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苯酚降解菌CM-HZX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苯酚菌CM-HZX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属于红球菌(Rhodococcus sp.),16S r DNA在Gene Bank的登录号为KM014567.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M-HZX1培养及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 H=7.0,温度30℃,转速为150 r·min~(-1).该菌株能耐受4%的盐度,适应性强.0.5 g·L~(-1)苯酚在24 h时的降解率可达93.6%,1.5 g·L~(-1)苯酚在48 h时的降解率在90%以上.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2013年6月在北京及华北平原大城市空气污染联合观测期间,使用大流量PM2.5采样仪分昼、夜采集北京市典型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样品,利用GC-MS技术对PM2.5中正构烷烃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与来源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后向轨迹分析了远距离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PM2.5)为29.73~275.30μgm3,PM2.5中ρ(总正构烷烃)为50.33~143.49 ngm3.PM2.5中正构烷烃质量浓度随碳数分布呈单峰-后峰型和双峰-后高型2种;Cmax(主峰碳数)为C29或C31;CPI(碳优势指数)为1.34~6.66;LMWHMW〔ρ(C14~C24正构烷烃)ρ(C25~C36正构烷烃)〕为0.10~0.31.观测期间PM2.5中正构烷烃主要来自高等植物蜡,并且主要来自温带植物;其次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观测期间来自北京市南向气团轨迹出现概率最高,影响最为突出,其次为来自东南沿海方向和内蒙古中西部方向的气团轨迹.  相似文献   
103.
抗生素恩诺沙星和重金属Cu是当今我国土壤中较常见的污染物。本研究考察了恩诺沙星与Cu复合污染对砖红壤中白菜和西红柿种子的根及芽伸长的影响,以评估恩诺沙星和Cu复合污染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Cu时,土壤中的恩诺沙星浓度与2种作物的根伸长和芽伸长的抑制率均显著相关(P0.05);白菜的敏感性均大于西红柿;白菜和西红柿的根伸长对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的敏感性均较芽伸长更高;与单一恩诺沙星胁迫相比,在恩诺沙星与Cu(100 mg·kg~(-1))或Cu(300 mg·kg~(-1))复合污染下,二者对白菜和西红柿的根及芽伸长抑制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作用。试验结果在揭示恩诺沙星与Cu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同时,也为重金属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105.
生物质炭对土霉素胁迫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模拟污染实验,将甘蔗渣炭、菠萝渣炭和木薯渣炭分别以0%、0.1%、0.5%和1.0%的炭土比添加到砖红壤中,研究土霉素胁迫下小白菜种子萌发效应。结果表明:(1)生物质炭促进种子萌发;土霉素在0~300 mg·kg~(-1)胁迫下种子发芽率未受明显影响,300~500 mg·kg~(-1)时受轻微抑制。(2)土霉素为0~100 mg·kg~(-1)时对种子根及芽伸长呈促进作用,促进率最高达33.05%。100~500 mg·kg~(-1)呈抑制效应,最大抑制率63.98%;种子对土霉素的敏感顺序依次为:根伸长>芽伸长>发芽率。(3)在土霉素胁迫下炭土比与种子根伸长呈显著正相关。3种生物质炭对小白菜种子根及芽伸长的促进效果呈:木薯渣炭>菠萝渣炭>甘蔗渣炭。(4)生物质炭和低浓度土霉素共同促进小白菜萌发,对高浓度土霉素毒性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创新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模式,分析政府单一管理模式下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现状及治理困境,针对职业安全与健康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健康管理滞后于安全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成效低等问题,探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即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各类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等多行动主体,为实现安全健康公共利益,基于平等、主动、自愿的原则,实施合作管理。研究表明:合作管理模式已成为社会重大公共事务治理的主流模式,构建多主体、多向度的合作互动关系是现代社会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管理的必然要求,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7.
在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几乎同时要产生污泥或沉渣,而且数量很大。一个10万立米/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日产生的污泥达230米~3左右。这些污泥或沉渣中集聚了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其中有可腐化的有机物、寄生虫卵、致病菌、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而且含量常常很高。因此,污泥如果处理不妥,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08.
为获得培氟沙星废水高效去除的环境友好型吸附剂,以城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了SBC(污泥基生物炭),并采用氧化石墨烯(GO)对其改性得到GO-SBC(氧化石墨烯改性生物炭),利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生物炭对培氟沙星的去除效果,并通过吸附模型和FTIR、XPS表征技术进一步探究了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①改性后的GO-SBC表面更加粗糙,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②动力学吸附研究表明,GO-SBC对培氟沙星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7.51 mg/g,比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容量提高了40.32%,且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③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④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⑤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制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π-π相互作用,另一种是GO-SBC的N—H与培氟沙星的C—H相互作用.研究显示,GO-SBC是一种高效去除培氟沙星的吸附剂,这为城市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也为抗生素废水治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从一个简单的单细胞开始,生命已经进化成数量可观、形态、大小各异的种群,从小小的跳蚤、到庞大高耸的暴龙,从缓慢飞行的秃鹫到快速游动的剑鱼,从低等的蕨类到诱人的兰花。这些千差万别的生物形态怎么会是由基因的随意变异而引起的呢?  相似文献   
110.
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3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在南宁举办全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班。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建进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