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9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968篇
安全科学   436篇
废物处理   236篇
环保管理   475篇
综合类   3910篇
基础理论   1038篇
污染及防治   1150篇
评价与监测   417篇
社会与环境   364篇
灾害及防治   22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2.
BP神经网络技术在交通工具火灾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交通工具火灾成因机理以及现有典型交通工具火灾实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非线性理论和模式识别原理以及交通工具火灾的特点,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灾害诊断方法,对交通工具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是解决非线性系统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与传统的预警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可信度好、自学能力强等特点。采用BP网络进行交通工具火灾预警时,只需输入影响交通工具火灾发生的相关指标因素,网络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可靠的预警结果。  相似文献   
173.
利用由O2和Fenton试剂组成的类Fenton系统处理对氨基苯磺酸废水,取得了很好的降解效果.当FeSO4(10g/L)投加量为1.2mL、H2O2(3%)投加量为3m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  相似文献   
174.
新疆滴灌棉花施用钾肥,灰漠土平均增产9 1%,草甸土平均增产6 6%。在适宜的氮磷肥条件下,灰漠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94 5kg/hm2;草甸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64 5kg/hm2。每公顷钾肥用量增加1kg,灰漠土棉株体内全钾含量提高0 006029%;草甸土棉株提高0 004457%。钾肥施用方法以基施配合滴施最佳。  相似文献   
175.
油气田污泥无害化处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我国污泥处理和处置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为农田堆肥处置,这对环境保护有不良的影响。在室内进行了油田污泥固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污泥可用于制作筑路材料,以水泥、石灰、水玻璃为主要固化剂的污泥可进行填埋处理,含油污泥可制成煤球,可将含油污泥焚烧处理,可以用污泥焚烧灰制砖。这些方法都是污泥后续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6.
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研究水灾脆弱性对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合理评估脆弱性尤其是社会脆弱性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论文对评估社会脆弱性指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改进Hoovering评估模式.选择湘江流域的长沙地区为研究区,应用改进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社会脆弱性指数的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地区社会脆弱性从1980年至2000年基本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在2002年和2003年增长迅速.2003年,长沙5区4县中社会脆弱性指数最大的是开福区,其次是长沙县,而宁乡县的社会脆弱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77.
针对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产生原因,并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从多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8.
再燃法烟气脱硝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再燃法烟气脱硝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几种脱硝技术的分析比较,认为再燃脱硝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脱硝技术,其投资和运行费用界于低NO。燃烧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之间,有喷氨条件下的先进再燃脱硝效率接近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对先进再燃脱硝技术各种参数影响条件的研究结果,并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79.
The performance of a wetland system in treating lead (Pb)/zinc (Zn) mine drainag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polyurethane foam unit (PFU) microbial community (method), which has been adopted by China as a standardized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The wetland system consisted of four cells with three dominant plants: Typha latifolia,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Paspalum distichum.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H, EC, content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 (TSS) and metals (Pb, Zn, Cd, and Cu)] and PFU microbial community in water samples had been investigated from seven sampling si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b, Zn, Cd, Cu, and TSS in the mine drainage were gradually reduced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he wetland system and 99%, 98%, 75%, 83%, and 68% of these metals and TSS respectively, had been reduced in concentration after the drainage passed through the wetland system. A total of 105 protozoan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the number of protozoa species and the diversity index (DI)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the heterotrophic index (HI)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he wetland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 HI, and total number species of protozoa could be used as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dic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80.
The status of combined heavy metal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OCPs; i.e. HCH and DDT) pollu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Taihu Lake watershed,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was evaluated using a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tatistical analyse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combined pollution in the soil. At many sampling sites,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above corresponding background values, indicating the effects of extraneous pollutants. It has been over 20 years since China banned the use of OCPs, but they can still be found in soil samples of this region. HCH levels at all investigated sites were below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oil quality in this region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class I. Nevertheless, the high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for levels of DDT, Cd and Hg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some point-source pollution.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further studies of the region are recommended to prevent pollution of farmland from these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