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931篇
安全科学   303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220篇
综合类   2014篇
基础理论   419篇
污染及防治   611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164篇
灾害及防治   1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安选军  王黎  张霖  邵鹏程  何兴 《化工环保》2007,27(4):364-366
针对聚α-烯烃合成油(PAO)生产旧工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以固载化AlCl3为催化剂的PAO生产新工艺,考察了各种因素对PAO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h、A1C1,与α-烯烃质量比为10:75的条件下,PAO收率为48.8%。采用新工艺后,PAO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黏度指数为132,碱和白土的消耗为零,且没有废渣产生,可实现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22.
一种新的汛期降水集中期划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汛期降水集中期是近期气象学者提出的表征汛期气候的一种新的特征量,它在气候研究中体现了较好的灵活性、客观性,通过对其分析,可为汛期气候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依据。但现在普遍使用的降水集中期在计算方法和时间长度上存在缺陷,特别是运用到时间跨度较长时段的气候分析时,特征量表征作用就有所缺失,而且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为更好地使用降水集中期这一特征量,提出了以15天作为时长,用滑动统计来划定汛期降水集中期的新方法,并运用统计方法、天气气候学方法进行了论证,同时在长江下游主雨季降水集中期分析和金华地区汛期分析两个实例中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汛期降水集中期新方法划定的特征量与汛期降水总量存在时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和总趋势上的显著相关性,且在汛期气候极端灾害事件上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因此认为,15天滑动统计新方法划定的汛期降水集中期使用便捷,天气气候意义明确,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23.
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ESDA-GIS多种方法,在充分考虑传统经济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尝试引入经济发展生态成本指标,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成本的空间匹配及演化模式。研究表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低聚集特征明显,空间极化现象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生态成本空间集聚现象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且呈现出高高集聚减少、低低集聚增多的现象,生态成本消耗有所改善;2001~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成本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差异化空间格局,呈现出由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低生态成本过渡到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生态成本,进而发展到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低生态成本的空间匹配模式的阶段性特征;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生态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大部分城市中存在,经济与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24.
赵玲  严兴  尹平河  刘敏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2189-2194
为了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采用污泥活性炭强化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法进行处理,通过对比普通SBR法试验,得出投加污泥活性炭强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普通SBR法。当污泥活性炭的投加量为1.2 g/L,容积负荷为0.5~1.5 kg BOD5/(m3·d)时,进水1 h,曝气10 h,沉淀1.5 h,闲置1.5 h,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5%,NH3-N的去除率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25.
提高高校档案利用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档案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为有效地提高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科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中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基础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拓展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等高校档案利用的新途径,与从事高校档案工作的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6.
论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焦化行业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的理化性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27.
混凝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并将混凝沉淀污泥回流.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160 mg/L时,COD去除率平均可达34.6%,TP去除率平均达到87.9%,平均出水TP为0.3 mg/L.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有机物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8.
The thermoplastic starch (TPS) and nanocomposite(TPS/OMMT) was prepared with 15% carbamide, 15% ethanolamine and different contents of organic activated montmorillonite (OMMT) by twin-screw extruder with a 130 °C barrel temperature. 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shown that the alkylamine in dodecyl benz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ould react with MMT via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 After treated, the d(001)space distance of MMT increased from 1.5 to 1.7 n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revealed that the lower contents of OMMT could disperse well in the matrixes of TPS. The carbamide, ethanolamine and the OMMT could destroy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starch, but only the OMMT restrained this behavior for long-term sto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TPS/OMMT nanocomposit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PS, while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was descend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OMMT contents. When the content of OMMT was 4%,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TPS was improved from 4.2 and 42 MPa to 6.0 and 76 MP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9.
针对气制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调节阀测试系统气动回路设计进行研究;根据我国的汽车生产和检测现状,在确定气动测试回路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主控部分、负载回路、控制回路的设计和计算,所设计的气路检测系统可用于测试8种典型的气制动元件的密封性及动静态特性,通过不同的组合能够满足每一种阀的测试需求。该气动测试回路有效解决了简单阀类测量方法的不足,满足不了生产率及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Hg emission flux from various land covers, such as forests, wetlands, and urban area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China has the largest area of coalfield in the world, but data of Hg flux of coalfields, especially, those with coal fires, are seriously limited. In this study, Hg fluxes of a coalfield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dynamic flux chamber (DFC) method, coupled with a Lumex multifunctional Hg analyzer RA-915+ (Lumex Ltd., Russ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g flux in Wuda coalfield ranged from 4 to 318 ng m?2 h?1, and the average value for different areas varied, e.g., coal-fire area 99 and 177 ng m?2 h?1; no coal-fire area 19 and 32 ng m?2 h?1; and backfilling area 53 ng m?2 h?1. Hg continued to be emitted from an underground coal seam, even if there were no phenomena, such as vents, cracks, and smog, of coal fire on the soil surface. This phenomenon occurred in all area types, i.e., coal-fire area, no coal-fire area, and backfilling area, which is universal in Wuda coalfield. Considering that many coalfields in northern China are similar to Wuda coalfield, they may be large sources of atmospheric Hg. The correlations of Hg emission flux with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sunlight intensity,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Hg content, were also investigated for Wuda coalfiel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