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550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沪蓉国道恩施付家坡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沪蓉国道是我国东西向一条重要的主干线,是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对西部开发与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主干线恩施付家坡滑坡与付家坡隧道相邻,对沪蓉国道的施工与安全运营存在着安全与质量隐患。本文采用推力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沪蓉国道付家坡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滑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乙醇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路径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 (SCWO)处理乙醇废水过程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 .乙醇SCWO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O2 ,CO是此过程的中间产物 .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反应动力学 ,得到对于乙醇的反应级数为 1,对氧气的反应级数为 0 .求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 3 5 1× 10 5J·mol-1和 7 74× 10 2 1s-1.方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误差基本在 10 %以内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最优化回收的再制造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对寿命末端产品的处理选择分析出发,建立了末端产品回收梯级模型,提出基于最优化产品末端回收选择的再制造工程回收的附加值最大,环境污染最小,综合效益最高,并分析了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岗拉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属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度量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电站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表明,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 2 0 0 0年 5月 2 4日至 6月 7日对象山港口门附近海域由原甲藻和多甲藻引发的赤潮进行跟踪监视监测的资料 ,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赤潮发生时各水化要素间的关系 ,分析了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的程度、范围、形成原因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赤潮发生期间 ,水体中赤潮生物———原甲藻数量与溶解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多甲藻和裸甲藻数量与无机氮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可见此次赤潮是以无机氮为营养盐主要限制因子。象山港海域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现象 ,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跃东  向钒  许国娥 《灾害学》2004,19(4):40-45
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及其时、空、强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荆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偏湿性常绿阔叶林,有种子植物165科745属152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9属24种,被子植物156科726属1497种.该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其成为多种植物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亚热带(同纬度)地区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群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生态价值.根据近年来的科学考察,认为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珍稀特有植物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显示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回归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较符合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煤样挥发分、氧化程度及燃烧时氧气浓度对煤样燃烧难易程度的影响,设计并完成有关相应影响因素的3组热重分析(TGA)试验。采用等转化率法和特征温度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温度法显示煤燃烧时高挥发分煤样的特征温度较其他煤样低;等转化率法显示高挥发分煤样的各转化率下活化能也均低于其他煤样。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都显示挥发分含量高的煤样较其他煤样易于燃烧。分析不同氧化程度下的煤样燃烧热重曲线和不同燃烧时氧浓度情况下的热重曲线得出,氧化程度越高,燃烧时氧浓度越高,煤越早开始燃烧,燃烧速度也越快。  相似文献   
20.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直接蒸发法负载铁的氧化物,制备了一种新型负载型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通过SEM、EDS和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去除率考察了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铁氧化物可成功负载于硅藻土上;催化剂制备时最优铁离子浓度和固液质量比分别为0.5 mol/L和1∶10;催化剂重复使用性高,耐酸碱性良好,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催化剂利用了硅藻土优异的物化性质,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