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2012年在福建沿海致鲍鱼大量死亡、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米氏凯伦藻赤潮,为验证鲍鱼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否来源于米氏凯伦藻自身的毒性效应,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分离自赤潮现场的一株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过程中,监测了曝气与非曝气条件下,环境因素中氨氮(TAN)、pH、DO的变化。研究发现,曝气条件下,实验体系中DO的变动范围为7.3~7.8 mg/L,pH的变动范围为7.5~8.2,TAN浓度的变动范围为0.0035~0.084 mg/L(能维持贝类正常生存),此时米氏凯伦藻趋近于赤潮现场藻细胞数量时(3107/L),鲍鱼48 h死亡率为33.3%,96 h内死亡率达100%,说明此时鲍鱼的急剧死亡是由米氏凯伦藻本身的毒性效应引起的。在非曝气条件下, DO由7.1 mg/L降低至1.8 mg/L,实验体系中pH的变动范围为7.2~8.1,TAN的变动范围为0.007~0.051 mg/L,此时米氏凯伦藻藻细胞数量为3107/L时,鲍鱼16 h内死亡率达100%,说明低氧的环境条件可以导致赤潮对鲍鱼的毒性效应加剧。由此可以推测,赤潮发生时皱纹盘鲍短时间内的大量死亡与米氏凯伦藻本身的毒性效应有关,而低氧等环境条件可以导致毒性效应加剧。  相似文献   
32.
装焊车间焊接烟尘的危害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芳谷  吕琳  汪彤  陈虹桥  刘青 《安全》2002,23(4):9-11
焊接烟尘和烟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其主要成份为铁和锰等金属氧化物,其粒度为0.10μm~1.25μm,被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防止烟尘排放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使治理焊接烟尘成为必然.本文介绍了采用吹吸式均匀流排烟方式及侧吸方式的除尘系统,将有毒有害烟尘控制在工人的呼吸带以下,经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放.  相似文献   
33.
环境管制一直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所采取的主要政策之一,它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致使其成效不甚显著甚至背离初始目标。在此情况下,如何评价环境管制政策绩效就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以九龙江流域限猪令政策为例,选取政策目标实现度、主要环保指标实现、环保投入效益、公众参与及满意度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其绩效,期望能为促进九龙江乃至我国环境管制政策体系的构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4.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对生态安全内涵、生态安全评价的机理、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几种渗滤液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渗滤液处理技术应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并将渗滤液处理系统与垃圾焚烧系统结合起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应放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膜系统浓缩液处理系统上。  相似文献   
36.
废弃钻井泥浆和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产生最多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它们是一种含有多种复杂成分的悬浊液,包括石油烃(PHCs)、水、重金属、化学处理剂和固体泥沙颗粒。由于其具有环境危害性,且产量逐渐增加,对其有效地处理和处置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废弃钻井泥浆和含油污泥的性质、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修复方法,并介绍了生物修复PHCs的影响因素,同时初步探讨了两者中除PHCs之外其他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目前的生物修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对现有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不同技术的结合,使废弃钻井泥浆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既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又能节省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37.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的作用效果,以消化污泥、锯末和回流堆肥为原料,接种不同剂量(0、0.2%、0.5%)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室外露天堆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pH值、全碳(TC)、全氮(TN)、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满足堆肥卫生标准;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体升温速率和温度最高值均大于未接种堆体,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增加堆体水分散失量,加快堆体有机质降解速度,降低堆体氮的损失量,提高GI值;其中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0.5%的堆体,接种处理对水分散失、氮损失的控制和GI值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光周期对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生长及物质生产的影响,该文设置了4种长时光周期(光∶暗(h∶h)=24∶0、16∶8、12∶12或8∶16),5种频率光周期(按照光∶暗=16∶8,24 h内分别设置1、4、9、16或25次光暗交替)。结果发现,长时光周期对微绿球藻的生物量干重无显著性影响,而频率光周期对生物量干重影响显著。2种光周期对于微绿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生长速度最快的处理组叶绿素a含量最低。2类光周期对微绿球藻脂质生产均有显著影响,24∶0及16∶8处理组获得较高的脂肪产量,24 h内光暗交替9次处理比交替1次的脂肪产量提高了55.65%。微绿球藻的蛋白质生产受光周期影响不大,但多糖生产受光周期影响显著。微绿球藻的脂肪酸中含量最丰富的是C18∶3(n-3)、C16∶0和C18∶2(n-9),频率光周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柴油性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9.
绩效考核是HR的基础工作,对业绩不佳的员工要及时进行绩效改进以至淘汰。但现实中,因绩效考核引起的法律纠纷却一再出现。特别是因与绩效不合格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而使企业屡屡成为劳动争议中的被告。因此,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HR管理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更需要具备法律风险意识。那么,在劳动法律环境下,企业的绩效考核应如何操作?本期圆桌我们将与嘉宾一起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山区河道工程扰动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以石葵河生态治理工程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对河道边坡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态修复期内共发现105种植物,隶属38科97属,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功能群物种组成有明显波动,豆科植物占比下降,禾本科、菊科植物占比升高;优势物种发生改变,从初期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逐步向乔灌草共存的趋势演替;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针对研究区生态修复,试提出以当地优势物种胡枝子+大青+狗牙根+牛筋草+羽芒菊为主的灌草结合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