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6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宜林荒地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或称“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的重点开发区和人工造林重点地区。据我们野外调查勾绘,本区河谷地区现有荒地资源 75 296ha,其中宜林荒地29 911ha,占荒地资源的39.70%。根据立地条件及砾沙含量等因子,我们将本区宜林荒地分成4种立地类型和4种土壤类型。在各立地类型中,以河谷卵石滩地为多,其次为流动沙丘及流沙坡地;宜林荒地的土壤类型则主要是沙地,土壤肥力较好的壤化粉砂土和壤土仅占 15.24%,其林木年生长量可达 5.5m3/ha 以上。本区同一地域上的林木生产力随砾石含量而变化很大,据我们测定,不同砾石量立地上的北京杨,其材积生长量差异达9倍之多。因此,土壤改良是本区造林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本区条件,宜林荒地的利用主要是营造以薪柴和防护效益为主的薪炭林和防风固沙林,因地区而异;宜林荒地的开发可分三期进行,“八五”期间主要开发艾马岗、江当宜林荒地,认真搞好“3357”工程建设,进一步搞好年楚河的整治和林草带建设,逐步绿化雅江荒地沙滩,大力做好防护林网的建设工作,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2.
铬渣产生量大,毒性强,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介绍了铬渣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解毒机理和实践应用,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阐述了铬渣在建材工业上的应用,并就铬渣的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63.
多氯联苯降解菌Pcb6所含质粒的某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某些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多氯联苯(PCBs)。笔者也曾报道过几株能够降解PCBs的细菌。细菌降解质粒可赋予细菌分解代谢各种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能力。Kamp和Furukawa等曾分别发现了能够将4-氯联苯和3,5-二氯联苯转化成对应的氯苯甲酸的质粒。 Pseudo monas.sp.Pcb6是一株含有质粒的PCBs降解菌,它对4-PCB、PCB-42、PCB-48和Aroclor1254降解效果显著,并具有明显的脱氯作用。本实验对该质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64.
对浑河、太子河上游源头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水资源容量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浑太源区植被生产力较强,但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土地实际承载人口数量超标。因此,适当控制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浑太源头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5.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槽内水流的混掺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提出了水流完全混掺的判断条件,短流水量及处理槽长度的计算式,并用试验值和一实际工程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式与实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66.
采用脱色菌Citrobacter sp. CK3,以活性红KN-3B染料为处理对象,在厌氧批式反应条件下,系统考察了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模拟及反应过程中染料的UV-Vis扫描图分析,探讨了脱色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itrobacter sp. CK3对活性红KN-3B的脱色反应的适宜pH为7~9;脱色反应速度在温度为32℃时达到最大。染料初浓度从57 mg/L逐渐增大到458 mg/L时脱色率逐渐降低。脱色过程中染料的偶氮键发生断裂,脱色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367.
研发了一种基于射流曝气的管式反应设备,考察了负荷和DO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DO 6.0 mg/L、有机负荷为1.0 kg COD/(m3.d)、氮负荷为0.30 kg TN/(m3.d)、HRT为8 h的条件下,管式反应器可使生活污水的COD、NH4+-N及TN分别从335 mg/L、105 mg/L及110 mg/L降至43 mg/L、14 mg/L及18 mg/L,去除率分别为87%、86%和83%。DO对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显著,DO为6 mg/L时,能构建出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6%和86.7%。  相似文献   
368.
为了探究ICP和AAS测定同一垃圾焚烧飞灰浸出液中Pb、Cd元素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了APDC-MIBK萃取和硝酸消解对比实验研究和盐分添加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灰浸出液中高浓度的盐分是造成ICP和AAS测定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当溶液中K+、Na+、Ca2+和Mg2+质量浓度分别≥2600、390、360和1300 mg/L时,将对ICP测定Pb、Cd产生显著负干扰;APDC-MIBK萃取飞灰浸出液中Cd、Pb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可将飞灰浸出液中Pb、Cd元素与盐分分离,因此可作为垃圾焚烧飞灰浸出液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69.
370.
This work describes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y for oxidation of ammonia (NH3) to form nitrogen at temperatures range from 423K to 673K by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SCO) over a nanosized Pt-Rh/γ-Al2O3 catalyst prepared by the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of hexachloroplatinic acid (H2PtCl6) and rhodium (III) nitrate (Rh(NO3)3) with γ-Al2O3 in a tubular fixed-bed flow quartz reactor (TFB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were thoroughly measu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fluorescent matrix (EEFM) spectroscopy, UV-Vis absorption, dynamic lightscattering (DLS), zeta potential meter, and cyclic voltammetry (CV).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t a temperature of 673K and an oxygen content of 4%, approximately 99% of the NH3 was removed by catalytic oxidation over the nanosized Pt-Rh/γ-Al2O3 catalyst. N2 was the main product in NH3-SCO process. Further, it reveals that the oxidation of NH3 was proceeds by the over-oxidation of NH3 into NO, which was conversely reacted with the NH3 to yield N2.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nanosized Pt-Rh/γ-Al2O3 catalys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NH3 oxidation. One fluorescent peak for fresh catalyst was different with that of exhausted catalyst. It indicates that EEFM spectroscopy was proven to be an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Pt clusters in intrinsic emission from nanosized Pt-Rh/γ-Al2O3 cataly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V may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