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1篇 |
免费 | 850篇 |
国内免费 | 5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9篇 |
废物处理 | 26篇 |
环保管理 | 176篇 |
综合类 | 1785篇 |
基础理论 | 441篇 |
污染及防治 | 183篇 |
评价与监测 | 130篇 |
社会与环境 | 114篇 |
灾害及防治 | 1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71.
考察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和芘)的增溶特性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增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摩尔增溶比(MSR)随被增溶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即萘菲芘;胶束/水分配系数(Km)随被增溶物疏水性增大而增大,即芘菲萘;lgKm与lgKow之间呈良好线性正相关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大,而随所添加NaCl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在pH值为5.5时达到最大,然后随pH值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在pH值达7.5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72.
本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谱以及水相中溶解性有机碳和固相上元素碳分析等技术对钛磁铁矿异相Fenton法脱色亚甲基蓝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钛磁铁矿异相Fenton法对亚甲基蓝的脱色速率远高于磁铁矿;在钛磁铁矿异相Fenton法脱色亚甲基蓝过程中,脱除的亚甲基蓝都已被降解,且钛磁铁矿没有发生相变;虽然钛磁铁矿异相Fenton法不能使亚甲基蓝矿化,但亚甲基蓝结构中的苯环已经被打开. 相似文献
773.
对腐殖酸(HA)进行了成分分析及红外表征,并从HA浓度、pH值、As(Ⅴ)初始浓度等方面,研究了HA对As(Ⅴ)在覆铁砂介质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A浓度的升高,总砷去除率逐渐降低.当HA浓度增加到25mg·l-1时,与不存在HA条件下相比,总砷去除率降低了12%左右.溶液pH值影响As(Ⅴ)的去除,pH值从6升高到8时,总砷去除率从52.1%降到了39%.其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HA与As(Ⅴ)在覆铁砂表面形成竞争吸附,HA争夺了As(Ⅴ)的吸附点位.此外,HA与Fe(Ⅲ)的络合作用也是导致覆铁砂对砷的去除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4.
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敦化污灌区9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污灌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了其土壤环境质量,探讨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砷、铜、锌、镍、汞、铬和铅含量值都在国家二级标准值范围内,平均含量分别为6.165,39.198,114.758,37.225,0.171,28.249和37.468mg·kg-1,重金属镉的含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平均含量高达1.247mg·kg-1;敦化灌区土壤的平均pH值为8.01,属弱碱性土壤,平均阳离子交换量为80.96cmol·kg-1,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7%—2.18%之间;模糊数学评价结果得到灌区土壤环境质量为三级水平,各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董家营村西>西谷乡东>王答乡南>孟封镇北>鹅池村南. 相似文献
775.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Aspergillussp.).在吸附8h的条件下,它们对含铬15mg·l-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67.1%和71.2%,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5,铬菌投加比为5mg·g-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通过吸附性能实验,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6.
考察了膜悬浮光催化降解反应器小试系统在处理自配废水的连续运行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试验发现,经两周的连续运行,催化剂活性有明显降低,降为原催化剂活性的14%.分析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有:催化剂颗粒的聚集、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垢体在催化剂表面的附着.采用超声波粉碎、次氯酸钠碱洗和盐酸酸洗的方法来恢复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采用10%的盐酸清洗可使催化剂活性恢复到初始值的64%左右,效果最明显.推测由于水中硬度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CaCO3沉淀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7.
778.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湖南郴州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丰、枯水期重金属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Fe、Mn、Ba、Zn、Cu、As、Pb、Ni、Cr、Cd和Hg等重金属在矿区乡镇地下水中普遍存在,其中Mn、Fe和As为该地区乡镇地下水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其检出浓度分别超过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的14.72、1.73和1.61倍。枯水期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水水质相对丰水期差,该地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结果为较差、良好和优良的在枯水期分别占饮用水源取样点总数的5%、10%和85%;在丰水期分别占饮用水源取样点总数的5%、5%和90%。 相似文献
779.
2010—2011年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个大气背景点开展相关研究,对大气背景点中VOCs的浓度水平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背景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范围为(3.82±2.96) μg·m-3—(22.74±3.60) μg·m-3,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背景点空气中VOCs浓度相比,我国背景点空气中VOC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大气背景点空气中VOCs浓度呈现东部较高,西部较低的态势,在季节变化上,除河北承德外,山东长岛、重庆武隆、西藏曲水和青海湖4个背景点均呈现出夏季空气中VOCs浓度高于冬季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有利于VOCs挥发的原因.初步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背景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可能主要来源于自然燃烧、大气传输和局地的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