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04篇 |
免费 | 7376篇 |
国内免费 | 38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81篇 |
废物处理 | 304篇 |
环保管理 | 1636篇 |
综合类 | 15476篇 |
基础理论 | 343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86篇 |
评价与监测 | 1259篇 |
社会与环境 | 1308篇 |
灾害及防治 | 7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726篇 |
2023年 | 984篇 |
2022年 | 1609篇 |
2021年 | 1620篇 |
2020年 | 1763篇 |
2019年 | 1365篇 |
2018年 | 1273篇 |
2017年 | 1541篇 |
2016年 | 1178篇 |
2015年 | 1266篇 |
2014年 | 1065篇 |
2013年 | 1351篇 |
2012年 | 1786篇 |
2011年 | 1684篇 |
2010年 | 1575篇 |
2009年 | 1438篇 |
2008年 | 1314篇 |
2007年 | 1300篇 |
2006年 | 1307篇 |
2005年 | 965篇 |
2004年 | 693篇 |
2003年 | 435篇 |
2002年 | 388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267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Zr/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钛酸丁酯,乙醇为原料,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r/TiO2纳米颗粒,用XRD、TEM对其组成、颗粒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Zr/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r/TiO2为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2.7 nm左右,且颗粒均匀;掺杂金属离子Zr提高了TiO2光催化效率,掺杂2.0%Zr的催化剂活性最高.Zr/TiO2的光催化反应,首先是反应物在Zr/TiO2表面发生吸附作用,然后进一步发生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352.
pH和发酵时间对厨余垃圾发酵产乳酸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间歇实验探讨了在中温、非灭菌条件下,pH和发酵时间对厨余垃圾发酵产乳酸及其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非灭菌的厨余垃圾发酵产乳酸,发酵液中还原糖浓度低,pH调节到近中性和偏碱性(pH为6~8)的各组还原糖浓度高于偏酸性组(pH=5和pH=4的对照组);在控制pH为7时,总乳酸产生速率达到0.59 g·(L·h)-1,单位挥发性固体的乳酸产量达到0.62 g·g-1;控制pH为7和8时,以有机碳表示的乳酸分别占发酵液总有机碳的78%和89%;控制pH为8时,L-乳酸是主要的异构体形式,单位挥发性固体L-乳酸产量达到0.48 g·g-1;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在120 h前,随着pH升高和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L-乳酸浓度增大,120 h后则下降;pH和发酵时间对L-乳酸占总乳酸的比例有明显影响:偏酸性条件(未调pH及pH=5),发酵前120 h,该比例随发酵时间逐渐增大,L-乳酸在总乳酸中的比例达到0.9,其后,则逐渐下降;偏碱性条件下(pH=8),L-乳酸在总乳酸中的比例在整个发酵时间段内都保持在0.86以上,在发酵时间48 h时达到0.93,而在pH中性条件下,该比例在发酵后期显著下降;控制pH为8时,可以同时获得高的乳酸产量和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353.
以淡水底栖动物颤蚓(淡水单孔蚓)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对淡水单孔蚓14 d和28 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B对颤蚓致死效应较低,当HCB浓度为190 mg· kg-,连续暴露28 d时,致死率低于8%.但HCB对颤蚓具有较强的慢性毒性效应,当HCB浓度为190 mg·kg-1,连续暴露28 d时,身体自断率高达90%,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自断率明显增高.HCB对颤蚓自断14 d和28 d的EC50分别为>190 mg·kg-1和97.1 mg· kg-1.HCB对颤蚓行为(运动和挖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随着HCB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运动强度减弱,并伴随摄食量减少与体重减轻现象. 相似文献
354.
在对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水源地、供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污处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等环节的适应性要素构建沿江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据此对江苏省沿江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分异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长江南岸地区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高于江北地区;从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得分情况来看,需加大省辖市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港口、码头等的布设;加快江北地区供排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经济发达地区的节水意识;提高全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55.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庆市北碚区作为"城乡结合"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为将北碚建设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探讨有北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建立反映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三大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将综合评价指数代入eview软件选择适合的回归方程,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成立试验区以来北碚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碚区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56.
利用合肥市臭氧和VOCs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并使用NAQPMS模型研究了合肥市不同季节臭氧来源情况。结果表明:O3已经成为影响合肥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O3高值区主要集中在5—6月和9月。合肥市大气VOCs中烷烃含量最丰富,其次是烯烃、芳香烃和炔烃;主要物种为乙烷、丙烷、乙炔、正戊烷、乙烯、环戊烷、异戊烷、正丁烷、异丁烷和甲苯。合肥市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其中,烯烃是合肥市O3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组分,乙烯的OFP贡献率居首位。合肥市不同季节O3来源差异较大,其中,本地排放是主要来源,夏季占比为50%,其余季节占比为30%~45%,O3存在跨省长距离输送特征,主导风向的变化是造成合肥市臭氧来源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7.
华北地区1951-2009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华北五省(市)64个基本气象站的1961-2009年逐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 利用泰森权重计算了华北地区面平均降水及面平均气温,并建立了7个长序列气象站的气温、降水与面平均值的回归方程,展延了研究区1951-1960年面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对展延后的1951-2009年序列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Mann-Whitney检验、9 a滑动平均等方法进行趋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该区59 a间年气温上升了1.5 ℃,年气温序列存在显著上升趋势,年气温序列在1993年前后有一个突变点,年气温距平以1989年为低温期与高温期的分界线,年气温平均每10 a增长2.2%;年降水序列无显著趋势,亦无显著跳跃趋势,年降水距平大致以1976年为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分界线,年降水平均每10 a增长-1.3%。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华北地区气候变化规律、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以及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8.
359.
麦秆酸预处理后与猪粪混合发酵提高产气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的酸处理对麦秆混合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醋酸浓度、时间处理后的麦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进程中还原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p H值变化和甲烷产量,探究各指标的关系并优化得出最佳醋酸处理组合,以期为酸预处理混合发酵实现高甲烷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醋酸处理后的麦秆通过与猪粪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甲烷单位产量,增幅为124.28%~207.40%.发酵过程中还原糖、VFA、p H值间相互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得到醋酸处理的最优组合为浓度3.35%、时间6.75d,最大甲烷单位产量751.97 m L·g-1(以VS计). 相似文献
360.
三峡水库支流大宁河冬、春季水华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三峡水库主要支流--大宁河冬、春季2次不同类型水华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水华期间水质的变化、营养盐的构成及水华的特征.结果表明,大宁河冬季水华以唐家湾为中心,叶绿素a(Chl-a)含量较高[(Chl-a)_(max)/(Chl-a)_(min)=260];随着藻类的生长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出现富集而含量升高,溶解氧(DO)和pH却出现低值;水华高峰期水体藻类较少,共发现2门4种,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藻密度高达3.15×10~7个/L,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80,属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而春季水华属于自回水段以下整体性暴发,Chl-a含量也较高[(Chl-a)_(max)/(Chl-a)_(min)=140];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均是随着水华的发生逐渐升高;水华高峰期藻类种群丰富,共发现5门44种,各断面水华优势种和藻密度均不同,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东坪坝和白水河为轻度富营养化水体.相关性分析表明,冬季水华期间Chl-a与TN、TP、高锰酸盐指数、水温呈显著正相关,与DO、透明度(SD)呈显著负相关;春季水华Chl-a与TP、高锰酸盐指数、DO、pH呈显著正相关,与SD呈显著负相关.冬季水华pH与SD呈显著正相关,与TN、TP、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春季水华pH与Chl-a、TP、高锰酸盐指数、DO、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SD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