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各等级道路网对纵向岭谷区景观结构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健康学相互交叉、相互耦合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景观结构角度,利用缓冲区、情景对比和景观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等级道路对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景观结构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道路影响生态系统的面积占区域面积比例的5.42%,低等级道路对生态系统的面积和景观破碎化影响较显著,而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影响弱于高等级道路;由于道路对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作用,使耕地和建设用地在道路影响域的面积比例高于其在全区的比例.随着道路网的扩展,景观结构健康指数从不考虑道路对生态系统影响下的0.42下降至考虑所有道路对生态系统影响下的0.24,从一般状态下降到亚健康状态,景观结构健康随着道路网密度的增加,其下降幅度较大.纵向岭谷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研究道路对该区的景观结构健康的影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因子对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效应,在滇缅国际通道沿线选取34个样点采集了107个样方,分析了通道沿线紫茎泽兰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公路所在路段、公路类型、公路建设年限、公路工程用地类型及样点与公路的距离等道路因子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存在度(p<0.01或P<0.05),但这些因子不影响紫茎泽兰的丰富度(p>O.05);工程用地类型及离公路的远近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优势度(p<0.05).②大理-丽江段紫茎泽兰的存在度明显低于保山-大理、芒市一保山和瑞丽.芒段(p<0.05),省道沿线紫茎泽兰的存在度明显低于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P<0.05);弃土场和高架桥用地的紫茎泽兰存在度和优势度明显高于其它工程用地类型(p<0.05);紫茎泽兰的优势度随着与公路垂直距离的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③紫茎泽兰的分布受经度、纬度的限制,但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无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总磷与紫茎泽兰的存在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紫茎泽兰容易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生存和扩展.④植被类型与紫茎泽兰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迹地次生灌丛或草地、弃土场荒地等受人类干扰较大的植被或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灌木盖度与紫茎泽兰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自然灌丛覆盖较好的植物群落能够较好地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扩展.  相似文献   
13.
重大工程对区域生态安全的驱动效应及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对于强烈改变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建设来说,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安全内涵的转变入手,通过对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的进展入手,结合工程本身的特征,从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入手,得出DSR范式在工程生态安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制定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同时以公路工程和水利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和道路工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各种方法在应用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遥感面积反演生态功能法对公路网建设对湿地生态功能的生态累积效应进行研究,试图在多数湿地缺乏多年序列生态资料的现实情况下,为生态累积效应的定量化研究找出一种简捷而又有效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GIS手段分析得出公路网影响域范围内湿地面积的演变:然后,通过对生态功能与湿地面积和水深的相关关系式进行分析,得出1980~2005年湿地生态功能在公路网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并预测出2010.2020年公路网规划年湿地生态功能的演变状态.研究结果显示,纵向岭谷区公路网建设对湿地生态功能有一定的负面驱动效应,随着公路网的逐渐加密湿地生态功能破坏程度加大,2005年区域内湿地生态功能指数为1980年的86%;根据该速率预测规划公路网将进一步对湿地生态功能造成破坏,到2010年研究区域内湿地生态功能指数为1980年的80%,到2020年仅为59%,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红树林景观特征,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典型分布区(珍珠湾、茅尾海、丹兜海)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通过对不同景观格局与过程的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面积周长比分维数(PAFRAC)、中高级重要性斑块比例、等效面积概率连接度指数(ECA)指标来表征景观特征,并进一步结合水环境、生物残毒、栖息地和生物现状构建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珍珠湾和丹兜海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茅尾海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珍珠湾、茅尾海、丹兜海的ECA依次为0.82×10~7、0.76×10~7、0.59×10~7,但丹兜海的重要栖息地斑块分布最多。对比分析表明,耦合了景观指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珍珠湾和丹兜海均处于健康状态,而茅尾海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江苏吴县土壤环境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江苏省吴县市农地为例,研究了高强度经济开发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除Zn接近背景值外,Cu、Pb全量已超过背量值;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土壤中Pb已显著高于农业环境,它们的有效态含量已达到丰富或过多的供应水平,且工业环境中显著高于农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化率显示工业发展对土壤环境金属元素的强烈污染冲击。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西部高山峡谷杉木林、稀疏灌木草丛亚区等17个亚区,德钦维西长苞冷杉、川滇杜鹃、白刺花、扭黄茅、狐茅小区等30个小区.一级分区的7大生态地理单元从宏观上反映了云南全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经向、纬向地带性及各生态区域的海拔梯度、地貌特点及土壤类型;二级分区的17个亚区综合反映了一级分区内局部生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微地形环境影响下的植物组合类型;三级分区的30个小区概括反映了全省地县市级行政区域界限与主要护坡绿化植物分布区域的叠合关系.根据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物种特性,甄别选择了适于不同生态小区环境背景下生长的乔、灌、草等绿化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水库工程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态补偿是环境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它通过调节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在实践中常是产生争议的关键.本文以厦门市莲花水库工程生态补偿为饲.选择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厦门市莲花水库运行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2858.27万元,由此确定生态补偿费额度,并通过政府补贴和征收附加水费两种方式获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对漫湾水电站建设前后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风险指数的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确定漫湾水电站的建设对区域景观生态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湾水电站建设期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水平显著升高,随着水电站的运营,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高风险区域面积相对减小;2)漫湾水电站建设前后研究区的景观生态风险值在空间上具有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性,水电站建设及运行后人类干扰等随机因素对生态风险的影响相比建设前增大.选取综合地形指数(CTI)、坡度位置、与漫湾电站的直线距离、与河流的距离、与主干道的距离、海拔高度作为变量,分别与各栅格单元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作相关分析.水坝建设前生态风险与河流等自然环境显著相关;水坝建设期间生态风险度的相关因子众多,作用复杂;水坝建成后生态风险度与距漫湾水电站的距离、海拔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