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硫酸钙在Ca-Mg-K-Cl-H_2O体系转化过程中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脱硫石膏常压盐溶液法转化生成α-半水石膏是实现脱硫石膏综合应用的有效途径,文章着重研究了该转化过程中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盐溶液对硫酸钙溶解度的影响,以此作为脱硫石膏转晶的重要参数。实验过程中,硫酸钙溶解度测定采用溶解平衡法,结果表明温度、盐的种类及浓度对硫酸钙溶解度影响最为显著。在CaCl2溶液中,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影响,CaSO·42H2O溶解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MgCl2溶液中,低于4%浓度时CaSO·42H2O溶解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高于4%浓度时溶解度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不明显;在KCl溶液中,CaSO·42H2O溶解度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盐溶液浓度增加而升高。在混合盐溶液中,随浓度增加CaSO·42H2O溶解度有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同离子效应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2.
试验用废弃活性炭做回收醋酸丁酯的研究,采用蒸气吹脱解附法,设计制作活性炭解吸塔,考察蒸气用量对活性炭解吸的影响,同时确定最佳解吸时间及可回收的丁酯量,并探讨回收醋酸丁酯的同时能够再生活性炭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43.
摘要:采用不同浸提剂对固体废物中的硼进行浸提并用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结果袁明,pH=2.64±0.05的冰醋酸水溶液提取率最高。探讨了显色时间、pH值和金属离子等主要因素对测定的影响,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加标回收率在87%~103%之间:通过与ICP-AES方法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4.
何伟  韩诚  钟文辉  林先贵 《环境科学》2011,32(10):3045-3052
将汞诱导型启动子PmerT和其调控基因merR与egfp基因融合构建发光报告基因系统.通过mini-Tn5系统把merR-egfp插入到Pseudomonas putida染色体DNA上,构建成为在Hg2+诱导下能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工程菌,并将其应用于检测江西红壤中汞污染.当土壤中汞含量在0.04~50 mg.k...  相似文献   
45.
百草枯对巨桉人工幼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百草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程和时效,在施加百草枯后第0、1、2、4、8、15、31d动态采集四川盆地典型巨桉人工幼林表层土壤,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了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施加百草枯后第1d土壤细菌丰富度显著降低,但在第2d明显增加,随后在第4d和第8d出现一个降低的过程,直至第15d降至最低点,在第31d又显著增加.施用百草枯后明显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但增加了Simpson指数,表明百草枯的施加可使部分细菌减少或丧失,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和较低的丰富度.通过对优势条带的克隆测序,鞘脂杆菌科(Sphingobacteriaceae)和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普遍存在于施加百草枯前后的不同阶段,而施加百草枯后第1d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条带消失,随后均在第2、4和8d出现,但15d后伯克氏菌目、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条带消失,第31dγ-变形菌纲条带仍然缺失.这些结果为更清晰地认识百草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6.
文章基于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诉求等量化指标构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2010和2014年30个省域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展开评价。结果显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相对较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指数值相对较低的是贵州、新疆、宁夏、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排名基本保持前三名水平;广东、江苏、浙江基本保持排名前4至8名的水平;广西、贵州、云南基本保持排名后五位的水平。从时空格局演进看,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时空格局变化程度不大,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始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二产比重和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总体呈现负相关关系;环境治理对于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能力的贡献程度参差不齐,而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与经济协调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7.
基于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数据,从满足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污许可量管理要求的角度,提出了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框架,包括污染物连续达标排放判定依据和最优排放控制量核查技术,并基于案例城市火电、钢铁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放数据对上述大气固定源排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8.
采用溴百里酚(BTB)鉴定培养基和稀释平板法从南京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水样本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经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反硝化产碱杆菌(Alcaligenes denitrificns),并将其命名为菌株BMB—N6。研究了菌株BMB—N6在不同浓度亚硝态氮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该菌株最适的好氧反硝化条件,并且在实验室和大田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菌株BMB—N6与蛋白质降解菌BMB-LA和氨氮脱除菌BMB—HKF复配形成的混合菌制剂的反硝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BMB—N6在8h内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可达94%,其最适亚硝态氮去除条件为摇床转速50r·min^-1,C/N比值4,pH6,温度35℃。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菌株BMB-N6为基础制成的混合菌制剂在12h内可去除90%的亚硝态氮,在大田应用中7d内可去除80%的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4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轨道交通正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0.
产业集聚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要素和资源集聚,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和经济保障。已有研究验证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正向作用,然而,在多维城镇化异质性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实际作用,明确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不仅是从"量"上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更需要从"质"上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因此,本文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三个维度分析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三个维度城镇化影响机制并提出三个理论假说:产业集聚对人口城镇化有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土地城镇化有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户籍人口城镇化有影响,但受到户籍制度的约束,其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验证。然后,本文采用2005—2014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用常住人口比重衡量人口城镇化,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区总面积比重衡量土地城镇化,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衡量户籍人口城镇化;以区位熵和经济密度衡量产业集聚度,分析产业集聚对三个维度城镇化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滞后作用和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但对户籍人口城镇化影响不显著,其原因是户籍制度制约了产业集聚对农村城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产业集聚对户籍人口城镇化的作用有滞后性,产业集聚将通过土地城镇化和常住人口城镇化两大中介机制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这一研究发现契合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先推进城镇人口和土地要素的集聚,然后逐步向打破户籍制度制约、实现常住人口"市民化"的梯度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