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1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3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0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78篇 |
综合类 | 759篇 |
基础理论 | 172篇 |
污染及防治 | 63篇 |
评价与监测 | 68篇 |
社会与环境 | 86篇 |
灾害及防治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为了解安全科技人员利用文献的特点和安全工程学科文献的发展规律,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对1995—2009年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文献著者、核心作者群、核心期刊群、引文文献、被引用情况和基金项目资助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的发文量较少但整体呈上升态势;文献著者的合作度为2.5,合著率76.1%,文献的合作度和合著率较低,研究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需加强多单位联合研究;高校研究者是该领域的主力军,其发文量占92.5%,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期刊,北京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区域;期刊文献是主要的引文类型(73.5%),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文献(97.3%),篇均引文文献4.9篇,普赖斯指数较高(73.3%);文献的被引用频次整体较低(2.2);2005年以来文献的基金项目资助率为30.2%,基金项目资助率和资助项目级别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92.
基于PMF模型的长江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为研究长江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于2015年8月采集了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体样品19个.使用固相萃取方法提取PAHs,经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16种优先控制PAHs(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水体中ΣPAHs浓度范围为17.7~110 ng·L-1,平均浓度为42.6 ng·L-1.水体中PAHs主要以低环为主(2~3环),占水体ΣPAHs总量的67.7%.同分异构体比值法表明,研究区PAHs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和木材等生物质燃料燃烧的产物以及石油类物质泄漏和化石燃料燃烧混合产物.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结果表明,研究区PAHs主要有4种来源,依次为:生物质和煤炭燃烧混合源40.1%,石油源19.6%,交通源17.5%,焦炭源22.8%.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低环PAHs的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各采样点风险熵值表明,乌江站及下游区域生态风险较高,但总体看来,长江流域总体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93.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炭(biochar)作为重要的碳汇、土壤重要的改良剂以及污染物有效地吸附剂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在阅读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方面文献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生物炭应用规律并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展望。表述如下:生物炭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表面积,它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量、增加对营养元素的吸附以减少其流失并改善土壤的结构,此外生物炭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并能够缓慢释放以供作物吸收,因此生物炭能改善土壤肥力并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生物炭巨大的吸附功能可以降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及污水中的活性,起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因此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减少污染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生物炭很多的作用机制还未搞清楚,对不同种类生物炭性状、生物质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内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长期定位实验以及危害方面还应加强研究。对此,研究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尽多的用当地主要的动植物废料来生产生物炭以达到当地农业增产和治理污染的目的;其次,增加长期定位试验,找到适合当地的生物炭种类及其生产条件;另外还应增加对我国新疆、西藏等土壤贫瘠的偏远地区的研究,使当地的土壤更大程度的被利用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最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生物炭研究的支持,使生物炭早日被普遍运用,造福百姓。 相似文献
394.
为评价旅游景区安全状况,防范事故发生、减少损失,提出针对性措施。通过对旅游景区安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由核心、辅助和保障3个子系统构建的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模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江西婺源县10个景区为例,进行安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婺源县10个景区均是较为安全的旅游景区,安全综合评价排序与实际状况相吻合。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方法用于旅游景区的定量安全评价,为安全管理、安全对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5.
借助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那些对事故再现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参数,进而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处理则可在花费不大情况下确保再现结果的精度。基于均匀设计并结合回归分析,提出了一种事故再现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均匀设计寻找到事故再现模型的一阶响应面模型,再借助该响应面模型获得原事故再现模型内参数的敏感性向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该方法获得各输入参数的取值区间及各输入参数在其标称值附近有一定程度扰动时2种情况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一数值算例,算例结果表明:笔者方法所得参数敏感性顺序与其他学者研究所得一致。 相似文献
396.
石膏矿采空区上覆岩层冒落规律与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上覆岩层冒落的危险性进行有效评价,在工程实勘的基础上,将石膏矿上覆岩层的自然冒落作为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来处理,并根据普氏平衡拱理论对各级拱形作出2点假定,即冒落拱顶部弧线为抛物线,矿柱按θ角剥蚀。提出以临界松散系数K作为其危险性评价因子,并根据所建立的一般冒落拱模型,分别推导得到条带矿柱及间隔点柱区域关于K的计算公式。最后,将该评价因子用于工程实际,实现对邵东石膏矿采空区的危险性分级。该评价体系,即可对石膏矿地表塌陷作出有效预测,也可对石膏矿地表危险程度进行合理分级。 相似文献
397.
将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KO2菌株在无氮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细菌吸附剂,将K02分别接种到含有硅藻土或沸石粉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细菌-硅藻土复合吸附剂和细菌-沸石复合吸附剂,研究三者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解吸作用.结果表明,细菌与矿物的复合吸附剂效果更好,解吸率也更高,其中细菌-沸石复合吸附剂效果最好.比较对Cu2+、Zn2+、Cd2+、Cd3+、pb2+的吸附作用.该吸附剂对Pb2+选择性最好,吸附率达97%,且吸附后可以自动聚集成团沉降,相比细菌和矿粉单独使用,沉降时间明显加快.用浓度均为0.1 mol/L的草酸、草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硝酸钠4种溶液作解吸剂,分别对上述3种吸附剂体系进行解吸.EDTA-2Na对3种吸附条件下的Pb2+解吸效果最好,最高达到90%.在应用细菌吸附剂和细菌-硅藻土吸附剂条件下,EDTA-2Na解吸效果从大到小为Pb2+、Cu2+、Cr3+其他解吸剂均对Cu2+效果最好;草酸的解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Cu2+、Cr3+、Cd2+、Zn2+、Pb2+.而在采用细菌-沸石吸附剂条件下,不同解吸剂对不同重金属解吸效果完全不同.用EDTA-2Na做解吸剂,5种离子的解吸率都明显高于其他组,草酸对Cr3+解吸率最高.研究表明,对重金属离子废水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的组合为细菌-沸石吸附剂和EDTA-2Na. 相似文献
398.
基于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控形势的严峻性,选取该区域西南部的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人工降雨对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发现:冬季改善效果最好,平均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约10,对应的SO2、NO2、CO、O3、PM10、PM2.5浓度分别降低1.8 μg/m3、3.8 μg/m3、0.1 mg/m3、8.1 μg/m3、6.9 μg/m3、8.9 μg/m3;其次是春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8,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1.0 μg/m3、3.3 μg/m3、0.1 mg/m3、8.1 μg/m3、6.1 μg/m3、8.4 μg/m3;再次是夏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3,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6 μg/m3、1.6 μg/m3、0.03 mg/m3、6.9 μg/m3、1.2 μg/m3、2.0 μg/m3;秋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1,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4 μg/m3、0.6 μg/m3、0.01 mg/m3、3.5 μg/m3、0.1 μg/m3、0.1 μg/m3。计算不同季节降雨总量与污染物削减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春季人工降雨总量与O3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夏、秋两季人工降雨总量与PM2.5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99.
辽宁省海岸带环境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海岸线、海岸滩涂面积、海岸湿地景观格局以及沿海6市的土地类型变化信息,从自然、人文两方面选取指标构建辽宁省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与动态层次分析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辽宁省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辽宁省海岸带中的大连市海岸带环境脆弱性呈波动增强趋势,海岸带其他地区的环境脆弱性呈波动减弱趋势;空间上各地区海岸带环境脆弱性差异显著,其中,大连市海岸带环境脆弱性投影值最大,海岸带环境最优,而盘锦市的投影值最小,海岸带环境承受最大压力. 相似文献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