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污染物的排放,但从空间上看,由于各地区在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总量与污染物排放量并非完全地呈正比例关系,两者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即空间错位)。为定量分析省域尺度上经济总量与污染排放的空间错位现象,分别以GDP和SO2排放量代表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量,借鉴城市地理学中错位概念构建了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并分析不同要素对空间错位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0年,(1)中国 SO2排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965.8×104 t增长至2006年的2588.7×104 t,至2010年降至2182.9×104 t;(2)中国经济增长与SO2排放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现象,空间错位指数在0.25左右;(3)分阶段看,2000-2007年的错位现象有所扩大,而2007-2010年的错位现象缩小;(4)广东、贵州、山西、江苏、浙江、内蒙古等少数省份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不匹配是造成空间错位的主要原因;(5)SO2排放量的变化缩小了空间错位现象,而2000-2006年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加剧了空间错位现象,2006-2010年经济增长则缩小了空间错位现象。研究结果对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化学物质可能对生态环境或通过不同环境介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识别出高危害的污染物,采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和证据权重法,分别选择4、6和8个筛选指标,开展了50种污染物危害特性优先性排序。结果表明:筛选因子数量相同时,2种方法危害性排序结果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在0.94以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见2种方法均可用于污染物危害性排序;方法相同时,不同指标排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表明选择不同的筛选指标对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人们在求解上限载荷时,一般采用运动学许可位移增量场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变摩擦条件下两种典型成形问题的分析,用另一种求解上限载荷的方法(力场法)给出了解答,并且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一致。从求解过程知道,对某些成形问题还可以求得局部变形力。  相似文献   
74.
竹涛  张星  王礼锋  朱晓晶  于洋  林军 《化工环保》2019,39(4):367-372
针对钢铁行业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HAPs)的污染控制难题,以汞和二噁英为典型污染物,论述了钢铁行业HAPs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介绍了HAPs的管控机制,提出了钢铁行业HAPs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75.
于洋 《环境技术》1999,17(4):24-25
本文论述了低气压环境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有关国家标准,及这些标准的应用条件。特别指出在低气压环境中,电工电子产品受到的影响与损害。本文最后强调了环境条件与试验的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羧甲基纤维素包覆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铁以其较高的活性和较小的尺寸适用于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原位修复。然而,为达到原位修复的目的,纳米铁必须在水中保持良好的分散性。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来改善其分散性。透射电镜观察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包覆纳米铁颗粒呈离散状态,且羧甲基纤维素含量为64.2wt%的纳米铁粒径为20nm左右;而未包覆纳米铁颗粒有明显的棱角且粒径为50~100nm。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通过其分子中羧基的单齿配位作用结合在纳米铁表面。沉降曲线表明,在1mmol/LNaHCO3水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包覆纳米铁的沉降曲线是斜率为-10-4~-10-5s-1的直线,其分散性比未包覆纳米铁颗粒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7.
于洋  邵蕾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7):211-211,214
本文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新增金属检测项目铊。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出仪器检出限0.025ug/L,线性范围0—50ug/L。回收率91.5%-96.2%.精密度为1.51%-3.97%。结果方法可用于生活饮用水水样中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究gvpA基因拷贝数和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的作用,利用3株微囊藻包括铜绿微囊藻FACHB910、FACHB930以及惠氏微囊藻FACHB929为材料;测量了伪空胞长度、伪空胞直径、相对气体含量、表观压强、临界压强和细胞膨压等性状,分析了gvpA基因拷贝数目、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传统装置停工程序进行改进,在保证吹扫效果前提下,实现了装置停工过程密闭吹扫,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0.
通过研究141种对7种水生生物(发光菌、江水细菌、绿藻、大型溞、鲤鱼、黑头呆鱼,古比鱼)的毒性,建立了非极性麻醉型和极性麻醉型有机物的毒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 Kow的相关性,并对该相关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建立了Abraham参数与7种水生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根据Abraham参数和预测模型的系数,对有机污染物与生物毒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Abraham毒性模型回归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有机污染物对7种水生生物的毒性机理具有一定种间相似性和种间差异性,通过有机污染物对7种水生生物种间相关性研究发现,近缘物种种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物种具有较相似的毒性作用机理,而非近缘物种种间相关性较差,说明这些物种种间毒性机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