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2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607篇
安全科学   698篇
废物处理   178篇
环保管理   348篇
综合类   3539篇
基础理论   668篇
污染及防治   537篇
评价与监测   339篇
社会与环境   318篇
灾害及防治   28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既有线曲线整正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既有线曲线整正测量是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和工务部门大修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改造的既有铁路一般均为繁忙干线,并行车密度较高。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将测量仪器安置在线路上,这样不仅在作业过程中受行车干扰,作业效率也不够高,而曲线地段通视条件差,作业难度是相当大的。同时,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笔者提出采用先进的GPS-RTK技术,对既有线曲线整正进行测量。采用该技术不仅能克服气候条件的限制,而且能以较高的频率,较高的精度测定互不通视的各被测点的坐标,克服了传统的作业方法要求置镜点与被测点之间必须通视、作业受天气影响、存在误差累积、内业计算工作量大等缺陷。该法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2.
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江苏省电力公司根据电网建设项目数量多,工程类型相似,污染因子单一,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在组织环保验收的工作中,摸索出建立环保验收档案,选择典型线路和监测点,“打包”进行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等方法,2年内成功地完成了300多项110~220 kV电网建设项目的环保验收,这种大批量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监测和验收的模式,得到了地方环保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3.
稠油污水生化性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稠油污水能否使用生物法处理,以生活污水和农药厂生化池原菌种经过诱导驯化,分别培养了可以在稠油污水中生长的好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1和厌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2.以G-2和G-1对稠油污水进行顺序处理,可使其BOD5/CODCr达到0.26;采用SBR法对新疆稠油污水放大处理试验的结果:COD降至150 mg/L以下,各项指标达到GB8978-1998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4.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化学法自动控制处理含铬和含镍电镀废水,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和pH、ORP控制参数,连续式处理电镀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好、运行成本适中、能很好的适应水质的波动,处理后的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6.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7.
Urban areas generate considerably more stormwater runoff than natural areas of the same size due to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impervious surfaces that impede water infiltration. Roof surfaces account for a large portion of this impervious cover. Establishing vegetation on rooftops, known as green roofs, is one method of recovering lost green space that can aid in mitigating stormwater runoff. Tw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several roof platform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treatments on stormwater retention. The first study used three different roof surface treatments to quantify differences in stormwater retention of a standard commercial roof with gravel ballast, an extensive green roof system without vegetation, and a typical extensive green roof with vegetation. Overall, mean percent rainfall retention ranged from 48.7% (gravel) to 82.8% (vegetated). The second study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roof slope (2 and 6.5%) and green roof media depth (2.5, 4.0, and 6.0 cm) on stormwater retention. For all combined rain events, platforms at 2% slope with a 4-cm media depth had the greatest mean retention, 87%,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other treatments was minimal. The combination of reduced slope and deeper media clearly reduced the total quantity of runoff. For both studies, vegetated green roof systems not only reduced the amount of stormwater runoff, they also extended its duration over a period of time beyond the actual rain event.  相似文献   
158.
为分析“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十三五”期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从发生月份、发生区域、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事故特征,从事故类别、事故环节、关键作业等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2011—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展趋势,按照全国4大经济区域研究2013—2020年事故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出现波动,总体形势较为平稳。2011—2020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事故死亡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及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采用1998~2013年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PM2.5全球高精度产品数据集,结合GIS空间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WR)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成渝城市群城市化与PM2.5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8~2013年成渝城市群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区域的PM2.5均值明显高于非城市区域,说明城市化对PM2.5具有一定的影响;(2)近16 a PM2.5重心与城市重心整体上都向东南方向移动,且两者每年在经度上的波动方向基本相反;(3)夜间灯光数据与PM2.5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1998~2013年两者的GWR全局R2在0.86~0.95之间,相关性显著,研究区内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对PM2.5的分布具有明显影响;(4)地理探测分析表明不同城市化因子对PM2.5影响差异显著,从2006到2013年城区人口密度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渐成为成渝城市群PM2.5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certainty-fear toward COVID-19,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and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