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557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长江中下游春旱夏涝及旱涝急转时常发生,对该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灾害性的影响。如何采取合理措施,降低负面影响是该区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2010年秋季到2011夏季长江流域的旱涝急转现象,以巢湖槐林镇为例,就该次干旱、旱涝急转和洪涝的链式灾害性天气过程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及其效果等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对槐林镇生产、生活及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业的影响相对最为严重,对第二、第三产业基本无影响。成功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水利措施、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发布、抗旱技术指导、经济扶持政策等是当地减少损失的成功经验。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频发区,旱涝灾害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建立抗旱和防洪的基础设施与相应的应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2.
城市路面积尘微塑料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其对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其在陆地环境中,尤其是路面积尘中的相关信息相对有限.本文对马鞍山市雨山区路面积尘的微塑料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域内单位面积路面所积累的微塑料丰度为(18.11±32.36)n·m-2,含量为(27.29±72.64)mg·m...  相似文献   
113.
基于金相分析技术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井火灾现场特性的分析,根据金属材料的特点,提出利用金相鉴定技术进行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新方法,试验测定得出高温作用下40号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40号钢冷却后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其硬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迅速下降;在相同加热温度不同受热时间条件下,40号钢的金相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铸铁的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金相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区别。根据矿井火灾后降温较为缓慢的特点,提出灰口铸铁与白口铸铁相互转变的方向性。因此,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可以对受到火灾破坏的金属构件的金相组织的观察和硬度测定,来"反推"出该部位在火灾时曾受过的最高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可推断火灾的蔓延情况,为认定起火原因和起火位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4.
构建了Klebsiella oxytoca d7和Shewanella sp.F1 2种纯菌燃料电池,探究了产电菌在产电过程中电子介体传递电子机制.结果表明:K.oxytoca d7只有作产电呼吸时,才会产生电子介体,而Shewanella. sp.F1在好氧呼吸、厌氧呼吸、产电呼吸下均能产生介电体,说明电子介体的产生与产电菌种类有关.两种菌介电体氧化还原电位相当(-250,210mV),且介于呼吸链NADH和辅酶Q之间.其介电体在胞内呼吸链上截获的电子均源于NADH,说明电子“逸出”位点只取决于介电体本身.K.oxytoca d7在碳源充足和不足时,电子介体产电量分别占总电量的60%和41%;Shewanella. sp.F1分别是57%和50%,说明在碳源充足时,2种菌的产电呼吸都以电子介体机制为主.介电体传递电子过程直接影响了阳极底物的转化和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115.
针对电力变压器可靠性建模精度要求高、但可靠性数据较少这一问题,将电力变压器看做是一个灰色系统,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无偏灰色GM(1,1)模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电力变压器相应的故障率数据,对拟合精度进行检验后发现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建模方法精度高、实现快捷,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研究方法,其分析结果可为制定电力变压器的维护与维修策略以及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本文论述了中性点有效接地高压输电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阻性耦合,其附近的通信局(站)地网上的地电位分布,根据不同的接地故障位置选择相应的模型推导出相应的地电位升公式。并提出了通信局(站)的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探讨春季藻类快速生长的机制,研究较低温度下氨氮对淡水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对南开大学新开湖水体藻类进行了室内生态模拟试验研究.在10℃、125μmol·m·s-1光强条件下,培养液中氨氮最终浓度设置为1.0、1.5、2.0、2.5、3.0mg·L-1和对照组(不添加氨氮),每隔1~2天加入氨氮至初始设定值,培养时间为26d.结果表明,浮游藻类在1.0mg·L-1组生长最好,最大生长密度为1.53×105cells·L-1,高于对照组;浮游藻类在高于2.0mg·L-1处理组中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3.0mg·L-1处理组的最大生物量仅为5.4×104cells·L-1.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硅藻逐渐取代绿藻而成为绝对优势藻,随着藻类的生长,粗刺四刺藻(Treubaria crassispina)在所有处理组中由优势种而逐渐消失,近缘针杆藻(Saffinis affinis)和新月藻(Closterium lunula)在培养后期逐渐成为优势种,但在不同氨氮浓度下表现出不同生长密度.除1.0mg·L-1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氨氮影响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优势种的变化,并且对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着重介绍国内环保装备的发展现状,剖析我国环保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落后的原因,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我国环保装备国产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环保装备的研发应朝低投资、低运转费和低管理要求方向发展,讨论了几种适合国情的设备及工艺。  相似文献   
119.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气溶胶最基本的光学特性之一,表征气溶胶对光的消减作用,对区域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首先,以2000~2019年长时间序列MOD09A1产品数据为基础,利用ASTER波谱数据库,构建了Landsat TM/OLI蓝光波段地表反射率数据集,利用深蓝算法(deep blue algorithm,DB)对关中盆地腹地AOD进行了反演估算.其次,通过测算2000~2019多年平均/各年平均AOD和季节AOD值,研究分析了AOD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剖析了AOD主要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探索分析了城市化对AOD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多年平均AOD空间分布受地形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低海拔且人类活动强度大的盆地内部AOD值和变化幅度均高于周围山系.AOD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性:春季(0.34) > 夏季(0.33) > 秋季(0.23) > 冬季(0.12),夏季AOD区域差异性最大.②年均AOD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2005年达到最大值;春夏两季AOD数值分布离散,而冬季则表现为低值集聚的状态.③EOF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AOD存在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模态:第一,AOD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区域一致型,特征向量空间分布与海拔梯度一致,反映了不同海拔下AOD变化程度的差异;第二,以秦岭山脉为界,大致呈现南北反相的分布特征,反映出关中盆地地域发展的独特性和与南部秦岭山区的差异性;第三,"东南-西北"的分布格局,表明了AOD在"城镇-乡村"呈反相变化趋势;④研究区AOD值与常住人口密度(R2=0.707,P<0.05)、不透水面密度(R2=0.377,P<0.05)以及工业POI密度(R2=0.727,P<0.5)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城市化对AOD时空分布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加强关中盆地空气质量监测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探究祁连山区不同灌丛类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论文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的箭叶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5种灌丛为对象,建立固定样地,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分层(0~10、10~20、20~30、30~40、40~60 cm)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表明:1)在各灌丛类型样地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很大,由大到小依次为:箭叶锦鸡儿>吉拉柳>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2)在小流域内空间尺度上,地形(海拔、坡向)、气象(降水、温度)、植被、土壤等作为主要因素共同影响着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导致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随海拔(降水)升高而增大、随地形遮荫作用增强而增大(阴坡高于阳坡)的变化规律。3)不同灌丛类型样地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内各月的变异程度均为弱变异或中等变异,相同土层含水量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基本为:鲜黄小檗>箭叶锦鸡儿>吉拉柳>金露梅>甘青锦鸡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