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N_2O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7年5月1日到2009年4月30日对黄土高原苹果园氧化亚氮(N2O)排放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监测.分别在距果树2.5m(D2.5)、1.5m(D1.5)、0.5m(D0.5)的位置采样.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园N2O排放量年际变化较大,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的N2O排放量(2.74kg·hm-·2a-1)比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2.27kg·hm-·2a-1)高20.7%,主要原因是2008年夏季降雨量是2007年夏季降雨量的1.92倍,使得2008年夏季N2O排放量是2007年夏季的2.81倍.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的排放系数(0.082%)是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排放系数(0.035%)的2.34倍.施肥后、冻融交替期、苹果树落叶的前期、降雨后苹果园都有高的N2O排放峰,N2O的季节变化受到这些短期事件的显著影响.而这些短期事件对N2O排放的激发效应又受到降雨量、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和地温的调控.D2.5和D0.5两个处理的N2O排放与气温(p≤0.01)和地温(p≤0.01或p≤0.05)显著相关.D1.5处理N2O排放与气温(p≤0.05)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其农业生产所排放的CH4和N2O,早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在分析总结现有的野外观测结果的基础上,验证了估算区域痕量气体排放量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估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1.69(1.29~2.09)Tg·a-1和0.019(0.014~0.024)Tg·a-1,分别占全国农田CH4和N2O排放量的16.7%和6.1%.  相似文献   
173.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土壤CO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土壤 CO2 的δ13C值在地 -气界面层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地 -气界面层以下 ,土壤 CO2 的δ13C值基本不变 .土壤 CO2 的 δ13C值存在季节变化与昼夜变化的特征 .夏季 CO2 的 δ13C值最高 (-15.5‰ ) ,冬季 CO2 的 δ13C值最低 (-18.9‰) ;从夏季到冬季 ,土壤 CO2 的 δ13C稳定值逐渐降低 ,降低幅度超过 3‰ .在一天中 ,中午土壤 CO2 的 δ13C值最高(-14.0‰ ) ,早晚土壤 CO2 的δ13C值较低 (-15.4‰ )  相似文献   
174.
The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il pH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n EDTA-extractabl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and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rice straw and grains. EDTA-extractable Cr contents in soils and concentrations in rice tissu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he combination of soil pH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ould produce the more precise regression models for estimation of EDTA-Cu, Pb and Zn contents in soils, demonstrating the distinct effect of the two factor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hese heavy metals in soils. Soil pH greatly affected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rice plants. Furthermore, inclusion of other soil properties in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mproved the regression models for predicting straw Fe and grain Zn concentrations, indicating that other soil properti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precise predicting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175.
P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regimes on the speci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arsenic (As) and cadmium (Cd) in Brazilian upland rice growing in soils polluted with both As and Cd. In the pot experiment constant and intermittent flooding treatments gave 3-16 times higher As concentrations in soil solution than did aerobic conditions but Cd showed the opposite trend. Compared to arsenate, there were more marked changes in the arsenite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il solution as water management shifted, and therefore arsenite concentrations dominated the As speci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oil.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As concentrations in the rice grains increased from0.14 to 0.21 mg/kg while Cd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from 0.21 to 0.02 mg/kg with increasing irrigation ranging from aerobic to constantly flooding conditions. Among the various water regimes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treatment produced the highest rice grain yield of 6.29 tons/ha. The As speci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dimethylarsinic acid (from 11.3% to 61.7%) mad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in total As in brown rice in the intermittent and constant flooding treatments compared to the intermittent-aerobic treatment. Thus, water management exerted opposite effects on Cd and As speci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oil and consequently on their accumulation in the upland rice. Special care is required when irrigation regime methods are employed to mitigate the accumulation of metal(loid)s in the grain of rice grown in soils polluted with both As and Cd.  相似文献   
176.
