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为研究超声对饮用水中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的灭活情况,考察了超声频率、功率、pH值和温度对灭活率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探讨了超声灭活隐孢子虫的机制,并进行了灭活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低频有利于隐孢子虫灭活,19.8kHz, pH7.2,温度(20±1)℃条件下超声15min灭活率可达92.5%,频率升高灭活率反而下降.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功率103W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果与151W的相近,pH值对超声灭活隐孢子虫的影响不大,36℃超声灭活15min灭活率为95.6%,而在9℃下超声15min灭活率为88.3%,水温升高有利于灭活.灭活前后的形态学变化表明超声空化作用导致细胞膜破坏,细胞质流出从而起到灭活孢囊的效果.超声灭活隐孢子虫遵循假一级反应动力学,灭活隐孢子虫以低频率高功率的效果最好,可认为隐孢子虫的灭活以超声空化的强度为主.  相似文献   
92.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晋  李娟  冉瑞平  王琛  邓良基 《生态环境》2010,19(9):2253-2259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对解决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进一步探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的研究范式,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所突破。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在简要分析了国外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研究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探索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国内学者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的基础理论、污染状况及质量评价、基于不同层次的农村环境污染影响因素以及污染防治机制和政策4个方面。当前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综合防控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完善,较多地关注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显性影响因子,而忽视了大量限制因子,研究中采用的数据和参照标准缺乏统一口径,空间尺度选择不一和时间尺度难以衔接等,这些都将成为今后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中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与未来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从承压、压力、协调、管理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探讨2000~2015年中国水资源承载力,使用M-K趋势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R/S分析法预测其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中国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较差,其中北纬35°~40°之间水资源承载力普遍较差,南北两侧地区较好。时空变化上,中国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恶化状态,其中东北及西南大部分地区呈恶化状态,东南大部分地区呈改善状态,西北地区变化不显著。未来趋势上,水资源承载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呈现持续恶化趋势,持续恶化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沿海地区;青海和湖南可能有恶化趋势;其他地区将呈现改善或可能改善趋势。研究结果对未来水资源承载力调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东南沿海地区承载潜力较大,山西、山东、北京等地几乎枯竭,东北及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优势在逐渐丧失,应针对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系统、管理系统以及承压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压力系统中的污染物排放可控性较大,对水资源承载力的调控可从这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4.
三峡库区腹地土地功能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为研究区域,以1986、2000、2007和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索其与海拔、坡度和岩性等自然因子,以及人口、道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耦合驱动机制,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理论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就土地利用功能数量而言,生活用地增加,生产功能减少,生态用地总体趋于稳定;就土地利用功能面积变化格局而言,三生功能均向稳定性方向发展。(2)就其集散程度而言,生产功能由大集聚向小集聚转变且集聚面积减少;生活功能集聚性持续增强,且集聚面积扩大;生态功能由集聚向分散变化,且空间范围增加。(3)就土地利用功能的驱动机制而言,包括高程、坡度和岩性在内的自然因子影响其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及道路分布影响三生功能的空间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95.
珠江三角洲典型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与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VOCs在相对污染与清洁情况下的日变化特征.污染情况下的VOCs质量浓度可达清洁情况下的2.2倍,污染富集的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丁烷、戊烷、丙烷、乙炔、乙烯等物种.自然排放的异戊二烯具有早晚浓度低而白天浓度高的日变化规律,体现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征;而人类活动污染排放的甲苯其日变化规律基本反映了气象条件与污染源排放日变化的影响,在相对污染情况下早上出现明显的污染富集,午后出现污染低值.反应活性较强的物质主要是烯烃(反式-2-丁烯、异戊二烯、顺2-戊烯)与芳香烃(间对-二甲苯、甲苯);烯烃的质量百分比最低,却占最高的化学反应活性百分比.  相似文献   
96.
膨润土强化畜禽粪便厌氧消化生产甲烷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膨润土(Be)对畜禽粪便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30±1)℃下进行Be强化畜禽粪便厌氧消化生产甲烷实验,并分析微生物结构。结果表明:(1)适量的Be能提高畜禽粪便产甲烷效率;提高溶解性有机碳(DOC),为后续酸化、产甲烷提供充足的基质;促进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升高,为产甲烷古菌提供底料。当Be为3.0%(质量分数)时,甲烷日产量最高至268.5mL/d,第40天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甲烷累积产量为(289.3±9.2)mL/g,DOC最大值为(5 985±142)mg/L,溶解性蛋白质为(3 015±118)mg/L,多糖最大值为(1 061±56)mg/L,乙酸在前10天急剧升高至(385±10)mg/L,戊酸最大值为(124±9)mg/L,VSS减量率为31.2%±1.3%。(2)Be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当Be为3.0%时,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61.2%。  相似文献   
97.
首先,介绍了美国、新西兰和日本风荷载规范中关于方向性处理方法的优劣。其次,基于多元极值和条件概率理论,提出了一种按不同风向平均风速极值相互独立处理风荷载/效应方向性的新方法。再次,以哈尔滨、北京和济南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尺度稳态强风地区不同风向平均风速极值的相关性特征。最后,以一鞍型屋盖为例,分析了其在大尺度稳态强风地区(以哈尔滨、北京和济南为例)不同建筑朝向下风荷载/效应极值的方向性特征,阐明了美国、新西兰和日本规范中方向性处理方法的局限性,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尺度稳态强风地区不同风向平均风速极值趋近于相互独立;(2)所提新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考虑方向性,合理确定风荷载/效应极值;(3)建议该方法作为我国风荷载规范处理风荷载/效应极值方向性的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98.
生态退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衡量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指标,对安塞县1998-2006年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关关系以及农户调查数据,对安塞县耕地扰动调节、水分调节、水供应、侵蚀控制以及不同坡耕地食物供应能力的生态服务价值指数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建设措施使得安塞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其生态服务功能在1998-2006年间增加了12%,其中缓坡耕地、中坡耕地和陡坡耕地的退出,对安塞县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的贡献率分别为25%,48%,27%。文章还对生态建设的监督与投资进行了讨论,认为基于实验的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生态建设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的主要获益者是更大空间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全社会,因此作为社会代表的政府应成为生态建设的主要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99.
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1996-1997年的调查,记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鸟类293种,分属17目45科,159属,比文献记录新增加33种,其中重庆市鸟类新记录9种。鸟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体。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Ⅰ类2种,Ⅱ类27种;除红腹锦鸡种群数量较多外,其余都较稀少。从分布上看,库区东段的种类和数量比西段多;海拔1200m以上物种丰富;1200m以下为强度农耕区,种类较为贫乏,主要是一些与人为活动相关的种类。表1参9  相似文献   
100.
GM(1,1)模型预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容  冉涛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62-164
介绍了重庆市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根据1996~2002年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探讨了区域环境噪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城区未来几年区域环境噪声呈上升趋势,2003年预测值为57.8分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