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贵州省原煤中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建宇  冯新斌 《环境化学》1998,17(4):339-344
研究了贵州省各主要煤田中主要采煤层的As,B,Ba,Be,Cd,Co,Cr,C,Hg,Li,Ni,Pb,Sb,Se,Sr,Tl,V,Zn等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贵州省原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总体上的世界范围内的一致,但Sb,As,Hg等有害元素则明显富集,由于煤炭成因上的特殊性,其微量元素的组成除受煤植物的影响外,后期在煤作用对其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2.
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土壤中溴虫腈的残留降解动态。正交试验L9(33)结果表明,在流量25~27 m3.h-1,夹带剂甲醇1 mL.g-1样品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 MPa,温度39℃,时间30 min。超临界萃取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对溴虫腈回收率的影响高低程度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验证试验表明,在上述最佳萃取条件下,溴虫腈添加量为10μg、100μg、200μg时,回收率分别是105.00%、80.33%、102.33%,变异系数分别是7.32%、4.58%、4.95%。降解动态试验表明溴虫腈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0.097 2e-0.4501 t,R2=0.973 7,t1/2=2.4 d。溴虫腈10%悬浮剂(商品名除尽)在推荐剂量50 mL.(667 m2)-1或100 mL.(667 m2-)1使用2~3次,3~7 d后在土壤中残留量为6.44~23.58μg.kg-1,消解速度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可合理使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303.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化学治理技术,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碎较严重,因而,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20世纪90年代起,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10年来,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并取得长 的进展,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04.
氯丙醇(PCH)与石灰(Ca(OH)_2)进行皂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PO).由于原料及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副产物,如丙醛(PA)、丙酮(AT)、二氯丙烷(PDC)、表氯醇(ECH)、氯两醇(α、β—PCH)、二氯二异丙醚(DCE)等.对反应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工艺废水治理等工作的关键之一.依据《川崎分析指南》介绍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受实验室条件限制,常以不锈钢柱代替原方法中的玻璃柱.虽然通过增加柱长和减小柱口径可尽量减小由此产生的对柱效的不利影响,但实际分析的结果仍不理想,本文对分析条件的选择作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05.
随着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对花键类零件的需求迅速增加,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急需研制开发出适合花键类零件加工的高质高效的新型工艺.此文以CY-80摩托车螺旋花键启动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分度式冷滚轧的方法,对渐开线螺旋花键的冷滚轧工艺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并获得了成功.同传统工艺相比,冷滚轧的渐开线花键精度高、质量好、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所以,该工艺研制成功后,立刻替代了传统的加工工艺,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厂摩托车生产的上批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06.
根据X65管线钢的Ramberg-Osgood本构方程以及土体的摩尔库仑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裸露和未裸露的埋地悬空管道受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埋地悬空管道应力和应变与悬空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埋深条件下基于最大Mises应力和最大应变的管道安全悬空长度和极限悬空长度;针对带腐蚀缺陷的埋地悬空管道,提出减薄管道壁厚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应力失效判据的管道失效功能函数和极限状态方程,并利用蒙特卡洛法对管道结构可靠度进行计算,得出管道腐蚀深度和悬空长度对其可靠度的影响程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带腐蚀缺陷的埋地管道悬空段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为管道公司抢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7.
Fe+3(EDTA)还原菌的分离及其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还原NO络合吸收液的混合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一株克雷伯氏菌(FR-1).考察了氮源量、碳源及其添加量、菌体接种量、pH值和温度对该菌种生长和对Fe 3(EDTA)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FR-1生长适宜的氮源量为100mg/L;以葡萄糖为碳源对微生物生长和Fe 3(EDTA)还原均有利,其添加量为800mg/L时还原效果最好;在接种量为100mg/L时,菌种FR-1生长最好,对Fe 3(EDTA)还原效率随菌体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大;菌种FR-1生长和对Fe 3(EDTA)还原的最佳温度为40℃;在考察的初始pH值(5.0~8.5)范围内,细菌生长随pH值升高而下降,而对Fe 3(EDTA)的还原随pH值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08.
选择合适的软化退火工艺规范,制订合理的工艺方案,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和特殊的模具结构,可用冷挤压成形工艺完成H68黄铜壳体的精密成形。用此工艺成形的零件除上下两端面留有适量的机械加工余量外,其余部分不再后续切削加工就能达到壳体零件的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形变强化,使冷挤压成形的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克服了切削加工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鼓胀问题。  相似文献   
309.
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施工机械不断增多,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为此触电伤亡事故也就“水涨船高”。据统计福州市(包括五区六县二市)1997年度触电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3%,仅次于高处坠落,位于“四大伤害”的第二位,所以我们应该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下面我将现场施工用电的一些弊病进行分析。l施工项目没有进行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没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导致项目现场施工用电缺乏科学的指导根据,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建设部JGJ46—…  相似文献   
310.
研究了US/Fenton协同作用对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探讨了Fenton试剂浓度、H2O2/Fe2 配比、溶液pH值等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投加量的增加对降解反应先促进后抑制;当H2O2/Fe2 配比为40∶1,H2O2投加量为40mmol/L,溶液pH值3.0~7.0时,US/Fenton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最快,反应30min后的降解效率远大于单独US、Fenton试剂氧化处理下的降解效率总和,其表现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到2.45,表明US/Fenton联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