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1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9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80篇 |
废物处理 | 83篇 |
环保管理 | 330篇 |
综合类 | 2161篇 |
基础理论 | 495篇 |
污染及防治 | 569篇 |
评价与监测 | 224篇 |
社会与环境 | 218篇 |
灾害及防治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220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258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239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24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纳米零价铁(nZVI)对铀尾矿库土壤中铀形态分布和U(Ⅵ)固定效果影响问题,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毒性浸出(TCLP)和磁性分离实验,利用SEM-EDS和XRD对nZVI固定前后的铀尾矿土壤进行表征;研究了nZVI在不同投加量和pH条件下,对尾矿库土壤固定前后铀的形态分布和固定效果的影响,并对nZVI的固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nZVI的投加量为8%、pH为5时,土壤中U(Ⅵ)的固定效果最好,固定后土壤中铀的毒性浸出值仅为13.98%;对经过nZVI处理后的铀尾矿土壤进行磁性分离发现,磁性和非磁性土壤重量占比分别为32.87%和67.13%,其铀含量分别达到55.05%和44.95%,说明nZVI对土壤中的U(Ⅵ)有较好的富集作用。nZVI对铀尾矿库土壤中的U(Ⅵ)有较好的原位固定和富集效果,并能减少土壤中铀的析出。 相似文献
42.
臭氧催化氧化-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制药废水组分复杂、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以Ce负载天然沸石作为催化剂(Ce/NZ),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抗生素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Ce/NZ催化剂可显著改善臭氧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在臭氧进气浓度为50 mg·L−1、臭氧进气量为600 mL·min−1、催化剂用量为1 g·L−1、臭氧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预处理对抗生素制药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3%,平均COD由220 mg·L−1降至125 mg·L−1,BOD5/COD由0.12升至0.28,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臭氧预处理单元出水采用BAF进行生化处理,在进水平均COD为125 mg·L−1、平均NH4+-N为12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气水比为4∶1的条件下,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和64%。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平均COD和NH4+-N分别为46 mg·L−1和4.1 mg·L−1,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相较于单独BAF工艺,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6%和15%,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单独BAF工艺出水。 相似文献
43.
电解锰渣是湿法冶炼金属锰的残渣,为降低其对环境的浸出毒性影响并提高其在水泥产品中的掺入量,利用碱激发技术处理电解锰渣制备水泥掺合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主要研究了碱激发剂种类、掺量对电解锰渣的激发效果,并将碱激发电解锰渣用作水泥掺合料与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合研究对水泥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激发电解锰渣活性显著提高,NaOH中Na2O当量为10%时试件M-SH10的3、7、28 d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7.15、9.46、10.03 MPa;将此条件下激发的电解锰渣按质量比取15%与85%的水泥混合制得的掺合料其抗压强度较净水泥试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浸出毒性结果显示Cd、Cr、Pb、Ni、Mn和Zn浓度均下降,且低于GB 8978-1996限值。 相似文献
44.
Jian Yang Hui Sun Yu Qian Jie Y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7,24(22):18160-18167
During ovary maturation of crabs, vitellogenin (Vg), a precursor molecule of vitellin (Vn) needed for embryogenesis, can be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ovary by the hemolymph. In the present study, effects of Cd on Vg accumulation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Vg transportation of the freshwater crab Sinopotamon henanense were investigated. We also studied the impacts of Cd 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energy metabolism, protein metabolism, and metallothionein (MT) and glutathione (GSH) synthesis. After Cd treatment, the Vg concentration and the Vg mRNA expression in the hepatopancreas were downregulated.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howed that the Vg level in the hepatopancre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ose of the ovary and hemolymp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0.844 and 0.749,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the Vg transport from the hepatopancreas to the ovary can be impaired by Cd. The levels of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Cd-exposed crabs were decreased, and an inhibited protein metabolism was also observed. Energy production related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and cytochrome C oxidase mRNA expressions, and MT and GSH synthesis increased after 10 days of Cd treatment and decreased after 20 days. Cd also caused a time-dependent upregul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Cd decreased Vg accumulation in the hepatopancreas due to partially exces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n activated defense system in the hepatopancreas, suggesting a possible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S. henanense which i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ergy reserves in metabolic Cd stress responses over the high-energy flux during vitellogenesis to ensure a continuous supply of metabolic energy. Moreover, the damage of Vg accumulation in the hepatopancreas caused by Cd could lead to an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Vn in the ovary and cause a retardation of oocyt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45.
页岩气开发压裂返排液处理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电-Fenton氧化技术对压裂返排液絮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H2O2投加量、pH值、电压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电-Fenton氧化处理絮凝出水的适宜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40 mL·L-1、pH=3、电压6 V和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出水COD为71.3 mg·L-1,COD去除率达到62.5%。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絮凝-电-Fenton氧化是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达标外排的一种适宜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6.
生态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滤池(MEEF)是利用由微生物和蚯蚓为代表的微型动物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单层滤池和复合床滤池进行实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生态滤池和无蚯蚓滤池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比较。运行初期,生态滤池的出水水质稍优于无蚯蚓滤池,特别是悬浮物浓度低;运行半月后,无蚯蚓滤池表面积泥,出现厌氧情况,出水水质变差,而生态滤池至少正常运行1个月。复合床生态滤池连续进水运行,水力负荷达到2.0m3/m2·d,COD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SS浓度<5mg/L。结果表明,蚯蚓在维持滤池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生态滤池中各种生物的作用及生态滤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7.
Adsorption of N-nitrosopyrrolidine (NPYR) by zeolite NaZSM-5, Hbeta and NaZSM-11 in acidic solution with pH of 1 was investigated. The NPYR uptake process obeyed the first-rate Lagegren kinetic equation describing adsorption, and the equilibrium data were fitted to the Langmuir or Freundlich adsorption equation. Zeolite ZSM-5, Hbeta and NaZSM-11 possessed a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than amorphous silica or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eous SBA-15, imply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adsorption of nitrosamines in gastric juice to anti-cancer. 相似文献
48.
基于化工园区整体风险量分析的安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园区安全容量和危险量的分析,得到园区整体的风险评估值;提出并定义园区危安比最大临界点,用其反映园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量;运用"二八法则",确定危安比上限;当危安比在3种不同值域区间下,对应的园区安全规划的重点不同;从园区整个生命周期考虑,提出包含各个阶段的园区安全规划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9.
特大型高炉大检修的工期紧,高风险项目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分析特大型高炉大检修安全风险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相关理论,从责任界定、流程构建、运作方式等方面,对构建特大型高炉大检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应用到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大检修作业安全管控中,取得了特大型高炉大检修安全无事故的佳绩。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应用到特大型高炉大检修安全管理中的研究和成功实践,为特大型高炉大检修安全管理、创新科学管理手段和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建立的1ha固定森林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DBH≥1 cm)共有132种,隶属于42科78属,其中,杜鹃花科、壳斗科、樟科、蔷薇科、冬青科等是优势科,短柄袍、鹿角杜鹃、青冈、长叶石栎、甜槠等是优势种.(2)样地内植物科、属的分布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为30.95%和20.51%.(3)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量大,森林群落更新状况良好.(4)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部分优势物种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在较大尺度上则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