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603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33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工业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从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工业的基本定义出发 ,对生态工业建设层次进行详尽分析 ;并结合代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吴县市、邗江县和邳州市的具体案例 ,通过对其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消费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 ,实施末端治理并逐步推广清洁生产这种较低层次的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态工业的建设则要采用生态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区这种较高层次的建设模式。为确保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四方面提出了生态工业建设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两山”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生态环保目标(“绿水青山”)和经济发展目标(“金山银山”)称为“两山”,客观、科学地评价“两山”成效,明晰制约“两山”转化的瓶颈,对于推动“两山”实践进程至关重要.在辨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山”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对浙江省11个城市的“两山”实践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8—2017年,综合发展度与“两山”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综合发展程度对“两山”指数产生重要影响,浙江省11个城市间“两山”指数区域性差异明显.②浙江省11个城市间“绿水青山”指数与“金山银山”指数排名基本呈逆向变化特征,丽水市、衢州市等“绿水青山”指数排名靠前,但“金山银山”指数排名靠后.②根据“两山”指数的分布情况,浙江省11个城市可划分为“绿水青山”保护领先型、“金山银山”建设领先型、“两山”建设相对同步型3种类型.研究显示,尽管浙江省“两山”建设已步入第三阶段,但11个城市中“两山”建设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建议各城市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政策,推进“两山”实践.   相似文献   
3.
选择5台国六直喷汽油车采用3种不同组分的E10乙醇汽油和1种不含含氧化合物的国VI汽油,按照国六排放标准开展了WLTC循环测试,研究乙醇和基础油组分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国六直喷汽油车的CO、THC和PM排放有所降低,NOx排放无明显差异,PN排放微增,所有样车的CO、THC和PM平均排放降低为6%、7%和14%.E10乙醇汽油中的重质芳香烃含量增高时,PN排放明显增加,PN排放与PMI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研究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趋势对于开展其环境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连湾海域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含量数据,应用变异系数(Cv)分析了浓度分布的空间变异程度,应用逸度分数(ff)分析了PFASs在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趋势,应用响应系数(RC)分析了有机碳含量对扩散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连湾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9种PFASs的总浓度均为中等变异;在沉积物中的浓度空间差异略大,可能受历史排放污染物残留及污染事故的影响。在海水-沉积物界面扩散过程中,全氟烷基磺酸类和全氟烷基羧酸类化合物呈现相同的扩散特性,总体表现为ff值随PFASs链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短链PFASs在大连湾海域倾向于存在于水体中,而长链PFASs倾向于扩散到沉积物中。有机碳是影响PFASs在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趋势的重要参数,且对长链PFASs的影响更明显。全氟辛烷磺酸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大连湾海域中主要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船舶制造业和水运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船舶运输成为国内外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是沿海经济的支柱和国家发展的标志。然而大规模的船舶运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船舶溢油事故成为影响海洋健康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保持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船舶溢油事故进行预控。根据京唐港多年溢油事故的数据和经验,确定溢油事故模拟情景,进而评价码头前沿及航道入港口处的溢油事故,可供类似相关行业风险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7.
To assess the concern over declining base cation levels in forest soils caused by acid deposition, input-output budgets (1990s average) for sulphate (SO4), inorganic nitrogen (NO3-N; NH4-N),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potassium (K) were synthesised for 21 forested catchments from 17 regions 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re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monthly ion concentrations in deposition and runoff when more than 9 years of data were available (14 regions, 17 sites). Annual average SO4 deposition during the 1990s ranged between 7.3 and 28.4 kg ha−1 per year, and inorganic nitrogen (N) deposition was between 2.8 and 13.8 kg ha−1 per year, of which 41–67% was nitrate (NO3-N).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SO4 concentration in deposition decreased in 13/14 (13 out of 14 total) regions and SO4 in runoff decreased at 14/17 catchments. In contrast, NO3-N concentrations in deposition decreased in only 1/14 regions, while NH4-N concentration patterns varied; increasing at 3/14 regions and decreasing at 2/14 regions.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decreased at 4/17 catchments and increased at only 1 site, whereas runoff levels of NH4-N increased at 5/17 catchments. Decreasing trends in deposition were also recorded for Ca, Mg, and K at many of the catchments and on an equivalent basis, accounted for up to 131% (median 22%) of the decrease in acid anion deposition. Base cation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s generally declined over time,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Ca, Mg and K occurring at 8, 9 and 7 of 17 sites respectively, which accounted for up to 133% (median 48%) of the decrease in acid anion concentration. Sulphate export exceeded input at 18/21 catchments, likely due to dry deposition and/or internal sources. The majority of N in deposition (31–100%; median 94%) was retained in the catchments, although there was a tendency for greater NO3-N leaching at sites receiving higher (<7 kg ha-1 per year) bulk inorganic N depositi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export of Ca and Mg in runoff exceeds input at all 21 catchments, but K export only exceeds input at 16/21 sites. Estimates of base cation weathering were available for 18 sites. When included in the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 Ca, Mg and K exports exceeded inputs at 14, 10 and 2 sites respectively. Annual Ca and Mg losses represent appreciable proportions of the current exchangeable soil Ca and Mg pools, although losses at some of the sites likely occur from weathering reactions beneath the rooting zone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mineral weathering estimates. Critical loads for sulphur (S) and N, using a critical base cation to aluminium ratio of 10 in soil solution, are currently exceeded at 7 of the 18 sites with base cation weathering estimates. Despite reductions in SO4 and H+ deposition, mass balance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acid deposition continues to acidify soils in many regions with losses of Ca and Mg of primary concern. The U.S. Government's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c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is acknowledged. The Canadian Crown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c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划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的《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收集到的区域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并根据近三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新取得的水文地质钻孔资料、水化学及同位素样品分析结果,科学地对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进行了划分和印证,结合项目阶段研究成果,对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产生背景及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效果评价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根据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2005年这一地区是有可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政策目标的。但是,2010年该地区耕地拥有量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相差9.12%,因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较大。同时,研究区域所属的11个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具体有4种类型:一是可以实现平衡的,为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二是较难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三是难以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扬州市;四是实现平衡可能性不大的,为上海市。同时,文章还认为耕地质量的改善对于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实质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养虾业正处在对生产体系的基础改造,使其转变成一个重要产业的过程中.该地区其他国家的经验,特别是高投入生产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泰国的经验表明,现在正是通过干预使养虾业改道进入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上更可持续的道路.在泰国,实施强化的体系和复杂的产业组织的多年经验并没有获得可持续的解决办法.这里所面临的任务是使社会重新赢得控制并沿着更有效和良性发展的道路改变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国家的现行方法不可能使养虾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对整个对虾的生产、喂养、加工、供销及管理的方式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