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南汇和奉贤两个海上测风塔观测资料,采用数值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上海近海海域低层风特征,包括风切变指数特征、风的阵性特征和湍流强度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近海10~70 m高度风切变指数在0.09左右,阵风系数在1.20左右,均小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推荐值。随着风速的增大,风切变指数和阵风系数均呈减小的变化。当风力等级在4级及以上时,切变指数可靠性较好,阵风系数变化较小,湍流强度基本相等。上海近海阵风系数和湍流强度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40 m以上时都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上海近海风资源评价、重大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以及区域防灾减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上海11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日均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重建了上海近50 a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值与报表记录值之间变化形态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值较记录值偏高。1960~2008年,上海霾日数以97 d/10 a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加,2002年以后霾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上海多年平均霾日数以冬季最多而夏季最少。近50 a,上海霾日数呈现出西南部最多 市区较多 东北和东南部最少的空间分布,霾日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表现为西南部增加较多而东部增加较少。1981~2008年,上海霾日数在西部和南部都增加,东部则减少。〖  相似文献   
23.
选取长江三角洲146个观测站1961~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春季,秋季和夏季。长三角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70年代的72.5%~78.5%,80年代跌至61.2%,到90年代跌至55.3%,而在本世纪的13 a低达52.3%,体现了长三角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a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a长三角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以前的2个年代增长缓慢,并维持低霾日水平,尽管1980年以后仍然增长缓慢,但维持多霾日的较高水平。霾日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南京-镇江一带、上海西南部地区、湖州-杭州-绍兴-金华一带、宁波西北部地区,高值中心依次为金华西北部兰溪市的70.2 d,江苏南京市的 40.0 d,上海金山的38.0 d以及宁波余姚市的35.5 d。长三角中部的霾日年增长率整体低于南部和北部地区,江苏中部及南部、浙江南部及东部沿海、安徽东南部地区是霾日年际增长高值区。长三角霾日年际变化趋势以夏季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冬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普遍增长率最低,近53 a来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霾日季节性差异变小的季节性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24.
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影响要素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卢愿清  史军 《环境科学》2012,33(7):2528-2532
基于碳排放量基本等式,采用Divisia指数分解法建构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及产出四因素对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产出及能源结构对拉动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逐年增长,能源效率及产业结构对抑制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发挥作用,但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不强,且抑制因素作用无法抵消拉动因素引起的碳排放增长.基于此,研究为第三产业能源碳减排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表明,林火在时间方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一定频率的火周期。该文应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点的质心经纬度坐标和火场面积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波谱分析研究其质心随年份的波动现象。结果表明,1980-1999年的黑龙江省林火的火场质心分别是以东经126.97°,北纬49.63°为轴作东西、南北波动,波动具有明显的同期性,经度方向和纬度方向的周期均为3.3a,其东西南北波动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东经128.68°,北纬52.82°,东经123.08°,北纬46.86°。火点的质心分别以东经127.90°,北纬48.69°为轴作东西、南北方向的波动,波动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东西南北波动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东经129.22°,北纬50.37°,东经125.18°,北纬47.28°。  相似文献   
26.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点的质心经纬度坐标和火场面积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其质心坐标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火点和火场质心的波动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降水对火场与火点质心在纬度方向的波动影响不敏感,气温对其影响敏感。气温和降水对火场和火点质心在经度方向的波动性均表现敏感。气温升高,火场和火点质心均向北、向西移动,反之,则向东、南移动。火场和火点质心随降水量增加会向西和向南移动,反之,则向东、北移动。  相似文献   
27.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月际响应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林丽  史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121-2130
利用SPOT 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1998-2010年期间我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NDVI对当月气温和前1月降水变化响应最为强烈。空间上,NDVI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在整个研究区差异不明显,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在北部地区较在中部和南部强。NDVI在多数地区都同步响应于当月气温变化,在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对气温变化滞后响应1个月左右。NDVI对降水变化在北部地区滞后响应1个月左右,而在南部地区滞后响应2~3个月。研究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及总体滞后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南部地区NDV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滞后期较已有的研究结果长。不同的数据源、研究范围、气候和植被类型及土壤特性的差异等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8.
史军 《中国安防》2006,(2):80-81
北京伟昊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销售弱电系统产品和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一家专业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包括韩国SAMSUNG,意大利Videotec、台湾LILIN、日本AVENIR、Comprtar镜头、SPK公共广播系统、Anyvision安防管理系统等。公司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团队丰富的经验能为客户提供从最优化的系统方案设计、高性价比的设备配套到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和可靠的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29.
史军 《中国安防》2006,(6):80-81
北京伟吴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销售弱电系统产品和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一家专业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包括韩国SAMSUNG,意大利Videotec、台湾LILIN、日本AVENIR、Comprtar镜头、SPK公共广播系统、Anyvision安防管理系统等.公司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团队丰富的经验能为客户提供从最优化的系统方案设计、高性价比的设备配套到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和可靠的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