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36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188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铜绿假单胞菌S6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1株铜绿假单胞菌S6(Pseudomonas aeruginosa S6)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0mg·L-1,此时其表面张力为29.3mN·m-1.pH值对S6产表面活性剂有一定影响,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S6长势较好且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较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菲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溶效应,使水中菲的溶解度增加了约23倍.原油的加入有利于S6产表面活性物质.与原油的相互作用说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乳化原油且维持乳化液稳定性于80%以上;原油浓度为6%~8%时,能达到最佳乳化效果.HPLC-ESI-MS分析检出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含有13种鼠李糖脂同系物.  相似文献   
992.
Monitoring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load from a mixed forest land u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unit load of NPS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including organic variables such as 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DOC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stituents,and suspended solids (SS) and their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 (EMC) of runoff flows from a water-shed of mixed forest land use by intensive field experiments.Field monitoring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rainfall,flow,and water quality was conducted over 12 storm events during 2008–2009 using automated and manual sampling methods.The EMCs of individual runoff event were estimated for each water quality constituent based on the flow rate and concentration data of runoff discharge.The average EMCs of BOD,COD,DOC,SS,TN (total nitrogen),NH 4+ -N,NO 3- -N,TP (total phosphorus),PO 43- -P from the mixed forest land were 1.794,3.498,1.462,10.269,0.862,0.044,0.634,0.034,and 0.005 mg/L,respectively.The annual unit loads of BOD,COD,DOC,SS,TN,NH 4+ -N,NO 3- -N,TP and PO 43--P were estimated as 66.9,133.2,55.5,429.8,36.5,1.6,26.9,1.3 and 0.1 kg/(ha·yr),respectively.In addition,affecting parameters on the EMCs were investigated by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field data.As a result,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precipitation,rainfall intensity,and total runoff flows were found in most constituents.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底泥原地处理技术原理,基于有机粘土矿物的环保性能,以菲为目标污染物,开展向底泥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和有机粘土矿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HDTMA改性土)后对其吸附菲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泥对菲的吸附作用主要表现为表面物理吸附特征,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底泥中加入HDTMA+或HDTMA改性粘土后菲在两相间的表观分配系数增大,吸附分别为表面作用和分配作用;菲在底泥上的解吸曲线呈较好线性,吸附不存在滞后效应,而在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粘土矿物的底泥上线性变差,对菲的吸附出现不可逆吸附现象,吸附变得稳定;在污染物浓度很低的情况下,pH、盐度和温度的改变对吸附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4.
电动力学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土壤修复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之一是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通过小型实验研究了土壤中苯酚在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特征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剂LAS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电动力学作用可有效地促使苯酚解吸附和迁移,其迁移效果与土壤酸碱性质、污染物类型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密切相关,不同通电时间,迁移方向有所不同;②添加LAS能提高苯酚的去除效率,当LAS浓度为0.046mol/L时,苯酚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1.16%。采用适当的电动力学工艺可修复受苯酚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995.
Cd2+对长江华溪蟹谷胱甘肽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闫博  李涌泉  王茜  王兰 《环境科学》2008,29(8):2302-2307
摘要:本实验采用急性毒性方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肝胰腺和鳃谷胱甘肽系统的影响。Cd2+浓度设置为7.25、14.5、29、58和116 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4、48、72和96 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以及GSH/GSSG比值。结果显示,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胰腺中GSH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96 h、Cd2+浓度116 mg/L时GSH含量降至最低值[(28.805±2.239) mg/g];GPx活力先升后降;GSSG含量和GST与GR活力均无显著变化。鳃中GSH、GSSG含量和GPx活力的变化趋势与肝胰腺基本一致,GST和GR活力则随着Cd2+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96 h、Cd2+浓度116 mg/L时GST和GR活力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44%和79%。肝胰腺和鳃中GSH/GSSG比值随着Cd2+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结果表明,Cd2+对GSH和GSSG含量,GPx、GST、GR活力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GSH/GSSG比值的变化能灵敏反映Cd2+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及毒性大小,可作为一种准确敏感的生物学指标用以指示镉污染。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封育0 a的流动沙丘、封育11 a的流动沙丘和封育20 a的流动沙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异质性,探讨了它们与植被恢复演替和地形特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盖度、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0~20 cm)逐渐增加.在流动沙丘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结构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C/(C0+C)均大于65%,反映出它们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58.39 m和91.00 m(封育0 a)、28.59 m和23.61 m(封育11 a)和63.31 m和61.05 m(封育20 a).由半方差函数及其参数和空间分布格局图分析表明,其空间异质性在所研究的尺度上表现出先增大(封育0~11 a)后减小(封育11~20 a)的变化特点.沙丘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分析表明沙丘植被变化和地形特征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沙丘上的空间分布,沙丘植被恢复演替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及其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97.
