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1篇 |
免费 | 1293篇 |
国内免费 | 16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45篇 |
废物处理 | 232篇 |
环保管理 | 456篇 |
综合类 | 3801篇 |
基础理论 | 1059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400篇 |
评价与监测 | 316篇 |
社会与环境 | 276篇 |
灾害及防治 | 2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34篇 |
2023年 | 218篇 |
2022年 | 380篇 |
2021年 | 349篇 |
2020年 | 332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303篇 |
2017年 | 352篇 |
2016年 | 352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503篇 |
2012年 | 488篇 |
2011年 | 521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398篇 |
2008年 | 423篇 |
2007年 | 373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40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41.
Hongxun Hou Shuying Wang Yongzhen Peng Zhiguo Yuan Fangfang Yin Wang G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3(1):106-111
Th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A2/O OD) process is popularly used to eliminate nutrient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DPB),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DPB to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and enhance th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A2/O OD process, a pilot-scale A2/O OD plant (375 L) was conducted. At the same time batch tests using sequence batch reactors (12 L and 4 L) were operated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anoxic phosphorus remov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NH4+, PO43−, and TN were 88.2%, 92.6%, 87.8%, and 73.1%, respectively, when the steady state of the pilotscale A2/O OD plant was reached during 31–73 d, demonstrating a goo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performance. Phosphorus uptake
took place in the anoxic zone by poly-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NO2− could be used as electron receptors i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he phosphorus uptake rate with NO2− as the electron receptor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NO3−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ither NO2− or NO3− was 40 mg/L. 相似文献
842.
可靠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可靠性技术对低噪声降频器进行可靠性试验并对故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抽取的高频头样品合格率达96.25%,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5000小时。 相似文献
843.
844.
845.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广东1980-201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广东省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呈单调正相关,1999年的结构断点使两者的协整关系发生变化,断点分隔的两个时间段内均符合倒“U”型模型,但曲线拐点后移.广东省现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EKC理论拐点为23253元(1978年不变价).广东省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促进倒“U”型曲线弧度降低,让拐点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846.
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对吉林省3种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地膜残留量与覆膜年限、地膜回收方式以及种植作物种类密切相关。随覆膜时间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有增加的趋势。3种模式地膜残留量由高到低为:瓜菜模式〉玉米连作模式〉花生连作模式,连续覆膜10年,3种模式的地膜残留量分别为30、28.35 kg·hm^-2和15.9kg·hm^-2。以一级污染水平作为标准(75 kg·hm^-2),覆膜量每年按75~150 kg·hm^-2、年残留率按1.2%~4.02%计,估算吉林省安全使用地膜的年限约为12~83年。 相似文献
847.
84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疆土地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土地开发经历了三个时期:①1950-1977年以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为主,耕地面积虽不断增加,但经历了"大跃进"和"十年动乱"干扰,农业生产水平低,粮食仅能实现低水平自给,个别年份还要调入;②1978-1995年耕地面积没有增加,以提高单产为主,粮食单产大幅提高,并逐步压缩粮食面积,增加棉花播种面积,不仅实现粮食自给,还建成全国棉花基地;③1995-2009年,实行提高单产与扩大耕地面积并举,粮棉产量进一步大幅提高,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全国最大的产棉区,总产占全国近二分之一。60多年来新疆土地开发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现有耕地已达到水资源承载能力,今后总体上不宜再开荒,而应通过土地整合,提高绿洲内净耕地利用系数,发展节水灌溉,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849.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