 投加比例、投加量以及起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土霉素废水中大量共存的草酸根离子对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与Fe2 按照5:1的比例投加时降解效率最高,最佳初始pH值在3.0-4.0之间.在最佳投加比例下,H2O2投加量为0.9 mmol/L,100 mg/L的土霉素可在10 min内得到完全降解.最佳反应条件下经过处理后土霉素水溶液TOC的去除率达40%左右,可生化性(BOD5/COD)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水中共存的草酸根离子对氧化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通过增加亚铁离子的量可以消除草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Rhodobacter sp. NP25b菌株缺氧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新  张昱  张晶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08,2(7):880-885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在缺氧条件下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NP25b.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属于红细菌属(Rhodobacter sp.),对该菌株降解NPEOs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菌株NP25b在7 d内对初始底物浓度为400 mg/L NPEOs的降解率可达84%.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NPEOs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降解产物为短链NPEO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NPECs),其中包括具有较强内分泌干扰效应的NP1EO.该菌株能够代谢含有疏水基团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例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推测菌株NP25b降解NPEOs是通过乙氧基(EO)链末端氧化后逐步切割完成的.  相似文献   
957.
戴鹏  张勇 《环境工程学报》2008,2(4):507-510
研究了压力式接触氧化法的脱氮性能,分析了容积负荷、溶解氧和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力式接触氧化法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当HRT=1.8 h时,DO高达5.4 mg/L,可获得90%以上的反硝化率.当HRT=1.8 h,溶解氧4~5 mg/L,容积负荷为10~12 kg COD/(m3·d)时,氨氮去除率80%左右,总氮去除率达70%~80%.  相似文献   
958.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室内空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物245种,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类化合物、卤代烃、醇、醛、酮、酯、醚等化合物,住宅类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平均值明显高于办公类室内这些物质的浓度平均值,对室内空气样品分析中的特例进行了可能的污染源解析,推测室内过量使用液体胶粘剂有可能是引起污染物严重超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9.
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净化甲苯废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焦化厂污泥为菌源驯化甲苯降解菌,接种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净化含甲苯废气。研究了生物滴滤床的挂膜启动和长期运行情况,填料和营养液对滴滤床去除能力的影响,并对长期运行的压降进行了观察分析。反应器挂膜启动需要6 d时间,稳定运行的平均去除效率为95%,单位体积最大去除负荷为251 g/(m3·h)。结果表明,采用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可以有效去除甲苯废气;以比表面积大的生物陶粒作为填料以及定期适量更换营养液,均有助于提高生物滴滤床的去除能力;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具有压降小、气液分布均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0.
Pb/Zn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浸出-盐浸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温嗜热菌对某铅锌冶炼废渣进行生物浸出盐浸处理研究,并根据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方法(HJ/T299-2007)对盐浸后余渣进行毒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H 1.5、温度65℃、矿浆浓度5%的优化条件下生物浸出3 d后,废渣中Cu、In、Ga和Zn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1.5%、91.8%、84.9%和93.4%;盐浸生物浸出渣,其浸出液中Ag、Pb浓度分别为7.6和247.5 mg/L,可从废渣中有效回收Cu、In、Ga、Zn、Ag和Pb。生物浸出盐浸处理后余渣约为原渣量的70%;毒性分析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Ag、As、Cd、Cu、Pb和Zn浓度分别为2~3.5、2~3、0.3~0.5、30~50、2~4、20~60 mg/L,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针对冶炼废渣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生物浸出盐浸联用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