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736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81.
海洋环境下航空电连接器腐蚀行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电子设备中电连接器的腐蚀问题。方法以军用飞机典型电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军用飞机服役的海洋环境条件,开展加速腐蚀试验。得到电连接器宏观、微观腐蚀形貌,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的变化规律,分析加载电流和未加载电流对电连接器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在腐蚀试验的前3个周期,绝缘电阻值在1500~0 M?之间剧烈变化,到第4个周期降到0 M?,完全丧失绝缘性能。结论加载电流明显加重了电连接器的腐蚀程度,导致接触电阻快速增大,腐蚀明显劣化了电连接器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882.
从航母腐蚀控制技术体系这一航母应用技术的微小分支见微知著,对世界最强海军航母技术的发展历程、理念、思路、体制以及方向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母技术发展之路。通过对美军航母腐蚀控制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腐蚀控制在舰船全寿命周期应用、腐蚀控制技术体系发展理念、腐蚀控制技术体系科研体制创新的研究,对美军航母腐蚀控制技术体系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883.
以含有FeSO4的活性污泥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在220℃,4 h条件下,制备得到磁性炭(Fe-SSBC),并实现污泥减量。以Cd2+和Pb2+为模型污染物,探究了Fe-SSBC的投加量、起始酸碱度对Cd2+和Pb2+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机理。采用元素分析(EA)、X射线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磁滞回线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0.2 g,pH为5的条件下,Fe-SSBC对Cd2+的吸附效果最好,在10 h后去除率接近100%;投加量为0.3 g,pH为6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佳,在8.5 h后Pb2+去除率接近100%。Fe-SSBC对Cd2+和Pb2+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Cd2+和Pb2+在Fe-SSBC上的单分子层吸附,化学吸附为控制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制备磁性炭在实现污泥减量的同时,具有有效去除水中Cd2+和Pb2+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4.
为强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启动CANON工艺,并对其施加静态磁场进行强化,分析磁场作用下CANON工艺脱氮效果,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磁场强化了CANON工艺的脱氮效率,并缩短了工艺启动周期。磁场作用下,CANON工艺后期平均氮去除负荷为49.5 g/(m3·d),相比于对照提高了1.45倍。在低温条件下,磁场的存在能使CANON工艺保持较高的反应活性,其平均氮去除负荷为对照组的2.88倍。磁场促进了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合成与分泌,提高了蛋白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反应器内体系Zeta电位,有利于污泥的聚集,使其内部形成不同的氧分区,促进了CANON工艺中不同微生物的共存,从而强化了CANON工艺的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885.
评估阳离子膜吸附-洗脱法和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在富集水源性诺如病毒(NV)过程中的病毒回收效果、消耗时间及使用成本,可以获得更适用于水源性诺如病毒实际监测工作的较优富集方法.以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的诺如病毒阳性标准质粒为模板,采用荧光定量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绘制病毒定量标准曲线,并应用于病毒的绝对定量.将含诺如病毒的粪便悬液先稀释成3个不同浓度,并加入灭菌水中,分别经过阴离子膜(硝酸纤维素滤膜)或阳离子膜(Nanoceram膜)吸附洗脱,最终相同体积洗脱液提取核酸后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绝对定量,并进一步计算最终病毒回收率.结果表明:①样本病毒浓度为8×101~8×1010 copies/μL时,病毒拷贝数的lg对数值与Ct(荧光定量PCR中达到设定阈值所经过的循环数)呈线性关系.②随着样本病毒浓度的增加,阴离子膜法和阳离子膜法的病毒回收率都相应增加.③当检测样本中病毒浓度分别为8×101、4×102 copies/μL时,阴离子膜法回收率分别为22.2%±4.1%和36.8%±6.2%,阳离子膜法回收率分别为17.4%±1.5%和28.8%±6.1%,说明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对病毒的富集回收率显著高于阳离子膜吸附-洗脱法(P < 0.05).研究显示,综合富集效果、耗费时间和成本等因素,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比阳离子膜吸附-洗脱法更适用于日常水源性诺如病毒的富集工作.   相似文献   
886.
中草药净水与抗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N、TP去除为标准,选择薄荷、虎杖、水龙、夏枯草、鱼腥草作为候选中草药,文章采用大薸作为阳性对照,对中草药的净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测量TN、NH_3-N、NO_2~--N、NO_3~--N、TP、PO_4~(3-)-P等水质指标,对种植后细菌总数进行统计,提取鱼腥草挥发油,鱼腥草和虎杖乙醇提取物对水产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虎杖、水龙、夏枯草、薄荷具有降低TN、TP效果,绝大部分中草药对水体细菌总数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1鱼腥草挥发油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鱼腥草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生长,虎杖提取物能抑制无乳链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887.
888.
低温下全自养脱氮颗粒污泥适应低基质效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室温培养的单级PN-ANAMMOX(PN/A)颗粒污泥为对象,基于颗粒污泥的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在低温条件下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15±1)℃条件下,维持氨氮负荷在1.29kg·(m~3·d)~(-1),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从70 mg·L~(-1)逐级降低至40 mg·L~(-1),溶解氧比剩余氨氮(DO/TAN)维持在0.22~0.25,总氮去除率可维持在(85±4)%,出水总氮平均质量浓度约为8.9 mg·L~(-1),运行期内无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显著增殖,Nitrospira丰度小于1%.淘洗絮体污泥和控制低DO/TAN值可作为抑制NOB增殖的有效调控策略.全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在低温低基质条件下运行,颗粒粒径会变小,颜色由棕红色变为棕黄色.PS总量略有下降,PN/PS的比值稳定在2.5~3.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微生物系统中占主导,污泥中存在Candidatus_Kuenenia和Candidatus_Brocadia两种厌氧氨氧化菌属.  相似文献   
889.
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水质评价,可为污水厂是否需要提标改造提供指导.基于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成都市3个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理化指标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关系,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与藻类生物学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9属,优势属为小环藻属与假鱼腥藻属.全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78×105~2.28×106 cells·L-1.全年时间内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水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溶解性磷酸盐是影响研究区域部分采样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污水厂出水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90.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分布对制定污染物减排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HYSPLIT模型,模拟出抵达铁岭市地区72 h的主要气流轨迹,结合铁岭市2015—2018年PM2.5逐小时浓度数据资料,采用CWT方法(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 method)对铁岭市PM2.5潜在源区浓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CWT方法(percentage 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 method),对铁岭市地区PM2.5潜在源区浓度占比及传输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铁岭市PM2.5来源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春季PM2.5主要来源于铁岭市西北和南部地区,夏季PM2.5主要来源于铁岭市南部地区,秋季PM2.5主要来源于铁岭市西北部及东北部地区,冬季PM2.5主要来源于铁岭市西北部及铁岭市周边地区.铁岭市PM2.5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其中来自铁岭西北方向的源区贡献值4年平均占比27.36%、东北方向占18.51%、西南方向占15.73%;铁岭及周边城市、吉林省松嫩平原、科尔沁沙地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环渤海湾地区是铁岭市PM2.5的主要国内源区;俄罗斯、蒙古、朝鲜是铁岭市PM2.5的主要国外源区,且近几年有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对建立铁岭市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制定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有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