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为了评估易燃液体喷雾的爆炸风险,借助喷雾粒度仪、高速相机以及喷雾爆炸实验系统,围绕2种粒径(表面积平均粒径:2.0 μm±0.5 μm;18.0 μm±0.5 μm)的甲醇喷雾,研究点火位置和延迟时间等因素对甲醇喷雾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喷雾粒径均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甲醇喷雾浓度较大时,环境温度对于甲醇喷雾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甲醇物料温度的改变对于其粒径的影响很小。随着点火延迟时间的增大,甲醇喷雾爆炸特性参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τ=120 ms时最大。受限空间内甲醇喷雾采用中心或上部点火方式,当甲醇喷雾浓度为356.4 g/m3(φ=1.8)时,甲醇喷雾爆炸特性参数均取得最大值;与上部位置点火相比,中心位置点火的甲醇喷雾爆炸特性参数值较大。  相似文献   
412.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借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验,生态环境统计改革和例行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但在生态环境统计技术方法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加工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因此,为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以下建议:研究完善生态环境统计技术方法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计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明确界定各级责任;提升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加工能力,强化数据综合分析;加快生态环境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413.
为准确预测输气管道高后果区在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时的超压分布情况,对国内外运用较为广泛的蒸气云爆炸超压预测经验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调研,并分别应用其对某输气管道全尺寸泄漏燃爆实验进行超压预测,结合实验数据和输气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现状进行方法准确性和工程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等效TNT假设的Henrych模型、Mills模型和等效TNT当量数值模拟方法均不适合准确预测蒸气云爆炸超压,TNO多能法和混合气体数值模拟方法所预测的结果较为接近实验结果。TNO多能法使用简便且推广性强,但主观性较大,易高估或低估爆炸后果;混合气体数值模拟方法操作繁琐且推广性差,但分析结果精度较高。在对高后果区进行安全管控时,可结合TNO多能法与混合气体数值模拟方法同时对管道工况进行评估,确定TNO多能法的爆源强度等级,继而推广使用TNO多能法。该研究结果可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并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14.
吐哈油田哈密基地1#锅炉房灰水处理系统,原设计回用水水质差,影响除尘效果,供水能力难以满足除尘冲灰用水需要。改用新设计、新工艺,改造后的灰水处理系统经过运行,灰水分离器出水悬浮物含量<50mg/L,除尘器除尘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15.
采用改进的ZnCl2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含炭吸附剂,利用EDS以及氮吸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污泥含炭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利用其处理模拟烟气汞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对Hg^0吸附包括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随着Hg^0入口浓度的提高,污泥含炭吸附剂的Hg^0饱和吸附容量增大;随着吸附反应温度的升高污泥含炭吸附对Hg^0的吸附作用减弱;在吸附反应温度125℃,Hg^0入口浓度60.4μg/m3污泥含炭吸附剂和选定的活性炭对Hg^0吸附容量分别为81.2gg/g和53.8μg/g,污泥含炭吸附剂对Hg^0吸附作用好于选定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416.
典型城市地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0个典型城市2013年实测地表水水质资料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均值法、地表水质指数法(SWQI)3种评价方法对城市地表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评价指标而言,3套指标方案评价结果显著相关,最佳指标为DO、COD_(Cr)、NH_3-N、TP;就评价方法而言,内梅罗指数法是3种方法中的首选方法,SWQI法评价结果表现为过保护,均值法不能突出较差水质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7.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中10种糖醇类物质的离子色谱检测法。建立了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中丙三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左旋葡聚糖、山梨醇、甘露聚糖、海藻糖、甘露醇、半乳聚糖、葡萄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与脉冲安培检测器(PAD)联用技术(HPAEC-PAD)的快速检测法。样品采用2 mg/L叠氮化钠溶液60 min振荡提取,经浓度为250 mmo L/L,流速为0.40 m L/min的氢氧化钠淋洗液洗脱30 min后,浓度逐步增加,60 min时达到500 mmol/L,10种物质被完全洗脱。该方法线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实际样品测试加标回收率为84%~115%,精密度为0.5%~8.2%,对北京市2016年1月采暖季的大气颗粒物样品(PM_(2.5)、PM_(10))进行检测,其中左旋葡聚糖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113±124)ng/m~3,(118±100)ng/m~3,其他9种物质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418.
环境空气质量新旧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数据说明评价体系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NO2和PM10的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值收严,用新标准评价全国325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年的达标情况,将有164个城市由达标变为不达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评价2012年度地级以上城市的达标情况,达标率由91.4%降为41.8%;不同时段O3的1 h平均浓度值对计算其8 h滑动平均浓度值的贡献不同,可能引起8 h滑动平均浓度值计算结果的差异;由于在计算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时PM10和PM2.5使用24 h滑动平均浓度值,当空气质量突变时会出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不符的情况。  相似文献   
419.
基于高温条件下叶绿素a易降解的性质,分别以纯品叶绿素a和活体藻为实验对象探讨了温度对荧光法测定叶绿素a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会提高叶绿素a的降解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叶绿素a的相对荧光强度与温度呈良好的负线性相关;首次计算导出了叶绿素a、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铜绿微囊藻的温度系数分别为0.30%、1.09%、1.17%及1.14%;此外,验证了在现场测定中当环境温度为15~35℃时温度对水体叶绿素现场检测仪的影响甚微,测定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20.
我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监测中的技术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2007—2013年对持环保部发证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从关注焚烧企业的二口恶英监测、加强危险废物企业日常监测、开展危险废物鉴别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探讨我国危险废物监测技术上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对今后全国各省自行组织危险废物许可证的审核和监督性监测等相关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