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24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1615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53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纳米TiO2光催化-SBR联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偶联剂法将纳米TiO2附着于聚丙烯多面小球上,以"纳米TiO2光催化-SBR"联合工艺对实际制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在光催化降解阶段,以催化剂添加量、光照时间、pH值、H2O2使用量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佳工况如下:催化剂添加量为54.8mg·L-1 (400个小球),光照时间为4h,pH值为5.0,H2O2使用量为0.5mg·L-1;在SBR处理阶段,沉淀时间为1h,曝气时间为10h,曝气强度为1.25m3·h-1,水力停留时间为26h.在以上工况条件下,联合工艺对CODCr去除率可达到87.66%,BOD5去除率可达到88.59%,SS去除率可达到61.09%,pH值从5 00上升到7.67.可见,运用联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2.
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考察其对低浓度市政污水的处理效能、污泥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负荷(进水COD为179~212 mg·L-1)、高溶解氧(DO>5 mg·L-1)条件下,系统出水COD低于50 mg·L-1,NH4+-N浓度稳定在0.7~0.8 mg·L-1,但脱氮除磷效能有待优化.体系中0.2~0.6 mm的污泥颗粒最为稳定,运行期间污泥SVI30值始终保持在32~40 mL·g-1,呈现出良好的沉降性能.系统中少量絮状污泥的存在对AGS的稳定性是有利的,本试验条件下,<0.2 mm污泥体积占比约为30%时AGS体系稳定运行.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与AGS的稳定性呈正相关,可见PN对AGS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为主要菌门;运行过程中有利于硝化作用的Gammaproteobacteria逐渐成为优势菌纲;系统中存在促进EPS分泌和有机污染物去除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这有利于AGS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存在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陶厄氏菌属(Thauera)、副球菌属(Paracoccus)、梭菌属(Fusibacter)、变形菌属(Proteocatella)等脱氮除磷功能菌属,但需优化运行参数强化同步脱氮除磷效能.本研究结果对AGS系统处理实际市政污水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3.
我国自2018年1月1日起开征环境保护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授予地方政府适用税额和应税污染物项目数的调整权限。为推动地方环境保护税政策制定和出台,本文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运营、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数据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边际治理成本+调整系数"的地方环境保护税税政制定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某地区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并对环境保护税应税污染物项目数增加的必要性展开了探讨。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工业企业水污染物边际治理成本为2.36元/污染当量,可制定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额为2.8元/污染当量,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按照一类水污染物前五项、二类水污染物前三项征收为宜。  相似文献   
974.
UV/H2O2降解水中硝基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UV H2 O2 氧化对硝基酚实验表明 ,H2 O2 光解产生·OH自由基是对硝基酚降解的直接原因 ,12min内 2 5mg L的对硝基酚去除率达到98%以上。溶液中TOC变化与对硝基酚的去除并不同步 ,说明对硝基酚的降解中生成了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然后再达到完全矿化的。体系中H2 O2 浓度变化显示产生的中间产物对H2 O2 光解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中还对对硝基酚起始质量浓度、H2 O2 浓度及pH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UV H2 O2 是对硝基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5.
介绍了新风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新风系统市场及行业发展现状,对比了国内外新风系统标准的相关参数,阐述了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及通风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探讨了新风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6.
为探讨象草与木本植物苦楝/构树间作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潜力,开展室内盆栽试验,分析间作对植物生物量和重金属吸收累积、土壤溶液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影响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和单作相比,象草和苦楝(KX)间作两者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26.5%和13.2%,象草和构树(GX)间作下构树地上部生物量增加13.5%,象草生物量无明显变化.和象草间作后苦楝地上部Cd含量显著提高24.9%,两者地上部Cd和Pb累积量明显提高(P<0.05);间作构树显著增加象草地上部Cd和Pb含量及累积量,但构树地上部Cd和Pb含量明显降低.总体而言,间作处理显著提高单盆植物地上部Cd和Pb共同累积总量,且KX间作下单盆地上部Cd和Pb共同累积总量(1 065μg·pot-1)最高.整个修复期间,KX和GX间作下土壤溶液pH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均高于未修复土壤(CK).修复结束(第150 d)时,KX和GX间作下土壤溶液DOC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0.5%和33.1%(P<0.05),与CK、象草和构树单作相比,KX间作下土壤溶液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6...  相似文献   
977.
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环境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的环境真菌进行收集和分离;同时采用显微形态观察对其中的16株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6株真菌归属于2个纲、4个目、5个科、10个属;结合ITS区间序列分析,确定5个主要环境真菌类群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将有助于开展环境试验和防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78.
为分析区域港口群的内部结构以及明确各港口在港口群内的功能定位,需对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准确客观地评价.以环渤海港口群为例,建立多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港口运营条件、港口生产能力、港口腹地条件,利用多层因子分析法计算各港口因子得分,全面揭示各港口在特征指标上的性能表现及在港口群内的综合竞争力排序.  相似文献   
979.
不同来源溶解有机质与镉和锑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荧光淬灭技术,研究了植物、土壤、沉积物和水体4种来源DOM及其不同组分与Cd和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升高,4种来源DOM的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而DOM与Sb反应后其SR和S275~295值变化不明显,说明2种金属与DOM的结合机制有所不同,Cd与DOM的结合促使小分子DOM向大分子转化,而DOM与Sb结合后没有出现分子量的明显增大.对于相同金属处理,不同来源DOM及DOM不同组分荧光强度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来源DOM与Cd和Sb结合的活性组分不同,且不同组分对Cd和Sb的络合能力差异较大.另外,在Cd处理中,Ex/Em= 301nm /346nm处的类蛋白组分的荧光强度变化有所波动,说明与类腐殖质组分相比,某些类蛋白组分与Cd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980.
通过改变溶液温度、pH值、ATP浓度、钙浓度和培养液的钙浓度等条件,研究了菹草根和叶细胞质膜Ca2+-ATPase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根细胞质膜Ca2+-ATPase的活性在pH 6.0时最高,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叶细胞质膜Ca2+-ATPase在一个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高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5℃;溶液中ATP浓度分别为3mmol/L和4mmol/L时菹草根和叶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最大;无论是菹草根还是叶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在溶液钙浓度为10-4mol/L时都最高.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CaCl2浓度培养菹草,其根和叶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表现出差异,根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比叶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高,且随营养液中钙浓度的增加,这种差异加大;当营养液中钙浓度在10mg/L(2.5×10-4 mol/L)以下时,Ca2+-ATPase活性逐渐上升,营养液中钙浓度由10mg/L增加到15mg/L,Ca2+-ATPase活性陡然下降,这与溶液钙浓度对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