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该公报中用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表征各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方面共56项指标。整体来看,绿色发展指数设计全面均衡,目的明确,意义重大。但从评价结果来看,存在排名结果与公众印象反差大、全国统一标准导致排名僵化等问题,绿色发展指数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有待加强。对此,建议采取不同省域差别对待、设计变量栏目、分类计算工作指标与质量指标、同步公开相关数据等举措,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指数体系。  相似文献   
72.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环境保护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环境污染物总体上仍然处于高位排放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十三五”末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基于此,未来五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机遇.在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产业方面,针对末端污染治理的设备制造和设施投资、针对前端的污染替代和化石燃料替代的相关产业、针对终端消费者的绿色产业都会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企业发展不平衡、融资能力的差异以及核心技术发展缓慢,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环境保护产业对GDP的增长不存在指数性爆发的可能.环境治理模式可能有更大的突破,须走风险预防、社会监督、源头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从总量控制到总量与质量双重控制的发展.在监管体制的改革方面,应当注重实效和抓手.  相似文献   
73.
为了预防公共卫生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2月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通过黑名单和白名单明确了禁食野生动物范围和可食动物范围、人工繁育的特殊情形,从猎捕、交易、运输、食用环节全过程开展监管和协调执法。本文深入剖析了《决定》出台的意义和目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并提出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措施建议。建议科学制定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和国家水产品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立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和违法举报平台,建立执法考核制度和问责办法;持续提供相应保障;加强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74.
国外环境民事起诉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出于法治、保护环境和公民环境权益的目的,一些国家从实际损害的适用范围、环境保护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起诉权、当代人代表后代人的起诉权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环境民事起诉权的限制.我国有必要在结合自己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有步骤地放宽对环境民事起诉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75.
<正>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时代产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孕育、产生、丰富和发展,与习近平同志的独特工作经历密不可分。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浙江到上海,从地方到中央任职,习近平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思考,开展了创新性实践探索。其中,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得到不断推广和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76.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党政同责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政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落实手段。评价考核适用于哪些党政机关,如何针对党政机关区别设计评价考核指标,评价考核的结果如何运用等,是落实生态文明党政同责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内容。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评价考核办法,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等党的文件和《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成为实行党政同责的依据。在角色定位方面,党政同责作为一个保障手段比较稳妥;在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党政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作用,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的追责体制和机制;在考核对象方面,把党政系统以及相关领导作为考核对象予以明确;在评价考核指标方面,要区别设计党政两个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在评价考核原则方面,坚持党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党政考核并重的原则。地方党政系统的评价考核应分为年度、中期和离任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要能引起党委特别是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视。既应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和领导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也要建立生态补偿、区域限批等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任内考核责任制和终身责任制。  相似文献   
77.
生态文明入宪的必要性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文明入宪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法依据的内在要求。由于生态文明已经入党章,因此入宪是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全面衔接和协调的要求。关于入宪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采取理论阐述与原则规定相结合的方法,内容体现党章的要求,表述符合宪法的风格,并梳理现有政策和法律的规定,提炼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根本性规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宪法的"序言"和"总纲"的内容做出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78.
生态文明进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均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阐述。本文系统梳理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推进工作的历程和成就,数据显示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成绩。我国通过健全立法、调整结构、联防联控、专项督查等手段应对突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其中健全党内法规和环保立法、实行党政同责与一岗双责、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与专项环保督查以及统筹优化区域资源是关键的手段。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并作出行动部署,为美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9.
常纪文 《环境教育》2009,(11):21-23
一、温室气体排放税费出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2009年12月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各国的首脑将对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议定书》。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各国的工业和农业。  相似文献   
80.
常纪文 《环境教育》2009,(12):16-18
五、温室气体排放税费的征收环节与征收对象问题(一)征收环节问题碳税、温室气体排放税(费)的征收应该针对碳能源的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产业或环节。碳能源目前主要涉及到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涉及的行业主要有火电、化工业、工业等燃烧传统化石燃料的行业。至于在哪个具体的环节征收,目前存在从传统化石燃料的生产环节、将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次含碳燃料的生产环节征收及传统化石燃料与二次含碳燃料的消费环节征收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