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1篇 |
免费 | 1763篇 |
国内免费 | 25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8篇 |
废物处理 | 166篇 |
环保管理 | 496篇 |
综合类 | 3375篇 |
基础理论 | 828篇 |
污染及防治 | 925篇 |
评价与监测 | 330篇 |
社会与环境 | 292篇 |
灾害及防治 | 2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166篇 |
2022年 | 298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302篇 |
2019年 | 228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288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434篇 |
2011年 | 481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410篇 |
2008年 | 362篇 |
2007年 | 378篇 |
2006年 | 341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Se Jin Choi Ssang Sun Jun Jae Eun Oh Paulo J. M. Monteiro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2010,12(4):275-282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stone powder sludg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mixes. Stone powder sludge produced from a crushed aggregate factory was used to replace fly ash a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at replacement ratios of 0%, 10%, 20%, and 30% by mass. The unit weight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lkali-activated blast furnace slag mixes using stone powder sludg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lkali-activated blast furnace slag control mix, bu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 mix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eplacement ratio of stone powder sludge. Microscop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or alkaliactivated blast furnace slag samples, broken surfaces were more evident than for the alkali-activated fly ash samples. For all XRD diagrams, broad and diffuse peaks were observed around 2θ = 35° (d = 2.96–3.03 Å), implying amorphous or short-ordering structure phases. 相似文献
132.
133.
根据HJ/T 10.2-1996中的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对所选取典型WCDMA基站的安全防护距离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测得到的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达标距离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安全防护距离在水平方向上较实测达标距离更为保守,在垂直方向上则较为接近.从发射功率、话务量、监测条件、建筑物干扰和WCDMA基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差异的产生原因,并基于基站副瓣和后瓣实测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理论预测值的实践,认为WCDMA网络基站运行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超标范围应远小于理论计算结果,其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4.
独头巷道压入式通风的风筒一般布置在独头巷道的侧壁,风筒出口的位置在巷道侧壁的中部,与迎头保持一定的最小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同时为了便于分析,通过建立独头巷道受限贴附射流通风物理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流场等值线图,表明了贴附射流的形成过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提高恐怖袭击背景下的危险品运输安全水平和政府监管能力,首先构建政府监管部门、危险品运输企业和恐怖袭击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其次引入政府动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补贴机制,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动态惩罚和动态惩罚-补贴下的局中人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给定情形下,引入动态惩罚机制能弥补原有模型没有稳定策略的不足;引入动态惩罚-补贴机制的模型可以演化出稳定的纯策略。 相似文献
136.
地下商业街火灾烟气流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烟气是火魔的杀手锏.在不同火源功率的长通道实体火灾实验基础上,研究地下商业街吊顶装修前后,以及不同的补风与排烟条件下烟气的特点,考察防排烟措施启动时机、启动位置以及排烟量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安装天花板有利于提高排烟速率,但烟气蔓延速度加快,因此宜采用镂空式天花板以利用顶部蓄烟;地下商业街宜采用远火源端补风、近端机械排烟方式,设计中需依据风量和速率选取风机,还应考虑风机对流场的扰动以及进风口设置位置.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煤制乙二醇废水含高浓度硝酸盐氮的特点,设计了缺氧膨胀床(AEB)反应器预处理装置,并进行了工业化启动和调试运行,考察了其在反硝化连续流运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及工艺参数变化。结果表明,AEB反应器启动后,填料层生物膜挂膜快速且生长稳定。反应器在工业化调试阶段运行稳定,COD和TN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较为稳定。在受到来水冲击后,AEB反应器处理效果稳定,出水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该技术的系统操控参数范围较广,易于工业化操控运行,在煤制乙二醇废水和其他含高浓度硝酸盐氮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造就一种特定模式,聚合已进入垃圾处理行业的事业体并培育核心事业体的一种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扩散、发展和聚变等4个子过程.产业化应将垃圾处理由公有公益性服务事业转化成服务产业,并最终转化成物质生产的基础产业,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的4个环节.宏观来看,涉及到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层面. 相似文献
139.
140.
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法处理实际染料废水,探究了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钌铱镀层钛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粉末活性炭为颗粒电极,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 g/L、电流密度为0.5 mA/mm2、极板间距为3 cm、pH为2.0、硫酸亚铁投加量为0.50 g/L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反应2 h后COD、TOC、氨氮、色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2.80%、41.15%、42.48%和95.00%;粉末活性炭作为颗粒电极可使染料废水COD去除率提高18个百分点;重复使用10次的处理效果与第2次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