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是准确拟合土壤有机碳在垂直方向上的连续变化、开展其三维空间分布模拟和估算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基础.基于171个土壤剖面采样数据,利用指数递减函数拟合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分析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探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海拔、与河流距离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作用,进而揭示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有机碳均值分别为19.42、9.59、5.99和5.20 g·kg-1,表现出显著的剖面递减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上,占整个土壤剖面的质量分数为72.17%,是研究成都平原区水稻土碳源/汇的关键部分.拟合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指数递减函数的2类参数呈现出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空间相关性;参数C和k的块金系数分别为55.400%和47.671%,表明成都平原区水稻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回归分析揭示,成土母质和土属是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但海拔、与河流距离和土地利用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拟合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构建其三维空间预测模型和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时,应重点考虑成土母质和土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三峡库区汛末蓄水过程改变了支流库湾沉积物赋存环境,继而影响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和沉积物-水界面过程.本文通过对2016年8月(蓄水前)和10月(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品的采集分析,分析了蓄水前后库区干流和支流库湾底部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及赋存的环境条件,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PO3-4-P交换通量.结果表明:蓄水后沉积物上覆水pH增加,碱性增强;Eh减少,还原性增强.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相对含量由Na OH-PHCl-POP转变为HCl-POPNa OH-P,沉积环境的改变是磷形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沉积物中TP增加了1.3倍,上覆水ρ(PO3-4-P)是蓄水前3.7倍,间隙水ρ(PO3-4-P)是蓄水前8.3倍,增加了香溪河库湾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风险.蓄水前后香溪河沉积物PO3-4-P总体均表现为"源",但PO3-4-P扩散通量由蓄水前的-0.002 9~0.005 9 mg·(m~2·d)~(-1)增加为蓄水后的0.006 7~0.107 1 mg·(m~2·d)~(-1),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部沉积物磷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炭颗粒,探讨制备过程中搅拌速率、硼氢化钠的投加速率、加炭时间、炭铁比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TEM、SEM、XRD、XPS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为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孔隙多,比较松散,纳米铁颗粒为椭球形,能负载在层状的活性炭上,活性炭能缓解部分纳米铁颗粒的团聚现象;在炭铁比为0.4,硼氢化钠投加速率为20 m L/min,加炭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的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材料,其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94.3%。  相似文献   
144.
酸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怎么变酸了?雨雪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现象。绵绵春雨是农夫们渴盼的甘霖 ;倾盆大雨洗去了夏日的暑热 ,也往往是洪水的前奏 ;一场秋雨一场寒 ,给大地带来了瑟瑟寒风和皑皑冰雪。然而工业革命之后 ,我们习以为常的降水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家们发现 ,越来越多地区的降水正在变酸 ,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纯净的雨雪降落时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其中形成碳酸而呈弱酸性。降水的酸碱程度是用pH值来表示 ,其范围为1~14。这由溶解在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氢离子浓度决定。中性的溶液 ,如蒸馏水的 …  相似文献   
145.
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关注,许多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新型建筑材料是一种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材料,其首先要具备时代性才能符合现代建筑要求,其次是要节能环保,以符合生态化特点,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6.
泥石流危险范围的模型实验预测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泥石流危险范围的模型实验预测旨在确定一次泥石流可能堆积泛滥的最大范围.通过泥石流不同冲出量、堆积区坡度和容重的31次模型实验,获取了泥石流堆积面积.最大堆积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实验数据.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一次泥石流危险范围的预测模型,并由实验资料确定了模型的修正系数.在云南和甘肃的应用实践表明,预测模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在我国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预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7.
用多硫化钠净化汞蒸气,国外已有报导。但关于炼汞尾气中汞蒸汽的净化,国内外尚无报导。为此,我们在沸腾焙烧炉和高炉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8.
唐卫生 《安防科技》2004,(12):41-43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总体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其实质是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原则、规范及管理职能,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力量,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就其目的而言,就是预防事故,求得企业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努力掌握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坚持预防为主;抓好教育、组织、制度、措施落实;正确处理好已发事故是做好企业安全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49.
结合我国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安全管理机制的性质、功能、内容及建设条件。还讨论了安全与经济效益及安全第一等概念。  相似文献   
150.
瑞利波法在检验复合地基效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性波理论研究场地土物理特征,以瑞利波的基本原理与理论解释为基础,提出用瑞利波法测定场地土力学参数。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不受场地条件影响等特点,其成果与反映整个场地平面的原位测试结果几乎一致。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同时提出采用瑞利波法普查结合少数几组荷载板试验的方法,对整个场地的检测与评价将更为全面、准确和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