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青藏高原东麓贡嘎山东坡土壤中Pb的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青藏高原东麓典型山地——贡嘎山(东坡),根据不同海拔梯度(海拔2 000~4 500 m)差异设置8个采样点,根据土壤发育情况分别采集O层(有机层)、A层(矿物质层)和C层(母质层)样品,分析土壤中w(Pb)的海拔分布特征,并利用FA-MLR(因子回归分析)法、地球化学指标法和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定量判识表层土壤中Pb的来源. 结果表明:①各层土壤中w(Pb)表现为O层〔(41.73±4.38)mg/kg〕>A层〔(30.47±2.17)mg/kg〕>C层〔(23.04±1.50)mg/kg〕(P<0.05). 随着海拔的增加,O层和A层中w(Pb)总体呈升高—降低—升高趋势;C层中w(Pb)随着海拔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表明贡嘎山东坡土壤中w(Pb)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基本一致. ②各层土壤中206Pb/207Pb表现为O层208Pb/206Pb表现为O层>A层>C层. ③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表层(O层和A层)土壤中Pb可能受到化石燃料燃烧和矿物开采及金属冶炼活动的影响;根据FA-MLR法、地球化学指标法和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这3种方法,得到O层中污染Pb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4.9%、66.0%和63.7%,A层中分别为56.6%、27.8%和44.9%;在海拔分布上,Pb的污染在海拔2 770 m以下主要归因于当地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在林线(约3 700 m)以上则来自矿物开采及金属冶炼活动.   相似文献   
82.
以制药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糖、蔗糖、玉米秸秆粉及其混合物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不同类型的外加碳源对堆肥系统一次发酵周期内温度、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变化及青霉素的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堆体中有机质含量与外加碳源的量呈正比,堆体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随堆肥时间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温度是青霉素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加碳源增加了堆体溶解性有机质质量分数,生物可利用碳源的增加促进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堆肥过程温度.在堆肥周期内外加碳源可以提高青霉素的降解速率(15 d内对照组青霉素降解率为94.44%,其他组均大于95%),且外加蔗糖与玉米秸秆粉的混合碳源处理组青霉素降解速率最快(15 d内降解率可达到99.08%).堆肥过程中升温阶段(中温阶段和高温阶段)青霉素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P0.01),与溶解性有机碳呈正相关(P0.01).15 d内所有处理组青霉素降解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和量化在水流冲刷下,排水管道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冲刷沉积的过程,本文模拟排水管道内沉积颗粒的冲刷过程.冲刷过程中,粒径较小的悬移质颗粒(小于0.1 mm),在管道沿线取样测得水流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SS);粒径较大的推移质颗粒(0.1—2 mm),测得管道沿线不同位置沉积的颗粒质量.并建立两个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排水管道内两类颗粒物的冲刷率.研究发现,悬移质颗粒,以水流中SS为依据,可计算出输送通量和冲刷率;推移质颗粒,以管道不同位置沉积下来的颗粒质量为依据,拟合出了管道中的沉积分布函数,是以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可计算出冲刷量和冲刷率.模型计算出的冲刷率呈现出规律性:悬移质颗粒被冲刷成悬浮状态,随水流迁移过程中部分会再次沉积,使得悬移质颗粒的冲刷率从管道前段至中后段逐步降低,如初始沉积质量为100 g的0.045 mm悬移质颗粒,在0.30 m·s-1的冲刷流速下,计算出管道前段冲刷率为78.94%,最终在管道后段降至13.89%;对于两类颗粒而言,颗粒物粒径越小,冲刷流速越大,初始沉积质量越小,冲刷率越高.  相似文献   
84.
难溶性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我国钾肥紧缺和天然难溶性钾矿资源状况,论述了几种主要难溶性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方法和工艺,以阐明我国难溶性钾肥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仪是辐射环境监测领域重要设备,但其探测器存在体积大、工作电压高等缺点。据此,首先采用硫化锌(银)闪烁体和塑料闪烁体组成复合闪烁体以探测α粒子和β粒子,其次采用硅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耦合复合闪烁体构成新型α/β探测器。改进后的探测器封装体积为Φ8.0 cm×3.0 cm,工作电压范围为23_~26 V。  相似文献   
86.
在煤层气开发政策的鼓励及指导下,我国已逐步形成煤层气的产业化生产,但随着煤层气年产量上升,气井产出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分析我国煤层气的开发现状,总结了产出水的来源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产出水对土壤环境、地层结构以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特征,为推进我国煤层气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开发煤层气有利于保障煤矿安全和实现能源稳定供应,然而管道腐蚀逐渐成为煤层气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国内煤层气管道系统的腐蚀现状并总结煤层气管道腐蚀的主要机制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针对煤层气管道的腐蚀特征阐述了有限元分析法在体积型缺陷管道应力分析上的应用,为我国煤层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对浊度、氯离子及高浓度氨氮对国标法测定总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浊度会使地表水中总氮测定的结果偏低,采用消解后3 500 r/min离心可以基本消除该影响;氯离子质量浓度3 000 mg/L时,对220 nm处吸光度值出现正干扰;水体中氨氮浓度较高时,会出现总氮测定结果严重偏低的现象,采用趁热摇匀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氨氮的干扰。  相似文献   
89.
对当前设区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垂直管理大背景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需求进行了研判,提出了设区市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应积极适应监测职能调整,从稳定人才队伍、完善自动监测网络、建设信息集成平台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和挖掘技术潜力,建设既满足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需求又充分凸显特色实力的技术型强站。  相似文献   
90.
国家《“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指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安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首次提出,到目前国家安监总局将其列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五要素”之首,正越来越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