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37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41.
长江下游沿线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论文利用1985和2000年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长江下游近15年来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化类型及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化类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可以用3个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与草地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解释因子。  相似文献   
342.
为了阐明PFOS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可能原因和机制,探讨PFOS致死与神经系统发育的相互联系,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了经PFOS饲料染毒后出生1和7d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情况,通过基因组学(Gene Ontology)和生物路径(Pathway)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和相互联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FOS染毒后,出生1、7d的大鼠脑皮质组织分别有864、642条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差异基因涉及的与PFOS致死相关的生物过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血循环系统、刺激应答、骨骼发育、氧化应激、心脏功能以及pH值调节等.结果表明,PFOS导致的出生早期死亡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PFOS可能通过改变脑组织血氧平衡,影响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发育过程而使新生儿的存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343.
全尺度室内环境模拟箱研制及性能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尺度室内环境模拟箱,以及研究开发的与室内实际空间尺寸相仿的大容量环境模拟箱具备的对试验条件的调节功能.在标准试验条件(箱内温度23 ℃,相对湿度45%,换气量30 m3/h)下,箱内温度、相对湿度和换气量的波动误差分别为0.21 ℃、0.35%、0.15 m3/h.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箱的气密性和混合性良好,本底浓度较低,能为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提供环境条件稳定、背景干扰小的室内仿真环境.对大芯板甲醛释放测定的结果表明,环境模拟箱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室内污染物的释放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344.
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含有微量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能够通过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到水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为探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不同季节中的浓度分布及生态风险情况,本研究于2019年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对北京市5座污水处理厂出水中PPCPs的赋存情况和浓度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5座污水处理厂出水中PPCPs检出率为100%的化合物包括磺胺甲恶唑、克拉霉素、卡马西平、避蚊胺、美托洛尔、咖啡因、氧氟沙星和双氯芬酸;PPCPs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分布差异,其中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克拉霉素、吉非罗齐、苯扎贝特、氯贝酸、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卡马西平、甲氧苄啶、避蚊胺在春季出水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在夏季和秋季出水中浓度,而双氯芬酸、甲芬那酸、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咖啡因则在夏季出水中浓度要略高于其在春季和秋季出水中的浓度;通过对PPCPs的生态风险评价发现,避蚊胺在一个春季样品中为中风险污染物,在其他样品中均为低风险污染物,磺胺甲恶唑和美托洛尔的最大RQ值分别为0.09和0.08,接近中风险,其他PPCPs均为低风险污染物.  相似文献   
345.
以大庆油田常规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为处理对象,建立日产水300t的超滤预处理和电渗析脱盐处理中试试验装置.考察该工艺所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放大规律,为万吨级工业装置和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经过3000h长时间连续试运行,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浊度低于1.0 NTU,悬浮物和含油量低于1.00 mg/L,矿化度低于1000 mg/L,水质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用水要求,证明采用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代替清水作为聚合物驱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6.
油气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实施节能评估的时间节点问题,并指出建设节能评估配套体系文件的必要性,提出了对节能评估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47.
大气中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大气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醛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大气中醛酮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国内外对大气中醛酮类物质的研究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三个方面综述了大气中醛酮类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48.
催化湿式氧化法降解水中的β-萘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于超英  赵培庆  陈革新 《环境科学》2012,33(11):3826-3832
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降解β-萘酚,制备了一系列MnOx/nano-TiO2催化剂,对其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程序升温还原(TPR)等表征.结果表明,Mn负载量过高时,高分散的MnO2和Mn2O3聚集形成相应的晶相,导致了β-萘酚COD去除率的降低;焙烧温度过高时,可能是因为形成较多活性较差的Mn2O3,MnO2和Mn2O3之间的电子传递作用被削弱,造成COD去除率的降低;催化剂使用6次后COD去除率略微降低可能是和对应的衍射峰峰强度下降有关.当Mn负载量(质量分数)为4%、焙烧温度为450℃时所制备的MnOx/nano-TiO2催化剂活性较好,其在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总压力为0.5 MPa的条件下催化β-萘酚降解时COD去除率可达96.4%.该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β-萘酚COD去除率仍可达92.4%.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分别测定50、80、110及150℃时反应后溶液中Mn的溶出量,均低于9.3 mg·L-1,催化剂稳定性较好.根据文献对β-萘酚的降解路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49.
北京东灵山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阳春  胡波  王跃思 《环境科学》2013,34(7):2505-2511
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北京东灵山森林站连续观测了SO2、NOx、O3和PM2.5的浓度,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月变化、季节变化和统计日变化特征,结合气流轨迹探讨了传输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O、NO2、NOx、O3、SO2和PM2.5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0±1.6)、(13.2±7.2)、(15.3±8.2)、(61.0±19.6)、(3.6±3.6)、(35.6±32.0)μg.m-3,均低于北京城区的观测值.NOx浓度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分别为(17.0±8.0)μg.m-3和(13.8±4.1)μg.m-3.O3浓度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SO2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冬季与夏季的比值约为2.7.PM2.5夏季的浓度要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达到56.4μg.m-3.NOx、O3和SO2浓度日变化显著,其中NOx日变化为双峰型,O3和SO2日变化为单峰型,PM2.5日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350.
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海业  张蕾 《生态环境》2006,15(5):1101-1105
光因子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人参(PanaxginsengC.A.Mey.)作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对光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文章从保护野山参物种资源及光环境对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的角度,介绍了人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现状:研究时期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指导园参栽培为目的,围绕可见光区的光强和光质特征展开,以光环境静态调查及光强日动态、光质颜色对人参生理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人参适宜光照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参种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能力及光分布空间变化给人参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已有研究的结果,例如,①参棚透光率为25%时,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光强度,人参光合速率最高;②浅绿膜人参生育健壮,光合作用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快,有利于参根增重。2000年以后,随着林下栽参的兴起,原有研究成果不足以满足目前科学种植的需要,国外已经出现林下分光谱辐射对人参根部皂甙积累影响数量关系的研究,而国内针对林下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可见光区光强变化的水平上。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在科学指导林下栽参的选址及现代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建立合理的人参生长光环境动态模型是未来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