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mg/L,浊度小于10NTU,氯离子去除率在80%以上,而且对废水中的其他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基本接近工业冷却循环水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2.
用石英砂、石灰、水泥和铝粉等材料制作人工湿地填料,并对自制填料、粉煤灰块和钢渣等6种填料的等温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自制填料在较低与较高浓度P溶液中吸附率都最高,在P浓度为(10~50 mg/L)时,平均吸附率达96.8%,其次是粉煤灰和钢渣,分别为87.6%和85.4%;填料对P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自制填料(2 413.6 mg/kg)>粉煤灰块(1 605.8 mg/kg)>钢渣(1 277.5 mg/kg)>碎砖(451.6 mg/kg)>碎石(182.5 mg/kg)>砾石(18.4 mg/kg);填料中金属矿物成分含量高、比表面积大,是除P效果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3.
建立了一种用GC-FPD测定土壤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经索氏提取,GPC净化浓缩后直接进样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5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为86.5%~103.2%,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2.47%~5.70%;检测限为0.000 1~0.000 2 mg/kg。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134.
电厂粉煤灰中主要含有SiO2和Al2O3,且含有一定量的残炭。采用粉煤灰和铝土矿等为主要原料进行了高温下制备硅铝铁合金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厂粉煤灰和铝土矿为主要原料,配加赤铁矿、硅石和添加剂CaF2,在1 880℃时经碳热还原可以制备硅铝铁合金,提高粉煤灰的利用价值,减少其环境污染。在1 750℃时,还原反应进行不完全,得不到硅铝铁合金。在1 880℃时还原出的合金主要成分为Si,Al和F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7.69%,8.75%和58.81%,合金的主要物相为Al0.3Fe3Si0.7,SiC,FeSi和FeC。  相似文献   
135.
人员疏散拥堵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的角度,应用博弈论中经典的"公共地悲剧"理论,分析疏散出口、安全通道等没有排他性所有权的稀缺性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博弈数学模型,揭示在理性的疏散人员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没有有效约束与管制的前提条件下,疏散出口等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的现象,即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公共地悲剧"——人员拥堵,并在所提出的博弈模型基础上,从设计与管理的角度,给出一些解决拥堵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解贞丰矿区洞穴水体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文章于平水期和丰水期对5个代表性洞穴中水体的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洞穴水体重金属引起的成人和儿童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2 个水期洞穴水体重金属的平均浓度表现为 Cr>Ni>As>Zn>Cu>Hg>Pb>Cd,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的标准限值。洞穴水体重金属浓度总体接近或低于地表水,多数水体重金属的浓度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且在不同洞穴中存在显著差异。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表明,Cr 与 Cd、Zn、As、Pb、Cu、Ni 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Cu-As、Cu-Pb、Cu-Zn、Cu-Ni、Cu-Cd、Ni-Cd、Ni-As、Ni-Pb、Ni-Zn、As-Cd、As-Zn、As-Pb、Zn-Pb和Zn-Ni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比成人更易受重金属污染的威胁。非致癌物所致的人体健康风险值远低于荷兰建设环保局推荐的可忽略水平(1.0×10-...  相似文献   
137.
为了对比不同来源污水中微塑料的赋存分布及特征差异,文章选取哈尔滨市2个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微塑料平均浓度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6.73%和74.84%,可以看出工业废水的总去除率远远高于生活污水的去除率;(2)工业废水中微塑料的平均浓度为353.26个/L,生活污水中微塑料的平均浓度为290.87个/L,由此结果可得出工业废水进水中微塑料平均浓度含量比生活污水高(为1.21倍);(3)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微塑料的主要形态分别以微珠状(60.24%)和纤维状(48.26%)为主,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微塑料类型均以聚丙烯、聚乙烯为主。该文初步对比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微塑料在浓度、颜色、形态和主要成分上的差异,为后续研究水环境中微塑料溯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在符合ISO 9705标准的试验台上,选取4种不同厚度的杉木板开展全尺寸试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热解前锋蔓延速率,即壁面垂直向上火蔓延速率.结果表明,垂直向上火蔓延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点燃阶段、过渡阶段和发展阶段.点燃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40~120 s,过渡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200~300 s,发展阶段的开始时间与木板厚度明显成线性关系,木板厚度越大,发展阶段开始得越晚.点燃阶段火蔓延速率加速增长,且与材料厚度不呈线性关系;过渡阶段火蔓延速率负增长;发展阶段火蔓延速率加速增长,且与材料厚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9.
乡镇企业是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难点。如何找准乡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既有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对策,是我们安监系统干部与乡镇企业安技人员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