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未来生态岛屿,至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空气负离子研究。依据该县相关规划,结合区域植被、地貌、人为影响等因素,在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明珠湖和西沙湿地5个监测区域共选定了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进行研究。按崇明风景旅游区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7种空气负离子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安培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森林空气离子评价系数、空气负离子系数评价法、轻重离子比评价法来对该岛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最后还对相关负离子监测仪器进行了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地下水水质的高频监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梳理国内外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以上海市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与环境质量状况为例,探讨地下水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指标筛选、监测方式及监测井设计等技术要点。首先,优化监测点位布设,对需要开展高频监测的区域或重点风险源开展在线监测,以代表性点位反映总体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其次,综合筛选监测指标,除常规参数外,优先选取水体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作为在线监测指标,在具有潜在有机污染的区域,选取水中有机物、水中油等作为有机污染指示性指标。应进一步加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指示性指标的确立提供依据。再次,合理确定监测方式,根据取样方式以及污染源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的微型站和小型站。最后,优化监测井设计技术方案,进一步研究不同井管材质对地下水中无机或有机污染物的长期吸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游植物与湖泊富营养化息息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是分析和预警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科学依据之一。从种类数、种类组成、个体数、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多个方面,对1999~2008年中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优势种、生物学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0a来淀山湖浮游植物种类数由65种下降至58种,呈下降趋势;优势种由中营养向富营养种类演变;生物多样性指数10a平均值为2.25,评价结果为中污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由1999年的54上升至2008年的61,由轻度富营养化逐步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水平,已经具备爆发较大规模水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市高尔夫球场农药使用情况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尔夫球场使用的农药主要包括3大类43种,包含杀菌剂20种、杀虫剂14种和除草剂9种,种类组成及施用量均以杀菌剂为主;施用农药以微毒、低毒农药为主(占69.8%),高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不同球场农药使用种类、强度和频次等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球场规模、草坪种类及管理水平等有关;当前高尔夫球场农药使用中仍存在农药施用强度较高,农药施用种类较多,品种结构仍有待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流退化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旨在从水质、生物、生态等众多角度综合评估河流系统状况、改进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关注。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的确定是河流健康评价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将不同时空尺度相联系,为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参考,后者将河流理想目标与人类管理需求相结合,为评价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结合河流等级理论、河流连续体概念和四维模型,分析河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时空特征,并从点(断面、点位)、线(河流、河段)、面(流域、水系)等级剖析河流健康评价的空间尺度,从短、中、长层次识别河流健康评价的时间尺度,从而剖析不同时空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的维度特征和评价重点;从河流健康评价的标准出发,定义了最小干扰状态(MDC)、历史参考状态(HC)、最低干扰状态(LDC)、最佳可达状态(BAC)等4种河流健康评价的参照基线,探讨了参照点位法、专家判断法、历史数据法、模型推算法等参照基线计算方法的确定程序和适用范围,最后从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河流健康评价的开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