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2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安全科学   428篇
废物处理   218篇
环保管理   375篇
综合类   3127篇
基础理论   80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93篇
评价与监测   301篇
社会与环境   255篇
灾害及防治   20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利用区域气候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对2000年春季生物质燃烧排放影响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地区对流层臭氧含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东南亚和南亚的生物质燃烧不仅影响源区对流层臭氧含量,而且对处于环流下游的中国南部地区也有显著作用;燃烧源区主要影响对流层低层,下游地区则影响对流层中低层.在源区引起的对流层臭氧总浓度增加达2.1×10-1g/m2,对下游的中国南部地区增加量为9.0~12.0×10-2g/m2;源区大气低层1000~900hPa的臭氧含量可增加36×10-9m3/m3 以上,而在中国南部750~700hPa高度上空的增加达15×10-9m3/m3.  相似文献   
992.
选用三氯化铁作混凝剂,次氯酸钠作氧化剂,研究了混凝剂和氧化剂的投加量、pH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喹禾灵含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8.0g/L,最佳pH为9~10;氧化剂最佳投加量为50mL/L(有效氯为5.2%).最佳pH为2~3。在最佳条件下,废水经混凝氧化后,其CODc,、对苯二酚、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8.12%、97.26%、99.00%。  相似文献   
993.
饮食业复合油烟吸收剂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饮食油烟的成分 ,结合饮食油烟气的治理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新型复合油烟吸收剂的实验 ,快速、有效、准确地优化确定了油烟吸收剂的配方和工艺 ,并设计了该吸收剂的油污相溶性、环境毒性、生物降解性实验 ,科学地论证了该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 ,本实验研制的油烟吸收剂能够全面包络、粘合、皂化、附着和分离油烟废气中的油类物质 ,对饮食油烟具有快速、高效、彻底的治理效果 ,而且无毒、易降解。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模拟农村暴雨径流水质 ,开展了沸石 茭白复合床技术处理农村暴雨径流的中试研究 ,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床体中各态氮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该项技术应用于暴雨径流氮的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其中 ,简单介绍了多氯联苯的有关概况及环境行为、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及基准研究进展 ;最后 ,重点介绍了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憎水性有机物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96.
采用了多种培养基 ,对广泛收集的菌种、相关土样进行分离、筛选 ,得到了 8株有效微生物 ,其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酶系可使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 ,微生物摄取这些低分子物质后 ,将其转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少量氨气并释放能量 ,剩余的少量固体残渣可作为生物肥料。采用以上 8种微生物制成的有机生活垃圾处理剂 ,如配合一定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可对日常有机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997.
电解对氯苯酚稀水溶液中脱氯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石墨电极进行了多种条件下对氯苯酚水溶液的电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和脱氯率随电压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对氯苯酚质量浓度的升高呈指数下降、随溶液pH的升高而升高。碱性条件下电解效果明显优于中性和酸性条件。在电压为10V,pH≈12,电解100mg L的对氯苯酚溶液2h后,CODCr去除率可达52 94%,脱氯率达52 8%。由脉冲辐解瞬态吸收光谱可知,中性、酸性条件下降解机制均为OH·自由基的作用,经过瞬态分子OH-adducts(OH加合物)的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降解;碱性条件下通过OH·自由基和对氯苯酚氧基负离子的阳极直接失电子氧化作用2种降解机制,经过瞬态分子氯代酚氧自由基中间产物氧化降解对氯苯酚,产物分析结果显示生成了对苯二酚和苯醌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农村水塘系统对非点源水污染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辽阳市沙岭镇大闯屯村为例,对北方平原地区农村水塘系统污染现状、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途径、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径流与村落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对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进行合理的生态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净化单元,对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Du  Jiaxin  Waite  T. David  Feng  Jing  Lei  Yang  Tang  Wangwang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23,21(2):885-909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Declining mineral resources, high fertilizer production cost and widespread eutrophication are calling for the recover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s...  相似文献   
1000.
● Converting xylose to caproate under a low temperature of 20 °C by MCF was verified. ● Final concentration of caproate from xylose in a batch reactor reached 1.6 g/L. ● Changing the substrate to ethanol did not notably increase the caproate production. ● Four genera, including Bifidobacterium , were revealed as caproate producers. ● The FAB pathway and incomplete RBO pathway were revealed via metagenomic analysis. Mixed culture fermentation (MCF) is challenged by the unqualified activity of enriched bacteria and unwanted methane dissolution under low temperatures. In this work, caproate production from xylose was investigated by MCF at a low temperature (20 °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9 d long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in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was necessary for caproate production (~0.3 g/L, equal to 0.6 g COD/L) from xylose (10 g/L). The capro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batch mode was further increased to 1.6 g/L. However, changing the substrate to ethanol did not promote caproate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1.0 g/L after 45 d of operation. Four genera, Bifidobacterium, Caproiciproducens, Actinomyces, and 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 were identified as the enriched caproate-producing bacteria. The enzymes in the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FAB) pathway for caproate production were identified via metagenomic analysis. The enzyme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n+2)-2,3-Dehydroxyacyl-CoA to (Cn+2)-Acyl-CoA (i.e., EC 1.3.1.8 and EC 1.3.1.38) in the reverse β-oxidation (RBO) pathway were not identified. These results could extend the understanding of low-temperature caproat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