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7篇
  免费   5386篇
  国内免费   27780篇
安全科学   2455篇
废物处理   401篇
环保管理   1418篇
综合类   33729篇
基础理论   3331篇
污染及防治   5703篇
评价与监测   1879篇
社会与环境   762篇
灾害及防治   715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1386篇
  2019年   2184篇
  2018年   2312篇
  2017年   2416篇
  2016年   2061篇
  2015年   2560篇
  2014年   3158篇
  2013年   3440篇
  2012年   3598篇
  2011年   3058篇
  2010年   2842篇
  2009年   2696篇
  2008年   2361篇
  2007年   2355篇
  2006年   1809篇
  2005年   1384篇
  2004年   1190篇
  2003年   871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844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风险到环境污染事故演变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了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为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估、预防与应急响应提供科学手段。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安全与应急响应理论;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前后,在污染严重的冬季(2013年和2018年12月同期),采集郑州市监测站的PM2.5样品,分析PM2.5化学组成,通过对比分析PM2.5中的EC、OC、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PM2.5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变化,同时选取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探究PM2.5浓度及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①郑州市冬季ρ(PM2.5)平均值由2013年的(215.38 ±107.28) μg·m-3 下降至2018年的(77.45 ±49.81) μg·m-3,下降率高达64%. ②PM2.5中EC、K+、SO42-和Cl-,分别下降了85%、80%、78%和72%;OC、NH4+和NO3-下降幅度较小,分别为50%、41%和32%. ③与2013年冬季相比,2018年冬季OC/EC的值升高了2.6倍,二次有机碳在OC中占比升高至57%;同时,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的值分别升高了1.5倍和1.0倍,表明郑州市二次污染较为严重,二次转化程度升高. ④NO3-/SO42-(质量比)由2013年的0.8 ±0.2升高至2018年2.5 ±1.0,表明郑州市移动源贡献上升并且超过固定源成为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⑤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对比结果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8年重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下降显著,峰值浓度下降了61%,主要化学组成由OC、NO3-、SO42-和NH4+变为OC、NO3-和NH4+. 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一次排放源管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二次生成对PM2.5贡献呈现升高趋势,因此未来需要关注二次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碳质气溶胶是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大气能见度、区域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为了探究减排背景下碳质气溶胶的长期变化特征,通过实时在线监测获取了2018~2021年成都市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以及相应的气象数据. 结果表明,监测期间ρ(OC)和ρ(EC)均值分别为(10.9 ±5.7)μg·m-3和(2.6 ±1.9)μg·m-3,在PM2.5中占比分别为25.2%和6.0%,ρ(SOC)均值为(5.7 ±3.3)μg·m-3,在OC中的占比为52.9%. OC和EC浓度随PM2.5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18~2020年呈下降趋势[PM2.5:年均下降浓度为-7.1 μg·(m3·a)-1,年均降幅为-14.6 %·a-1;OC:年均下降浓度为-1.7 μg·(m3·a)-1,年均降幅为-14.2 %·a-1;EC:年均下降浓度为-0.1 μg·(m3·a)-1,年均降幅为-4.4 %·a-1],2021年各污染物浓度较2020年均有不同幅度反弹. PM2.5和OC浓度大小为:冬>春>秋>夏,EC浓度大小为:冬>秋>春>夏,OC和EC占比分别呈夏季和秋季高于其他季节,对应季节OC和EC占比分别为26.8%和6.9%. 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OC、EC和SOC浓度逐步上升,但在PM2.5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PM2.5污染的控制因子并不是碳组分. 源解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碳质气溶胶主要受机动车、工业源、生物质燃烧源、VOCs二次转化影响. 2019~2021年,EC受VOCs中机动车特征组分影响逐年下降,春季和秋季OC和EC受VOCs影响大于其他季节,春秋季节应加大VOCs排放治理,减少二次转化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博  王起超  陈静 《生态环境》2002,11(4):417-421
在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双重驱动下,地球表面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成为当前全球变化中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了氮素循环各个过程及其数量特征,对氮素循环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叶片的有机组分特征不仅是植物光合产物分配策略和养分回收的重要参数,而且是衡量凋落叶分解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叶片间有机组分的差异,以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的优势乔、灌、草植物作为对象,收集其成熟叶及凋落叶,研究其水溶性组分(water soluble component,WSC)、有机溶性组分(organic...  相似文献   
16.
土壤钙的生物有效性及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李金英  曾晓舵 《生态环境》2002,11(3):319-322
根据国内有关土壤钙素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土壤钙的生物有效性.土壤钙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钙在土壤中的固定、移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钙肥的施用原则.其施用原则应该是平衡且适量。  相似文献   
17.
农药对农田蜘蛛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对农田蜘蛛的生态效应是进行农田害虫综合防治的生态学基础.本文综述了农田蜘蛛接触和吸收农药的主要途径、农药对蜘蛛的生态效应、蜘蛛对农药的抗性以及农药对蜘蛛的致死效应等研究现状.关于农药对农田蜘蛛亚致死效应的研究,特别是分子、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国内外报道不多,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47  相似文献   
18.
考虑双向非线性的橡胶垫隔震层静力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阻尼橡胶垫单向双折线非线性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塑性流动法则,建立了平扭耦联隔震体系隔震层的双向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计算模型及其静力计算方法。同时,通过隔震层模型的计算,分析了隔震垫非线性及隔震垫不同布置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供平扭耦联隔震体系双向非线性动力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Fuzzy Sets and Threatened Species Classif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Training Captive-Bred or Translocated Animals to Avoid Predator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bstract: Animal reintroductions and translocations are potentially important interventions to save species from extinction, but most are unsuccessful. Mortality due to predation is a principal cause of failure. Animals that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predators, either throughout their lifetime or over evolutionary time, may no longer express appropriate antipredator behavior. For this reason,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re beginning to include antipredator training in pre-releas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ary and ontogenetic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antipredator behavior may degenerate or be lost, and we use principles from learning theory to predict which elements can be enhanced or recovered by training.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that training can improve antipredator skills,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interventions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constraints. We predict that it will be easier to teach animals to cope with predators if they have experienced ontogenetic isolation than if they have undergone evolutionary isolation. Similarly, animals should learn more easily if they have been evolutionarily isolated from some rather than all predators. Training to a novel predator may be more successful if a species has effective responses to similar predators. In contrast,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each proper avoidance behavior, or to introduce specialized predator-specific responses, if appropriate motor patterns are not already present. We conclude that pre-release train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expression of preexisting antipredator behavior. Potential training techniques involve classical conditioning procedures in which animals learn that model predators are predictors of aversive events. However, wildlife managers should be aware that problem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inappropriate responses, may arise during such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