李晖  邹惠仙 《环境化学》1995,14(2):124-128
在25℃下,分别测定来自水各地的四种土壤和八种沉积物吸着水溶液中的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吸附等温线,所有的等温线呈线性,表明土壤和沉积物吸着水溶液中的非离子有机物的过程是分配机理,土壤或沉物的本身用有机碳标化的吸附系数(Koc)之间差异不大,而土壤的和沉积物之间的Koc则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沉积物有机质成分的极性小于土壤有机质成分的极性造成的,沉积物质吸着上述两种有机物的Koc约是土壤的K  相似文献   
177.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区4种主要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以及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恢复类型导致了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明显差异.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生物学性状均比长期干扰下CK的高.人工林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对比天然次生林土壤差.整合上述指标的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分别为:天然次生林(0.752)、油茶林(0.611)、杉木林(0.422)、湿地松林(0.439)、对照(0.124).在森林恢复初期,采用自然恢复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生物学肥力.导致天然次生林土壤生物学活性相对较高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凋落物产量和质量、较高的根系生物量、较丰富的植物种类组成、较优越的土壤生态条件和快速的植物生长.在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指标选择方面,培养基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培养基丰富度和培养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大部分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较好指标.图3表6参68  相似文献   
178.
燃油锅炉燃烧过程SO2的生成与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燃烧过程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62台燃油锅炉(≤10.5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SO2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燃油燃烧过程中燃油硫含量S和过量空气系数α对硫的转化率、SO2排放因子和排放浓度的影响,获得了基于燃料消耗量、燃料发热量的SO2排放因子EFCEFH以及SO2标态折算浓度CSO2与硫含量S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过量空气系数α>1的燃油燃烧过程中,EFCEFHCSO2与燃油硫含量S呈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而与过量空气系数α无关,其关系式分别为:EFC=18.86602×S,EFH=443.78751×S ,CSO2=1 509.28337×S;硫转化率η和基于燃料硫含量的SO2排放因子EFS则与燃油硫含量S和过量空气系数α无关,其平均值分别为96.3%和1.93 kg/kg。  相似文献   
179.
Zhang  Zhengfang  Ouyang  Zhuozhi  Yang  Jingjing  Liu  Yanjun  Yang  Chen  Dang  Zhi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19,17(3):1421-1428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The increasing presence of pesticides, pharmaceuticals and plasticizers in environmental media is threatening public health and ecosystems. Remediation of...  相似文献   
180.
Cu2+对普通小球藻的光合毒性:初始藻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Cu2+对普通小球藻的光合毒性以及初始藻密度对Cu2+光合毒性的影响,将初始密度为107mL-1的普通小球藻暴露于Cu2+的6个浓度(0、5、10、20、30和40μmol.L-1)中进行96 h的毒性暴露实验,在2、48和96 h分别利用叶绿素荧光仪(MAXI-Imaging-PAM)测定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针对3个不同初始密度的普通小球藻(2×106、5×106和2×107mL-1),测定并比较了其暴露于0、20和40μmol.L-1的Cu2+12 h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不同初始藻密度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藻密度为2×106mL-1时,20和40μmol.L-1Cu2+可完全抑制普通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当初始藻密度增加到5×106和2×107mL-1时,40μmol.L-1Cu2+对普通小球藻的实际光合作用效率仅有约75%和25%的抑制。这表明初始藻密度越大,Cu2+的光合毒性越弱。但随着初始藻密度的增加,初始藻密度的变化对Cu2+光合毒性的影响减弱。初始藻密度为107mL-1时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暴露于20~40μmol.L-1Cu2+2 h后,普通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即受到抑制,且该抑制程度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并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有所缓解。随着Cu2+浓度的增加,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Yield)、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逐渐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4)逐渐上升。研究结果表明,Cu2+对普通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为通过引起PSII系统反应中心的部分失活,导致PSII系统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减少,引起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以及ATP和NADPH的合成减慢,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初始藻密度对Cu2+的光合毒性大小有较大的影响,故在进行藻类的毒性实验时,也应关注初始藻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