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61.
广东省水旱灾害风险分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国华  周永章 《灾害学》2005,20(3):16-20
水旱灾害历来是威胁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制约着广东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水旱灾害的特点及成因,根据1950~2002年的资料,应用信息扩散方法对广东省的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勾画出广东省水旱灾受灾率概率分布曲线图,提出了广东省农业减灾的措施: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和作物种植结构,采取趋利避害的农业措施,推行有效的防灾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相似文献   
362.
17年前,36岁的崔兴文作为一名正营级军官从部队转业到南平交警直属大队,十多年来,他用青春和  相似文献   
363.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土壤环境基础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试点示范、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四个阶段,提出了当前基于风险管控的土壤环境管理总体思路,以及土壤污染预防和保护、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主要制度具体要求。立足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和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从制度标准完善、分级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风险协同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64.
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湖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选择14项指标,使用因分子分析法对湖南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介。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05个评价单元(县,市)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和落后地区。为实现湖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实行“适度非均衡-均衡”发展战略;(2)以“点-轴系统”开  相似文献   
365.
研究了贵州高原地区红枫湖和百花湖的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湖水中TN、K-N、SD、DO、NO2-N和TP等 普遍超标,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类别要求,并呈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过水污染的趋势分析,探讨湖水污染的原 因,提出相应的水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66.
用化学逐级分离法将天然沉积物进行级级分离。通过γ-666与各分级样品间的吸附实验获得了沉积物中各单组用分对γ-666的吸附等温方程。以单组分吸附等温为基础,建立了沉的吸附γ-666的多组分吸附等温式。用该多组分吸附等温式获得了沉积物中各组分为γ-666的吸附规律,吸附能力及吸附贡献大小信息。结果表明,多组分吸附等温式具有合理、客观、信息丰富、物理意义明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367.
为利用黄磷尾气中的高浓度CO气体,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选出了净化PH3气体的最佳改性炭;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吸附净化实验条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铜阳离子改性炭的净化效果最好;最佳实验条件是反应温度95℃、氧含量3%、气体流量0.2L/min、浸渍液浓度0.3mol/L、活性碳粒径4mm和焙烧温度350℃。  相似文献   
368.
阐述了面向对象的智能级进模系统 (IPDSLS)的实现 ,给出了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总体框架 ,明确了系统的模块划分及相关任务 ,根据软件工程的系统构造理论 ,选择面向对象技术创建了系统的OOA模型 ,从而明确了问题域及系统责任。通过对典型冲压件实例 ,介绍了IPDSLS系统的运行及结果情况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69.
河流泥沙对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长城  喻国华  王国祥 《生态环境》2006,15(6):1151-1155
泥沙是河流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迁移过程中吸附一定的氮、磷进入底层或下游,从而改变水中污染物的分布。通过模拟试验,选择粒径76μm以下泥沙研究不同泥沙含量、不同污染程度等条件下,河流泥沙对污染河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河流泥沙对污染河水的氮、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均有一定的吸附效果,特别是对氮、磷的等温吸附比较明显;与对照相比,含泥沙的试验组水体磷质量浓度最大降低值达0.53mg·L-1;水体溶解性总氮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污染物含量、泥沙含量、粒径等均会影响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污染物含量越高、泥沙含量越大、粒径越小吸附效果相对越好。泥沙吸附和富集污染物后沉降进入水体底层,离开水相,因而可以降低水中污染物含量,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0.
在喧闹的城市空气中,每时每刻都充杂着各种噪声,如汽车的喇叭声、轮船的汽笛声、飞机的轰鸣声和车间的机器声等。当你经过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外滩时,可以看到一个竖立着的、不断地闪烁着数字的屏幕——噪声监示仪,这是专门记录附近空气中的噪声的仪器(本刊1983年第四、五期有专文介绍)。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有人作过研究,人的高声说话声大约是40分贝(一种听觉单位,正常人在20分贝以内),繁华街道上的嘈杂声约为80分贝,高音调喇叭声可以达到90~100分贝。人们时于噪声是有一定反应的。当噪声在60~80分贝时,会感到不安;而在80~100分贝时,则更增添了烦躁;当达到100~120分贝时,会感到很难受;引起人们痛苦的噪声是120~140分贝。噪声给人们带来不少害处。在美国,有人做过不要命的试验,让一架超音速的飞机从10个人的头上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