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京津冀地区洁净型煤使用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民用洁净型煤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民用散煤来源、散煤质量概况、洁净型煤生产和推广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洁净型煤的使用现状,指出洁净型煤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洁净型煤原料供应、生产、型煤添加剂技术开发和炉具开发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洁净型煤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2.
京津冀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风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2013年典型污染事件中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因素,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数据和京津冀地区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成果,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对PM2.5污染的热点区域进行了划分;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PM2.5污染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京津冀6个城市中,在PM2.5污染事件统计上存在保定—廊坊—北京—天津—承德—张家口的污染顺序. PM2.5污染在空间上呈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一线的带状分布特征,在单次污染事件中,城市间的PM2.5污染存在空间运移关系. 空间热点探测表明,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分为5个热点聚集区,其中3个高值区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的中部,面积分别为5.31×104、10.26×104、5.04×104 km2. 在8个污染风险因子中,污染企业总数(影响力为0.97,下同)、降水量(0.93)、地形坡度(0.89)对PM2.5污染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风险因子;其他风险因子影响力排序依次为人口数量(0.60)、降水量大于0.1 mm的降水日数(0.57)、地表覆盖类型(0.52)、年均相对湿度(0.51)、年均风速(0.33),但风险因子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排放,其次,气象要素中的年降水量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坡度也是影响PM2.5污染特征的重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73.
固体颗粒沉积对7B04 铝合金初期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Na Cl,C,Si O2三种固体颗粒对7B04铝合金初期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三种固体颗粒沉积试样进行户内暴露试验,结合质量增量测试、腐蚀形貌观察、微区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7B04铝合金在不同固体颗粒沉积下的初期腐蚀行为。结果经过不同周期暴露试验后,Na Cl与Si O2颗粒沉积7B04铝合金在腐蚀初期即有点蚀萌生,且腐蚀质量增量随暴露时间呈上升趋势;C颗粒沉积7B04铝合金在暴露后期出现少量点蚀,无明显腐蚀质量增量。三种颗粒沉积后7B04铝合金表面电位呈不均匀分布,并随暴露时间的增加,电位分布发生了变化。结论在25℃,RH为95%条件下,Na Cl与Si O2颗粒沉积均可诱发7B04铝合金的大气腐蚀,而C颗粒沉积则无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74.
以兰州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项目为例,在确定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源强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式预测污染物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添置除臭装置后,NH3的臭气浓度减少了90%,VOCs的臭气浓度减少了88%。同时,当恶臭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浓度标准时,NH3的臭气强度为1.40级,VOCs的臭气强度为0.82级,人们仍能感觉到气味。因此石化企业在进行恶臭治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和臭气强度,以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75.
焦化废水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由于其亲脂性极易转移至污泥相中,此过程成为微生物降解污泥中PAHs的传质受限步骤.基于表面活性剂解吸焦化污泥中富集的PAHs以利于微生物降解的构想,采用两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来考察其对菲、芘和苯并[a]芘的增溶作用,对比了不同浓度的菲、芘和苯并[a]芘在焦化污泥上的吸附特征,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焦化污泥中富集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菲、芘和苯并[a]芘的增溶能力与三者的亲脂性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它们在焦化污泥上的吸附特征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包括PAHs的亲脂性和焦化污泥的理化性质;SDS与Triton X~(-1)00共同作用时对芘和苯并[a]芘的增溶更明显;以两者混合质量计的1 g表面活性剂在16 d内可以解吸1.12mg的总PAHs.上述研究可以作为焦化污泥生物修复的增溶工艺中表面活性剂需求量计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机场周边大气中非甲烷烃的污染情况,于2011年4月21日起连续5天对某机场起降点附近2个采样点以及对照点农田区的大气中NMH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MHCs的含量为飞机开始滑行点(3.22mg/m3)>降落点(2.92mg/m3)>农田区(2.91 mg/m3),均超出以色列的标准(2.0mg/m3).非甲烷总烃在一天中下午16点达到最小值.飞机的起降对周边大气NMHCs排放有一定的影响.而对照点农田排放可能是当地NMHCs排放的重要来源. 3个采样点中,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以非甲烷烃为主,占总烃的63.4%.NMHCs和总烃的线性关系良好,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到了研究区总烃和非甲烷烃的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77.
赵伟  王硕  庞晓蝶  高博  卢清  刘明  陈来国  范绍佳 《环境科学》2022,43(12):5399-5406
基于2015~2021年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Sen斜率法等统计手段揭示了陕西关中城市群臭氧(O3)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并从气象、排放源和区域传输等方面分析了趋势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①2015~2021年,关中城市群O3浓度评价值(MDA8第90百分位数)最高的城市是咸阳市,浓度评价值多年平均值为162 μg·m-3,O3浓度平均值(MDA8年均值)和O3浓度背景值(MDA8第5百分位数)最高的城市是铜川市.②关中城市群O3浓度表现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并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年变化特征.夏季咸阳O3浓度平均值最高,其他季节铜川O3浓度平均值最高.③2015~2021年,陕西关中城市群O3浓度背景值呈现出上升趋势,区域浓度背景值平均上升速率为2.20 μg·(m3·a)-1,但是O3浓度评价值并未表现出有统计显著性的变化趋势.此外,关中城市群O3浓度变化趋势与季节密切相关,其中冬季O3浓度上升趋势显著,其他季节大部分城市O3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④关中城市群及周边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幅度普遍小于氮氧化物(NOx)的不合理减排结构、滴定效应减弱以及区域传输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关中城市群冬季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Aer Met-100钢高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试样在周期浸润试验条件下的腐蚀变化规律。SEM和EIS的测试结果表明涂层试样在周期浸润试验前期呈现出明显的腐蚀失效现象,而在试验中、后期的腐蚀特征变化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79.
獐岛是辽宁东港重要的旅游胜地,海洋自然灾害已威胁到海岛居民生活和旅游环境,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损失,开展海岛防波堤的修复能够有效地改善现状,对海岛修复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成熟的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工程的实施对海域动力环境及沙滩资源的影响,分析岸滩地形的冲淤情况,说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将来的海岛修复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0.
环境因素对长航时无人机机体结构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作用和大展弦比结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长航时无人机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中的损伤。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扼要叙述了环境因素对长航时无人机机体结构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领域当前的主要需求,提出了针对未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包括应以长航时无人机机体结构典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和涂层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跟随无人机的暴露试验和实验室模拟加速试验,研究复合材料在环境和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确定机体结构典型复合材料的损伤规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