蒽降解菌烟曲霉A10的分离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婧  尹华  彭辉  叶锦韶  秦华明  何宝燕  张娜 《环境科学》2009,30(5):1298-1305
从污染环境中筛选出1株蒽降解菌A10,经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对蒽的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12~84 h,蒽降解率增长速率较快;此后降解率的增加趋于平缓,最终(168 h)能够达到83%左右.当无机盐培养液中蒽初始浓度为10 mg/L,A10投菌量为50 g/L(以湿重计),菌龄为36 h时, 5 d内蒽降解率为79.37%.蒽浓度对菌发挥降解作用有较大影响,浓度为5 mg/L时,降解率最高,达92.17%.培养液初始pH为5.0~7.5时,降解率维持在60%左右;温度为30℃、氧气量为4.30 mg/L时蒽降解效果较好.一定量的营养盐的添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蒽的降解.共代谢底物乳糖的添加,能使蒽的降解率提高37.15%.对蒽降解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菌株A10对蒽的降解是一个胞外吸附/胞内降解的动态变化过程.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微生物作用下,蒽的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了含有1~2个苯环的芳香酸、芳香酮、芳香醛和饱和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998.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在工业废水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难于降解,因而也是处理难度大、治理费用高的废水。本试验将膜生物反应器与活性炭技术结合应用,着重研究其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的规律和活性炭去除色度的作用。通过厌氧槽内厌氧微生物的处理,好氧反应器中好氧活性污泥与PAC的综合处理,中空纤维膜的过滤,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并对实验结果以及各处理单元的贡献及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低浓度重金属对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降解BDE209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婷  尹华  彭辉  叶锦韶  何宝燕  秦华明  张娜 《环境科学》2008,29(7):1967-1972
针对电子废弃物引起的重金属及多溴联苯醚(PBDEs)复合污染问题,采用GC-MS, ICP、紫外扫描、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蜡状芽孢杆菌(XPB、XPC)复合菌对十溴联苯醚(BDE209)的好氧脱溴降解性能及低浓度重金属对其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对BDE209有良好的脱溴性能,能将其降解为酚类有机物,反应1 d时其最高脱溴量可达1.18mg·L-1,脱溴率至少为14.16%.低浓度重金属的存在虽减缓BDE209的降解速率,但依然能保持良好的降解效果,脱溴率仍至少达13.92%.复合菌降解BDE209和吸附重金属的过程主要与羟基、酰胺基团和C--H键有关.单一降解BDE209过程中,复合菌大量释放K 和Na ,最高释放量分别为148.867和225.835μmol·g-1.复合菌在降解BDE209并吸附重金属的过程中,也存在K 和Na 的大量释放现象,且释放量高于单一的降解过程,最高释放量分别为156.482和261.217 μmol·g-1.菌体降解BDE209的同时,对Pb2 、Zn2 、Cu2 的吸附率最高值分别为89.47%、72.22%、39.83%.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臭氧/高铁酸钾技术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基本化学机理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五个方面对比了臭氧和高铁酸钾去除有机磷农药的的优劣性,分析了今后有机磷农药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