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重庆市黑碳气溶胶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影响重庆市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及BC的主要来源,对2012年重庆市BC与主要气象因素及燃煤、机动车产生的SO2、NO x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24 h内BC浓度变化与车流量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年,重庆市BC年日均浓度为(5.9±2.7)μg·m-3,占PM2.5年日均浓度的7.2%,BC小时浓度较大值出现在6:00—10:00及20:00—23:00.气温和相对湿度对BC浓度的影响不大.影响BC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为风速,风速为0.5~1.5 m·s-1时,BC浓度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小;当风速超过2 m·s-1时,BC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增加.BC与SO2、NO 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4和0.542(p0.01),表明重庆市BC与SO2、NO x来源相同,即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且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更大.BC浓度24 h变化与车流量的关系表明,BC浓度日变化除了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外,还受机动车尤其是柴油重型车的影响,因此,需重点控制柴油机动车以控制重庆市区BC污染.  相似文献   
652.
人类生产活动导致湖泊水体硫酸盐浓度日益增加,硫酸盐与沉积物中磷之间的关系引起关注.该研究以武汉东湖水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室模拟,研究为期近一年且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外源硫酸盐对沉积物释磷及微生物的作用.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使沉积物pH和氧化还原电位(E h)总体呈降低趋势.外源硫酸盐促进了沉积物磷的释放,输入硫酸盐(S500)与对照(CK)之间的上覆水存在显著差异(p0.01),S500的上覆水中总磷浓度最高值达0.33 mg·L-1,为对照的2倍.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解磷菌的数量高于无机磷解磷菌,上层沉积物解磷菌的数量和沉积物总磷的含量之间呈负相关.S500的沉积物中磷酸二酯酶活性高于磷酸单酯酶活性,且不同分层沉积物磷酸单酯酶活性和磷酸二酯酶活性之间的正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温度升高,磷酸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促使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653.
采用自制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木薯淀粉废水,以9 d为负荷提升周期考察了启动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COD去除率、产气量、出水的pH值和碱度总体上随时间的增加不断上升,挥发酸浓度不断下降;2)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启动时间短,COD去除率高,进水COD浓度为8000mg/L,COD去除率可稳定在93.0%以上,最高可达98.0%。  相似文献   
654.
利用油藏封存CO_2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CO_2扩散逃逸在整个封存体内广泛存在,因此有必要研究扩散逃逸对封存效果的破坏强度。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能够描述油藏封存CO_2后扩散逃逸行为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示范区在1万年累计逃逸量为0.178×104t,1万年累计逃逸量和封存量比值为0.067%,需要1470万年CO_2才能全部逃逸,扩散逃逸对封存破坏甚微。研究结果为CO_2封存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指标,也为盆地级封存体扩散逃逸量计算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55.
精细识别湖泊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是确定流域污染调控措施的基础.贝叶斯方差分析具有灵活的模型结构,可直接表征变量的时空动态特征.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该方法的湖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识别的方法框架,研究了异龙湖稳态转换条件下富营养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和滇池外海特征污染物达标率的时空变化2个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时的适用性.针对参数可交换性假设被忽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选择准则的判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滇池案例中.结果表明:(1)相对于清水稳态,异龙湖在浊水稳态时3种富营养化指标浓度更高,且年际方差所占总方差比例减小;(2)滇池外海总氮浓度超标率由2007—2013年间的40%左右降到2014—2016年间的10%左右,且波动性降低.随着监测数据的积累和监测时空精度的增加,贝叶斯方差分析在湖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6.
针对养猪废水有机物、氨氮浓度高,水质波动范围大,水力冲击负荷强,常规工艺难以处理达标等水质特点,设计固液分离-气浮-厌氧-SBR-气浮组合工艺处理规模化养猪废水.经调试后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稳定,且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原水COD由6 000 mg/L下降至60.4 mg/L,BOD5由3 500 mg/L下降至11.5 mg/L, SS浓度由4 200 mg/L下降至21 mg/L,NH3-N由700 mg/L下降至14.8 mg/L,TP由180 mg/L下降至0.298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7%,99.5%,97.9%和99.8%,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87-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657.
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作为黔江区城区两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十二五"期间两大水源点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其中小南海水库的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库区养鱼、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污染、库区乡村游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为了黔江区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保障城区2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黔江区生活饮用水保持良好,提出合理保护措施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658.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轮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5年9月(丰水期)和2006年4月(枯水期)两次对长江口轮虫的分布调查,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长江口轮虫的变化规律,比较南北两支轮虫种类、密度、生物量的分布状况,分析轮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盐度、径流量、含沙量等的关系,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9.
对荒漠生物质气化发电进行LCA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在评价过程中选用了燃煤发电系统为参照。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利用过程没有CO2的排放,整个发电周期中仅原料的生产、运输以及预处理过程消耗能量导致CO2排放,因此生物质气化发电方案的排放量远远小于燃煤方案,减排量达到了87%-94%。生物质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对环境污染降低程度的总指数为3.68。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大大削减了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够缓解能源危机。  相似文献   
660.
在分析武汉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符合武汉市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低碳管理模式及对策,以实现武汉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