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72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强夯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目前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强夯引起的地震效应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强夯施工引发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深入研究强夯地震效应的特征,对于合理设计强夯施工方案,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损坏有积极意义。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采用振动速度作为研究工作的主要物理量。收集了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近几年来在广东省内承担的 10 项地基强夯处理时的地震效应测试资料,并在施工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测试内容,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整理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强夯地震效应特征的3个结论。  相似文献   
382.
大气环境容量A-P值法中A值的修正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值是A-P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关键参数之一,合理确定A值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和维护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的利益.以单箱模型中A值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的公式法确定混合层厚度(Hi),对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计算A值的单箱模型法进行修正;以《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给出的各地区A值的取值范围为基础,依据污染物日均质量浓度达标保证率,提出计算A值的达标保证率法,并根据确定达标保证率方法的不同细分为概率公式法和图表法,给出2种方法的使用说明.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开发区为例,采用所提出的3种方法计算其A值,对计算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对各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情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3.
论文收集了102篇沙漠化、79篇水土流失和64篇盐渍化的案例研究(共245篇),运用总体分析方法,把造成3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归结为四类原因(农业扩张、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因素)和五类驱动因子(经济、制度、技术、文化和人口)。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绝大多数由多因子所引起;在原因层面上,对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案例影响最频繁的因子分别是农业扩张因子(92%)、资源利用因子(90%)和自然因素(86%);从驱动因子的层面上看,对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案例影响最频繁的都是经济因素,影响频率分别为86%、81%和89%;总体来看,在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中,往往以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常见(85%),其次为技术(69%)和人口因素(62%)。因此,不适当地发展经济是造成我国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4.
锰矿修复区泡桐与栾树生长与重金属积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湘潭锰矿废弃地种植泡桐和栾树,建立了4hm2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区基质Mn平均含量高达20041mg/kg,Pb、Zn、Cu、Cd含量也远超过湖南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属复合型重度污染.污染区不覆土,苗木移植前每株根际定量施用了含有自污染区矿渣分离出的抗性菌株的专用有机肥.种植两年后,泡桐和栾树成活率均达到83%以上.泡桐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栾树,两种植物叶的重金属含量均大于根和茎,泡桐Mn、Cu、Zn的浓度和积累量显著高于栾树.5年生泡桐Mn积累量达到2295g/hm2,转运量系数为2.32.试验证明,采用有机菌肥改良根际环境后,泡桐与栾树均可作为锰污染区的修复树种,而泡桐的生长速率和重金属的耐受和积累性能优于栾树.  相似文献   
385.
通过对衡阳市石鼓区、南岳区、衡阳县、衡南县主要蔬菜基地29个不同种菜历史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进行分析表明,当前衡阳菜园土存在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土壤酸化较重,局部区域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通过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采用深耕晒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进行改土培肥.表4,参7.  相似文献   
386.
北京市夏季空气真菌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北京市夏季空气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空气真菌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无孢菌(non—sporulating myceli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中枝孢属浓度占总浓度的47.2%,出现频率为100%,是绝对的优势真菌属.在不同的功能区,教区枝孢属最多,占53.5%,交通干线青霉属和链格孢属最多,分别占7.2%和24.3%.公园绿地无孢菌占31.7%,明显多于教区和交通干线,不同的环境条件能够改变空气真菌类群的浓度.公园绿地和教区空气真菌总浓度明显高于普通干线(P<0.01).空气真菌的粒子径主要分布在1.0—6.0um,约占总数的70%,呈对数正态分布.公园绿地空气真菌中值直径大于交通干线和教区,分别为2.50um,2.37um和2.04um.  相似文献   
387.
不同人类活动方式所造成胁迫因素通过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南岛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论文通过图论分析法将各种胁迫间交互作用关系矩阵化,然后通过矩阵计算分析它们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不同胁迫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简明化。图论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娱乐业、森林火灾、经济林种植、热带农业、木材砍伐等不仅影响力大,而且敏感性高,应该作为不同胁迫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中重点关注的胁迫因素;胁迫因素集合中存在强连通性子集,对子集中任何一种胁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评价都需要考虑其对或受到集合中其它胁迫因素的影响。不同胁迫相互作用关系中,协同增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能通过协同效应加大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88.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库对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在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应用当地实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现行农业耕作管理特点等建立GIS区域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区域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密云水库上游地区214 920 hm~2农田土壤(0~25 cm)的总有机碳储量为7 646×10~6 kg,其中位于河北省境内的该地区63.1%的农田储存了全区68.1%的SOC;平均每公顷农田SOC储量为35 576.1 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增加,经过1 a耕种后,2006年该地区农田SOC储量增加142.5×10~6 kg,整个地区及各区县农田土壤碳收支均为正,是大气CO_2的一个汇.情景分析表明,气温升高对该地区农田SOC积累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提高秸秆还田比例、适量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增加灌溉和采取免耕方式等措施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389.
于2011年7月—2012年11月对某污水厂进水单元(包括进水泵房、格栅和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及储泥池中ρ(H2S)及其对应的污水水质〔温度、ρ(DO)、pH、ρ(CODMn)、ρ(硫化物)〕和污泥泥质指标〔w(AVS)(AVS为酸可挥发性硫化物)、ORP(氧化还原电位)、温度、pH〕进行了长期监测,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了ρ(H2S)与污水水质、污泥泥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进水泵房、格栅、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及储泥池中的ρ(H2S)分别为0.08~4.27、0.04~111.61、0.16~115.69、0.007~0.04和0.21~4.00mg/m3. 进水泵房、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中的ρ(H2S)与污水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污水pH、 ρ(DO)呈显著负相关. 当污水温度低于15℃、ρ(DO)高于0.20mg/L或pH高于7.2时,进水泵房、格栅、曝气沉砂池中ρ(H2S)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分别低于0.27、3.90和7.34mg/m3. 污泥浓缩池和储泥池中ρ(H2S)与污泥w(AVS)呈显著正相关,与ORP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0.
为评价、监控和考核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程和成效,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叠加、功效系数、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数学模型,并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研究生态示范区多时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水平年(2000)、近期目标年(2005)和远景目标年(2010)生态示范区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0.268、0.541、0.859)、可持续功效系数(0.711、0.812、0.949)和可持续发展隶属度(0.129、0.332、\{0.671\})都逐步增加,而且在不同规划年限中均以自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最优,这与该县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水平低、发展潜力大的客观实际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