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3篇
  免费   1076篇
  国内免费   2864篇
安全科学   1091篇
废物处理   318篇
环保管理   782篇
综合类   6101篇
基础理论   1370篇
污染及防治   1351篇
评价与监测   558篇
社会与环境   535篇
灾害及防治   41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41.
In this study, landmark-based methods of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a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main aspects of cranial shape transform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Specifically, we explore if the highly derived cranial adaptations for bamboo feeding of the living panda were developed early in the panda's lineag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overall cranial morphologies of the oldest known panda, the "pygmy" Ailuropoda microta, and the late Pleistocene Ailuropoda baconi are both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ir closest living relative, A. melanoleuca, which agrees with a previous proposal based on qualitative criteria. However, we also describe seve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rania of A. microta, A. baconi, and A. melanoleuca,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orbital proces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ccipital reg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braincase. As a result, the cranial morphology of A. microta shows a less specialized morphology toward a fibrous and durophagous diet compared to the giant panda. These results are confirmed b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upper teeth in bears, which ha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relative tooth size between A. microta and A. melanoleuca, most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mosaic evolution.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cranial shape did not remain essentially uniform in the Ailuropoda lineage, as previously thought, but underwent a number of changes during more than 2?Myr.  相似文献   
342.
赵巍  殷辉  刘凡  冯雄汉  谭文峰 《环境科学》2011,32(8):2477-2484
以深入理解水钠锰矿结构中低价锰离子的含量及分布对其铅吸附性能的影响为目的,通过不同pH(pH为2、4、5)的焦磷酸钠溶液络合浸提酸性水钠锰矿结构中的Mn(Ⅱ)和Mn(Ⅲ),研究了浸提锰离子的形态、含量、矿物的锰平均氧化度和Pb2+的吸附量及其伴随Mn2+、H+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锰平均氧化度为3.670的酸性水钠锰...  相似文献   
343.
东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抗生素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在区域农业土壤污染特征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调查了东莞市18个区镇24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以环丙沙星(平均含量24.93μg·kg-1)和恩诺沙星(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344.
外加淀粉酶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外加淀粉酶预处理剩余污泥,考察了淀粉酶对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了接种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和未接种产氢菌两种状况下,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效果,并与相应温度(60℃)热预处理污泥的发酵产氢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探讨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底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预处理污泥4h后水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45.
聚苯硫醚(PPS)掺炭纤维协同飞灰脱除气态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博  刁永发  苏博  王欢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5):1056-1063
利用汞蒸气发生器产生的单质汞和烟气中的一些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上分别进行了燃煤飞灰、聚苯硫醚(PPS)掺炭纤维及燃煤飞灰和PPS掺炭纤维联合对燃煤烟气中Hg0的脱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煤飞灰和PPS掺炭纤维对Hg0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结果,它们各自的脱汞效率分别可达27%和65%左右...  相似文献   
346.
浮床水蕹菜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浮床水蕹菜对池塘养殖水质的改善效果,于2007年6月至11月,在6个2000m2的标准养殖池塘进行了中试研究.3个池塘放养常规鱼类和部分名优鱼类,并利用浮床技术在水面上种植200m2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另外3个池塘放养相同重量的常规鱼类作为对照塘.实验结果显示,种植塘的渔产量为1467k...  相似文献   
347.
为了解我国早期建设的简易填埋堆场底部天然土层中污染物迁移状况,作者以安徽某填埋场为例,在前期现场勘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宏量有机污染物COD在土层中的迁移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拟合求参获得COD在该场底土层中扩散系数、机械弥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等运移参数的合理取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污染物...  相似文献   
348.
重点产业源增长对北部湾地区气态污染物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污染源普查资料制作北部湾地区2007年人为排放源清单,以及中期/远期参比情景(REF15/REF20)和远期调控情景(SCEi20)下的排放源清单.采用WRF-Chem模拟北部湾地区空气质量现状及未来变化.2007年SO2和NO2月平均质量浓度模拟值与监测值比较吻合.广东、广西(海南)地区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低)....  相似文献   
349.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50.
1957-2007年新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山山区1957-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及径流数据,借助非参数检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天山山区气温、降水量及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与塔里木河源流区年径流量、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年代际上,塔里木河源流区气温存在11、18和22 a的主周期,降水量存在10、20与22 a的主周期;玛纳斯河气温在10与22 a处存在明显周期,降水量在20与22 a处周期性明显;同时,两源流区气温和降水量皆存在3~6 a的年际周期变化;塔里木河年径流量、气温和降水量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3、1993和1992年,而玛纳斯河分别在1995、1988与1996年发生显著性突变;两流域源流区年径流量与气候因子存在显著的多时间尺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