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471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962篇
基础理论   2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2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孟庆峰 《环境与发展》2020,(2):26-26,2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的河湖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河湖面积严重萎缩,河湖水的功能逐渐退化;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污染量加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我国河湖水环境的管理以及治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了保护河湖水环境工作,加强水资源周围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实现河湖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2.
赵旭  冒冉  李昂臻  孙拓  乔梦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7):1728-1734
电解法是利用电能实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其应用于消毒通常有电产次氯酸钠消毒剂和电化学消毒2种方式。为深入了解电产次氯酸钠及电化学消毒技术机理,进一步探讨电解法在水处理和公共环境卫生消毒领域的应用,从消毒原理、技术特点、使用方法和消毒应用方面,对电解法制备次氯酸钠与电化学消毒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技术发展前景,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基于SWMM模型的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控制系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4.
苯酚和酚类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的主要环境污染物,如焦化厂、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对环境保护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富集驯化,从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高效苯酚降解菌。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及降解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PH-3菌为假单胞杆菌;菌株最佳的降解条件pH=7.0,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in,最高耐盐度为3%,在接种量为5%,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600 mg/L,菌株12 h内的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小学教学楼楼梯间人员运动行为以及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开展人员疏散实验并构建疏散模拟场景。基于疏散实验研究不同实验场景的出口流量和人员运动速度,通过疏散仿真模拟,分析不同人员运动速度、人员数量及疏散策略对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排队下楼的人员运动速度比紧急疏散人员低22.7%,自由上楼人员运动速度比排队上楼人员高8%;人员总疏散时间随人员运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总疏散时间随速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变小;加入分层疏散策略会增加人群疏散总时间,但整个疏散过程人员分布均匀,在建筑瓶颈不易产生人员过度拥挤现象,因而在疏散过程中应适当采用分层疏散策略。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一种国产新型铝合金表面防护体系在多因素协同加速试验条件下的表面性能变化规律。涂层在0.01 Hz处的阻抗模值由初始的1.88×10~9 Ω下降为2.04×10~7 Ω。经历5个周期的户内多因素综合加速试验的过程中,2A97铝合金表面涂层体系的防护效果呈持续下降趋势,但5周期后尚未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117.
• Upgrade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in a full-scal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plant. • The optimization of DO can technically achieve the shift from CND to PND process. • Nitrosomonas wa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ammonium oxidation in PND system. • An obviously enrichment of Thauera was found in the PND process. • Enhanced metabolic potentials on organics was found during the process update. Because of the low access to biodegradable organic substances used for denitrification, the parti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proces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low-cost,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the process upgrade from conventional to parti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wa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a full-scal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plant (LLTP). The parti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rough the optimizing dissolved oxygen and the external carbon source, with efflu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150 mg/L. Moreover, the upgrading process facilitated the enrichment of Nitrosomonas (abundance increased from 0.4% to 3.3%), which was also evidenced by increased abundance of amoA/B/C genes carried by Nitrosomonas. Although Nitrospira (accounting for 0.1%–0.6%) was found to stably exist in the reactor tank, considerable nitrite accumulation occurred in the reactor (reaching 98.8 mg/L), indicating high-efficiency of the partial nitrification process. Moreover, the abundance of Thauera, the dominant denitrifying bacteria responsible for nitrite reduc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0.60% to 5.52% during the upgrade process. This process caused great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ducing continuous succession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ccompanied by enhanced metabolic potentials toward organic substanc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a parti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system and provided a technical case for the upgrade of currently existing full-scale LLTPs.  相似文献   
11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While nitrogen (N2) fix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nitrogen (N) biogeochemical cycling, supplying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N in natural...  相似文献   
11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n this study, corn stalk was modified by manganese (Mn) before (MBC1) and after (MBC2) pyrolys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400~600 °C)...  相似文献   
120.
地震诱发滑坡失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如何预测地震作用下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对该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经验预测模型存在不能区分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依据的案例较少且只能提供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最优估计值而无法提供其预测误差的局限。针对上述不足,首先建立包含380个案例的地震滑坡水平运动距离案例库,基于最大似然法原理,提出可同时考虑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的地震滑坡运动距离经验模型标定方法。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垂直运动距离和滑坡体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滑坡倾角和滑坡表面长宽比相关性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出的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可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